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 年,我国建国已经 9 年,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部分人对文化生活有了新的追求,有了拿起照相机拍照的冲动。 当时的中国,工业基础落后,加之美国等国的经济、技术封锁,照相机工业举步维艰。此前虽有北京、天津、西安等地生产过一些照相机。 但不是过于简易,就是没能批量生产,不能满足国内摄影工作者和爱好者的需求。此时,有着较好工业基础的上海市,开始了照相机的研制和生产。 1957 年 9 月,上海市有关领导部门把试制照相机的任务交给了有照相机修理业务的上海市钟表眼镜公司,成立了试制组,开发上海 58-Ⅰ 型相机,后来改称照相机厂筹备处。 1958 年 3 月,该筹备处划归上海市轻工业局所属的文教用品工业公司领导。在吸纳了大明誊写用品厂、海通工艺厂、勤联文具厂、正丰五金工艺厂、施鹤记电镀厂、中兴工场等六家企业后,组建了上海照相机厂。 上海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以当时世界上先进照相机为蓝本,开始了研制工作。首先,仿制德国徕卡 3 型相机,先后研制出上海 58-Ⅰ、58-Ⅱ 型旁轴取景 135 相机,成功地批量生产、销售,成为我国第一台自行生产的高级照相机,受到专业和业余摄影者的追捧。 几乎同时,上海长城工业社依照德国 AGFA Isolette Ⅲ 型 120 折叠相机仿制成功上海58-Ⅲ 样机,1959 年批量生产。这是继上海 58-Ⅰ、58-Ⅱ 型相机后又一高品质仿制机型。 后来,以 58-Ⅲ 为基础,又开发出上海 201、202、203 系列折叠相机。以后发展成为产量大、应用广的海鸥 203 折叠相机。上海大明铁工厂则根据禄来 120 双反相机研制出数种样机,均命名为上海 58-4。 虽然这些相机各不相同,但却有着双镜头反光、摇把过卷、自动停片计数的相同特点。可惜,由于工业基础落后,终未形成产品。但这些样机充分反映出上海照相机厂对于高级 120 双反相机的鼻祖禄来的向往。 1959 年 4 月,上海市轻工业局将长城工业社更名为上海照相机厂一分厂,专门生产曝光表、闪光灯、三脚架等摄影器材。1960 年 10 月更名上海照相器材二厂。又将新华电筒厂冲压车间、三鑫别针厂等改建成上海照相机厂二分厂,后更名为上海照相机二厂,负责上海 201 系列 120 折叠相机的研制。 1958 年 5 月建立的五一照相机厂改成上海照相机三厂,生产室内座机和外拍机。大明铁工厂并入上海照相机厂,孔雀照相器材厂并入上海市照相器材厂。至此,上海市的照相机工业完成了初步调整,形成了合理的布局。为进一步研制更高级的照相机奠定了基础。 1961 年,仿制禄来柯德的双镜头反光相机的计划被提上日程。1963 年 7 月,该机定型,以上海 4 型命名,投入批量生产。1965年后改称海鸥 4 型。这台双反相机是当时我国第一台高级双反相机,很快得到认可,在中国畅销不衰。 02 (自左至右)早期、中期和晚期海鸥 4A 相机 120 双反相机拍摄的画面面积是 135 画幅相机的 3.6 倍,方方正正的画面也符合国人追求平稳的审美理念。对于杂志封面和大多数广告版,基本不需裁剪,直接使用。 由于这些优点,海鸥4型双反相机销路极广,供不应求。笔者自己 1963 年购买的第一台照相机就是它。当时还需要单位开证明信才能购买,否则就需要凭很难得到的"外汇券"才能购买。 海鸥 4 型的成功,给了上海照相机厂的继续开发的动力。继而开发出简化型的 4B、能拍 135 胶卷的 4C,以及专业的 4A 几种型号。 其中 4A 有摇把过卷、自动停片、自动计数功能,摇把同时可以为快门上弦。透过这些功能我们仿佛看到了禄来的身影。这台相机不仅满足了当时市场需要,同时也圆了上海照相机厂生产高级双反相机的梦。 海鸥 4A 相机的技术规格如下: 重量:975 克 使用 120 胶卷 画幅:60×60 毫米 光圈范围f/3.5-22 闪光:"X"同步闪光插孔 取景镜头:75mm F2.8 三片三组 摄影镜头:75mm F3.5 三片三组 调焦:全视场精密磨砂屏调焦 取景:磨砂玻璃屏取景 计数:自动计数,自动复位 自拍:内置自拍器,延时 8-12 秒 尺寸:102×102×146 毫米 快门:镜间式中心快门,速度 1-1/300s 及 B 门,共十挡 卷片:摇柄式卷片,自动停片,卷片摇柄与快门上弦联动(反向为上弦) 03 两种特殊版本的海鸥 4A 海鸥 4A 相机根据生产年份可分为早、中、后期产品。早期产品的调焦钮由全金属制成,圆润光洁;中期产品在金属调焦钮中间附上一圈橡胶带,增加了摩擦力,方便旋转调焦;后期的调焦钮由非金属材料制成,不如前两者漂亮,可能是为了降低成本(图1、2、3)。 4A 相机生产周期较长,产量大。在其生产过程中,不断有小的改进,如镜头的解像能力、计数器压力弹簧的材质改良等,但都不能称之为亚型。4A 相机除了海鸥(SEAGULL)商标外,还有比较少见的两种商标:Seagull 4A 加海鸥 LOGO 和WWSC-120(图03)。 4A 相机使用方便,为人称道。首先,F2.8 的取景镜头使得取景窗明亮,又有取景放大镜可用,便于调焦。如使用反光取景,可以方便地从腰平位置进行仰拍;打开顶盖可以眼平取景;如需俯拍,可以双手倒举相机,依然采用反光取景。 拍完一幅照片后,保持眼睛继续观察被摄对象,顺时针转动摇把直至转不动即可准确过卷,不必看红窗计数器。过片后立即逆向转动摇把,即可给快门上弦,动作连续顺畅,这无疑是专业摄影者最喜爱的功能之一。手法娴熟的人拍完一张后只需 1、2 秒就可以拍摄第二张照片了。 由此,海鸥 4A 相机成了当时地方新闻记者、专业摄影师用得最多的相机,也是摄影爱好者的最爱。记得那时,大多数记者的"标配装备"是左手端着一台海鸥 4A,右肩斜背一套海鸥闪光灯,资深者可能还有一台上海 58-Ⅱ 作为备用机。 有这身"行头",简直就是当时摄影爱好者艳羡的"明星"。那时的记者和摄影爱好者们用海鸥 4A 拍下了无数工农业生产的火热场面和各个领域劳动者的光辉形象。同时,海鸥4A 相机也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 不少家庭都保存着 1970~1980 年代的影集,一张张微微发黄的"方二寸"照片,形象地记录了当年个人和家庭的生活点滴,其中很多是出自 4A。 综上,海鸥 4A 是我国 120 双反相机中的经典机型。随着时间的推移,后续的其他 4A系列机型仍然受到广大摄影者的喜爱。其生产时间之长,产品数量在多,在国产相机历史上独占鳌头。 当然,4A 相机也有缺点,主要在于摄影镜头。光线好的情况下拍摄室外风景不成问题,室内摄影用闪光灯也可以应付,但较暗环境下全开光圈拍摄画面边缘成像较差,有暗角,放大后比较明显。简易型的海鸥 4B 这个问题更严重一些。 瑕不掩瑜,拥有一台海鸥 4A 仍然是许多那个时代摄影人的梦想。在数码相机独大的今天,仍有一些爱好者喜欢用 4A 系列拍照。追求用中画幅胶片拍照的乐趣。 笔者曾用海鸥 4A 拍摄过不少黑白、彩色负片,甚至拍过数卷彩色反转片,效果很好。由于 4A 不能换镜头,很多摄影人利用附件或自己动手, 扩展 4A 的功能。如搭配海鸥原厂的一对 1.5 倍远摄附加镜,75mm 焦距的标准镜头就变成了 112.5mm 焦距人像镜头,可以从容拍摄人像; 在两个镜头上安装一对近摄镜,可以翻拍文件或拍摄花花草草;为了省钱,有些人只买一片近摄镜,只能先安在取景镜头上取景,再取下来安在摄影镜头上拍摄。因为取景镜头位置高于拍摄镜头,拍照时还需要把相机升高约45毫米以解决视差问题。 4A 相机成功后,上海照相机厂没有止步,接下来又陆续研制出 4A-1、4A-103、4A-105、4A-107 和 4A-109 等型号。1998~1999 年还分别推出了"海鸥 40 周年"和"澳门回归"纪念机型。 04 海鸥 4A-1 相机 4A-1 是 4A 的升级版,1968 年生产。摄影镜头改进为 4 片 3 组的天塞结构,改善了大光圈边缘分辨率下降和暗角问题。为让取景器更加明亮,在磨砂屏上增添了环带透镜;机身左侧增添了附件插座(后期产品为热靴);取景顶盖改成捏合式,方便操作和利于防尘。 这台相机比 4A 操作更方便,成像质量也提升了。4A-1 和 4A 使用同一本说明书,两款相机的技术指标分别列出。因此,国内细心的玩家都知道 4A-1,但很少有人见过实物,被笑称为"只闻其声,未见其面",也为 4A-1 增添了些许神秘色彩。 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有人从国外购得此机,得见真容。笔者也从国外购得一台 4A-1,朋友们把玩后都称这才是海鸥 4A 的高级版本。笔者分析,这款相机可能是专供外销的产品,根据国外的要求做了升级改进(图04)。 05 4A-103 (左)和 4A-105 (右) 4A-103 是 4A-1 的简化型,摄影镜头恢复为 3 片 3 组,附件插座改成热靴。4A-105比 103 做了少许改进,仍然是 3 片 3 组的摄影镜头。调焦改用了光楔裂像重合形式。这两款相机的共同缺点都是大光圈画质不好(图05)。 06 4A-103 (左)和 4A-105 (右) 4A-107 是在 4A 基本型的基础上改进的最高版本。摄影镜头改进为 4 片 3 组,最大光圈仍为 F3.5;精密环带取景,光楔裂像调焦,捏合式顶盖,配有热靴;加装了快门锁,防止误拍; 做工精细,用料也较考究;自重达 1010 克(图 06 左)。另有一款 107 的豪华机型,采用了红色饰皮,外露的金属部件镀上了金色,显得雍容华贵(图 06 右) 。鉴于以上特点,笔者认为海鸥 4A-107 是收藏和使用俱佳的国产 120 双反相机。 07 海鸥 4A-109 海鸥 4A-109 相机是 4A 系列中最像禄来的一款产品(图 07)。同样采用 4 片 3 组摄影镜头。但放弃了海鸥坚持了 40 年的拨钮调节光圈和快门速度的传统,改成了类似禄来双反的拨轮调节。 两个参数可以在取景镜头上方的窗口显示,取景同时就能查看、调控曝光。最高快门速度从 1/300s 提高到 1/500s,并将以前 1/300s 挡位改成 1/250s。这样,其快门速度就成为真正的整倍数系列了。其余技术指标与 4A-107 相同。 08 海鸥40 周年金色纪念版(左)和澳门回归纪念版(右) 海鸥 40 周年纪念机基于 4A-107,表面金属件做了镀金处理,黑色饰皮,顶标据说是真金。商标和顶标均有海鸥 40 年字样,机背有英、日文的曝光参考表。其下方有金色小牌,镌刻机身号(图 08 左)。 澳门回归纪念机基于 4A-105,同样采取了表面金属件镀金工艺,黑色饰皮。机背有金色铭牌,镌刻澳门地区区徽和 1999 年澳门回归中国的英文字样。机身号刻于镜头板下方(图 08 右)。 自 1980 年代起,彩色 135 负片开始流行,有的厂家研制了海鸥 4A 相机用 135 附件。由于 4A 特有的自动停片、自动计数功能,135 附件安装和使用都比较困难。笔者见到过两款这类产品,但从未用过,周围的影友也鲜见使用。 海鸥 4A 系列双反相机的成功,在于上海照相机厂对这款相机的不断改进,更在于他们可贵的坚持。在胶片相机被数码相机取代的时代,还坚持生产传统胶片双反相机,这的确需要一些勇气。 目前,海鸥 4A 系列竟然与大名鼎鼎的禄来双反相机一起成为了世界上仅存的依旧在产的胶片双反相机。不同的是,禄来仍在生产的是越来越昂贵的贵族产品,海鸥则继续坚持高性价比的平民路线。 这不仅满足了国内爱好者的需求,还连续多年出口世界各国,为喜欢复古风格的国外摄影爱好者提供了性价比较高的中画幅相机。据日本《朝日相机》2008 年 1 月刊报道:4A-105 售价 31500 日元(折合人民币 2100 元)、4A-107 售价 35700 日元(折合人民币 2380 元)、4A-107 红皮版售价 37800 日元(折合人民币 2520 元)。 09海鸥为美国代工的KALIMAR 欧美、日本的多家照相机经销公司都委托上海海鸥公司为其代工生产各款双反相机。笔者收藏有四款,分别是:为美国 KALIMAR 公司生产的"KALIMAR Reflex"(图09)、为德国 B.I.G.公司生产的"B.I.G.TWIN4"(图 10)均采用了 4 片 3 组的摄影镜头; 10 海鸥为德国代工的 B.I.G.TEIN4 相机 还有为德国 REVUE 公司生产的"REVUE 6X6",有趣的是该相机保留了海鸥的顶标和中国上海的中、英文字样(图 11);为日本 TEXER 公司生产的"TEXER AUTO MAT"(图12)。 后两者均为 3 片 3 组的摄影镜头。在日本还看到为 TEXER 公司代工的 4A-109。看来世界范围内竟还有不少 120 双反相机的拥趸。 11 海鸥为德国代工的 REVUE 6×6 相机 12 海鸥为日本代工的 TEXER AUTO MAT 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