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思维偏爱着碎片式的组合,总是逃离了逻辑,又禁锢在逻辑中。—— www. 心情不好的时候,听听心理电台 文/冯天辰 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如果面对女生被性侵,男生值不值得以性命为代价保护女生? 这个疑问源于朋友的经历,背景是: 一对情侣,在无法呼救的情况下遇到了危险,这时男生反抗可以保护女生,不仅是女生的性命,更是不会被强奸,但是男生也会因此失去性命。相反的男生眼睁睁的看着女生被侵犯,待在一旁什么都不做,但是两个人都能生还。 我想知道女生会怎样去评判男生的两种选择。 我自己最纠结的就是,我不可能对在我面前发生的暴行熟视无睹,但是作为一个生物,最基本最自私的求生欲,我想也无法责难。我怕死,我也无法忍受女生的哀恸。 但是,如果单从结果上来讲,男生不反抗的话,女生虽被侵犯但也没有牺牲掉性命,两个人都可以活下来,这能不能算作是很无情的双赢。 就这个问题回答的大体有两种人,一种只就事论事,他们会给出自己的观点,例如,你是个男人就应该站出来,或者权衡利弊的观点。怎么样的都有,但是有一个人的观点就很新,他跳出了问题本身,开始探讨这个问题的意义,他是这么说的"世上的事情多种多样,具体的情况瞬息万变,试图想出一个具体的方法应对虚构出的局面,这难道不是犯了古人所说"刻舟求剑"的错误了吗?" 忽然这样的回答点醒了我,与其把自己置于一段虚构的想象,还不如在真正遇到问题时询问自己的本心,不是更实际一点吗? 这个问题其实要是想延伸出去还是有话可说的,比如教育问题,在我们的试卷里经常看得到这类问题出现。这里我就吐槽一下,典型的政治类题型,在出题角度之中,我们常常看得到各类政治评析来考察我们的思想是否正统。当然不乏可以看见一些运用哲学原理推论的东西,逻辑性很强,预设加条件,推论的当且不论。但有时候会出一些辨析题。随处可见,我就随便搜来一道试题: (2008年湖南益阳卷) 2008年初的罕见冰冻,导致了很多送电线路受损,不能供电,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湖南省电力公司工人罗海文、罗长明、周景华在高压线路上人工除冰时,不幸殉职。这三位工人这样献出生命是不值得的。 请对这个观点进行辨析。 在这道典型的政治辨析题中,价值观变成了题目的主要考察点。 这里是答案: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不要随意糟蹋或者放弃自己的生命。但珍爱生命并不是说要每个人"自私"地活着,生命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活着,而是在于价值。三位工人虽然在履行社会责任中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可他们为社会所作的贡献却让人们受益无穷。所以,他们的生命是有价值的,他们牺牲自己的生命是值得的。 从答案中我们不细推,首先给出价值观,"生命的意义在与价值,而非仅仅活着",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价值。 在哲学上"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题需要的意义。这么抽象?其实不然,就是客体在满足需要时,客体对主体的满足需要而已。举个例子,就是一个甜筒的价值,在于满足你想吃甜筒的需要时,满足了多少。你要是特想吃,吃了,满足了价值就大。你要是不想吃,就算买给你了你也觉得不好吃,价值就没有体现。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这道辨析题,"他们的贡献受益无穷",其实在现实基础上是不成立的。就好比你玩了个游戏,玩到半途给玩死了,到最后当然不会给你成就,那么事件首先是不完整的。这样你可能会说,那当年闹革命的人,牺牲的人难道就没有贡献了吗?其实就结伦来说,是的。且听我慢慢分析,第一点,我们革命胜利的成果是集体的成就,而非个人,你要是把视角放在个人角度的某部分,"贡献"其实就最后结果来说真的小的可怜。这是我们分析问题的一大漏洞,即视角偏离,从集体的成就的光环下来对比个人。第二点,我们喜欢做一件很不理智的事,就是情感的指向。这也是问题分析中,每次与人连接起来的事件都会出现问题:就是我们总是站在理智的角度去分析不理智的案例。到最后我们做的不是题目本身,而是国家灌输给我们的核心价值,给他们看我们到底乖不乖而已。 话题扯了太多,我到底想说什么呢?可能读者要问了。我就简单的举个现实的例子吧,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在教育学家眼里从小学英语是为了什么。有人可能以为是训练英语本身,有人说可能是从小打基础。每个人都默认了一个没有思考过的必要性。就糊里糊涂的让孩子从小补习,可在真正的教育决策者眼里,希望孩子得到的,却是学习英语之后的思维方式,比起学习成果,素质才是一开始的初衷。 我们总是感受的太多,却想的太少。要么反之。思维的限制不想让我们跳出圈子,只想男生应不应该保护女生,却忘了思考现实中我们的判断是受到情感的支配;只想到如何安慰牺牲者家属,如何判断这辨析题的对错,却忘了潜在的价值观入侵了我们的大脑;只想着怎么能学好英语,却不想为什么学英语。思维偏爱着碎片式的组合,总是逃离了逻辑,又禁锢在逻辑中。我想说,我们要保持的是我们永远的思考,永远的批判,不要如同一群乌合之众随人家怎么说,就怎么说。 在最后,我给上一段话,是我和朋友聊那本有名的《乌合之众》时找到的。原句是这么说的"这书从头到尾翻来覆去去重复自己的臆测和断言,毫无条理,作者在叙述群体是愚蠢的夸张的同时,熟练运用了各种夸张、强调的描述的手法,让一群又一群乌合之众追捧不已,不得不说是一种成功的反讽。"看吧,就连批判本身也可能是错误的。我们就更应该时刻抱着批判的思维,才能给我们真正的成长,我们的创新有时候也来源于此。 【本文由壹心理用户NatureWorship原创。转载须保留作者及本文链接,商业使用请联系bd@xinli001.com】 →邮箱订阅:留下Email,追踪每周心理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