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通过多任务引领实践课堂教学以实现分层培养


  摘 要:多任务是指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不限于某一种单一的教学任务。本文以数控加工专业高级工层级班级为例,针对实训工位不足、学生层次差异性较大的现状,论述了有效、高效组织实践课堂的教学设计思路以及教学设计的关键点,实现不同层级学生均学有所获,即分层级教学,进而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同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对比数据研究,为实践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多任务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  分层级培养
  技工教育作为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主阵地,时代更是赋予了其新的历史使命。技工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比较有特点的教育机制。技工教育普遍存在生源基础薄、实训设备不足、师资队伍水平不足等特点。
  本文以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数控加工专业高级工某班第一学期的学习任务为载体,针对学生基础薄,且差异性太大,以及车间实训工位不足(42人,只有7台车床,6人一台机床,理想的3~4人一台机床)的特点,论述了如何多任务教学设计,促进不同层级的学生学有所获,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认可度,进而实现教学目标,最终实现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一、传统教学设计思路简介1.传统实训课堂教学设计思路解析
  数控加工实践课程教学中,传统的做法一般为经典的"四步法"——即"讲、范、练、点",也就是说教师先讲授关键点,再示范关键要领,其次是学生练习,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效果进行评价。本课程正好进行到了第三个环节,即学生练习的环节,因此在之前的课程中,教师一般会要求学生操作数控机床加工工件,多练习,多练才能领悟核心技能点,一般是1名学生操作,其余5名学生站在机床周围观摩、观察、记录学习等。如果站久累了,可以坐下来休息或者写写作业、绘制图样等。2.教学特点解析
  经典"四步法"一直为技能传承者所钟爱,具有高度的先进性和独特性,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尤其是生源基础、工位不足等现实条件的变化,使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
  (1)教学进度统一,整齐划一,考评标准化。整个实践课堂教学环节就一种方案,即练习、反复练习,课堂组织容易、进度易控制;考评方案也较简单,考评过程即实践操作熟练度的考核,简单、易形成标准化的作业流程。评价过程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也简单化,不复杂。
  (2)教学设计简单化,教师重点关注点突出,工作量不大。传统教学设计中,实践课堂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依据图样,编制数控加工工艺、加工程序、零件加工及检测即可,教学设计流程化,不用多思考。在车间即零件加工,教师的关注点突出,相对简单,即零件加工质量的高低。一把尺子评价即可。
  (3)学习时间不紧凑、内容待丰富。传统教学设计中,实践课程就是操作数控机床,针对6人一台设备,1名学生加工完毕,就无所事事,车间到处"巡视",认为自己的工作已经完成。以每天6节课计算,该学生基本上有5节课时间就没有工作量了,因为他的加工任务已经完成。从中也可以发现,课程的内容不是很饱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4)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及对学习兴趣的调动。在传统教学设计中,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基础不一,该班的42名学生中,动手能力均不同,有的甚至不会对刀(最基本的基础技能),因此根本实现不了零件加工。基本上零件加工就6~8个人,其他人大部分处于"批量生产""照猫画虎"的状态,实现独立加工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学习任务的高难度导致很多学生开始厌学、不愿意上课,有的甚至退学,因为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
  (5)忽视了时代发展需要教师教学思路的"与时俱进"。在传统实践教学设计中,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或者根本没有关注,更谈不上对学生基础的分析。该班42名学生的动手能力均不同,零件加工水平参差不齐,任务设计过难,则实现不了加工实践的目的;过于简单,则现实意义不大。传统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基础差异性的现状分析和考虑,依据学生基础来设计教学任务基本很难做到,很难因材施教。因此生源的基础和工位配置的局限性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也需转变。二、多任务引领教学设计简介1.多任务引领教学设计思路简介
  (1)多任务教学设计思路。本任务的实践环节,即零件加工环节,依据学生的基础,分层级设计了7个代表性任务,如图1所示。
  該学习任务设计凸显任务的主次和范畴。以"重点任务"即传动轴的"粗加工"为主线,突出实践课程的主题——零件加工练习;根据学生的基础薄弱和学期教学目标,设计"难点任务"——传动轴的"精加工"数控程序编制;依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长远发展,设计"创新任务"——传动轴的作业指导书(加工流程)编制;考虑专业特点和非专业能力培养载体,设计"基本任务"——传动轴图样手工绘制(人人均可绘制,若想高水平、规范绘制,需付诸精力和耐心);为夯实学生专业基础,设计了"2大考核任务"——"零件测量基本技能考核"和"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考核",为学生指明了目标和努力方向;基于学生不爱写字和思考,设计了"挑战任务"——"完成工作页的独立填写"。
  (2)多任务引领教学任务设计的原因和背景。一是学生基础薄,个体差异性较大。该班由于前期招生分班、班主任中途变动、德育教育滞后等原因导致学生基础普遍薄弱,且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学习任务设计过难,则班级80%的学生学习难度加大,教学目标不能达成;任务设计照顾大部分学生,则会出现小部分学习自觉性较好的学生挑战性不足,兴趣降低。因此,针对学生基础差异较大的班级,教学任务设计如何兼顾班级整体是难点,单一的教学任务肯定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必然要求多任务教学引领。
  二是教学设备相对不足。技能训练的课程对设备配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世界数控技能大赛数控车、数控铣中国集训基地、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的7届中承办4次的技工院校,设备配套应该属于全国的上层水平,但由于集训、对外技能培训的影响,导致本班教学只能使用7台机床,也就是说6名学生1台数控车床,相比较与3~4名学生1台数控车床来说,在课程的教学设计、组织上给任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挑战。因此,仅安排单任务,即数控加工任务不能实现教学目标,安排不好还极易导致课堂乱,学生无所事事。设备的相对不足,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多任务引领才能实现课堂有序,教学目标达成。2.多任务引领教学任务设计的优势
  技能类的课程依赖于大量的练习,没有练习肯定不会熟练掌握技能,练习依赖于设备配套,多任务课堂教学有效弥补了设备配套的不足。有了好的设备配套,也得有好的课堂设计和组织,才可以培养娴熟的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素养。
  (1)教师关注学生基础的差异性和多层次,因材施教。教育讲究因材施教,作为职业学校,学生的差异更大,除非班级学生经过筛选,因此,因材施教格外重要。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将对于学情的分析置于重点和突出的位置,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充分关注授课对象。多任务引领的教学任务设计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设计中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基础差异性,因材施教的特点。
  (2)解决了实训设备工位不足的现状。多任务引领的课堂教学设计有效解决了实训设备工位的不足,有效保证了实训教学实施。在实际实训教学中不是工位越多越好,实训也因工种不同而有变化。以数控专业为例,2~3名一台机床或工位就比较合适,因为数控实训涵盖数控加工工艺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零件加工和检测、零件加工图样分析等,每一个环节都特别重要,加工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教学设计中,观察其他同学加工也是很大的收获。因此,教师在数控实训中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零件加工,同时可以安排加工监控、工艺编制、程序编制、手工绘图等辅助任务去弥补以提高课堂效果。
  (3)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任务的课堂设计,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每天都在主动完成学习任务,每天都在进步,并且主动要求适合自己且能完成的学习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增强,学习兴趣也不断提升,还主动尝试自己以前都不敢做的学习任务,且高质量地完成了。通过多任务的课堂设计,发现班级里爱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班级的学习风气越来越好。三、多任务教学活动设计的关键点1.任务评价模式决定教学任务实施的高度
  好的课堂教学设计需要小结,更需要有效的评价,评价可提升教学任务实施的效果,评价的标准一定要可量化、可视化。如图2所示,本次课程设计采用多任务引导,相对于多任务教学,评价模式也采用不同的标准,如对于传动轴的"粗加工"任务,采用零件加工实物评价;传动轴的"精加工"数控程序编制,采用程序的正确与否去判断;传动轴的作业指导书编制,直接评价指导书即可;传动轴图样手工绘制,依据机械制图国标评价;零件测量基本技能考核,依据测量结果评价;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考核,直接调试程序正确与否;工作页完成质量直接考核工作页的完成正确率即可。最后,设置终评模式,分小组、分成员以书面形式汇报当日的工作事宜,如完成了哪些任务、有哪些收获等。
  2.关注学生的专业基础是教学设计的"根"
  教学设计决定课堂实施的效果和质量,教学设计必须关注学生的基础,进行学情分析、专业基础分析等,即"备课"先"备学生",依据学生的现有基础设置教学导入、授课时间安排、应用高效教学方法等。不关注学生的教学设计是空洞的、无效的。因此,没有学生专业基础的差异性、没有深度的学生基础分析,就不会有课堂设计的7个任务引领。3.教师思路的转变是教学设计的"魂"
  教师思路的转变是多任务引领课程设计的前提,俗语曰"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面对学生基础的薄弱,作为技工院校的教师,承载着技能传承的使命,必须转变思路、求创新,相信学生。不要因课程设计难度大,怕麻烦就不多想,更不要感觉学生基础薄弱,就放弃他们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机会,因为量变会引起质变。只有教师的教学思路转变了,学生才会真的有希望,技能强国梦才会真的实现。四、多任务教学任务设计效果比对1.教学课堂秩序稳步提升
  通过多任务引领的课程教学设计改变,学生上课有事可做,有了自己力所能及就能完成的任务,甚至有了自己的小目标,学习兴趣增强,良好学习习惯逐渐养成。课堂秩序不断变好,班级优秀率从开学的9月份0优秀率增长至1月份的80%,优良率从9月份的60%增长至100%,如图3所示。受教务处、数控系和督导听课专家一致好评。2.学生学习效果显著
  多任务引领的教学任务设计,基本上每个学生均有事可做。因教学任务设计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学生由班级以前的8人增加值36人,能独立操作数控车床的学生由13人增加至38人,能积极主动自己学习的学生占全班2/3以上。班级期末第三方考核达标率首次实现90%。均达到历史最好成绩。
  3.教師压力减小、荣誉感增强、享受课堂
  由于教学设计的转变,教师授课大部分精力由以前的维持课堂纪律变化为专业技术传授;教师授课心情愉悦、课堂压力减小,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设计和教学研究;教师开始享受课堂,职业荣誉感、幸福感增强。4.学生学习兴趣增强
  多任务教学设计,由简到难的分层次教学任务设计,学生因简单教学任务的独立完成找到了自信。大部分学生在完成了简单任务之后,开始主动挑战复杂的教学任务。班级逐渐形成了"比学赶超"的竞技学习氛围。学生的专业兴趣不断增强,完成任务之后还不断调整、优化、精益求精,以求实现最优化。五、小结
  分层级的多任务引领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实践,有效解决了班级学生基础差异性较大的问题,教师可依据学生基础的不同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任务,以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心。同样,如果学生基础差别不大,教师可以设计并行的、难度级别相当的并行任务,以实现知识点和技能点传授和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实践课堂多任务的教学设计可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硬件资源配套,可有效解决实训设备不足、工位少,及全国普遍存在的、困扰技工学校发展的难题,以实现技能实践训练的教学目标。多任务引领的实践课堂教学改革尝试是因材施教的积极实践和探索。总之,多任务引领的教学任务设计尝试在技工院校教学中,尤其实训教学中,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陈永芳.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网站目录投稿: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