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现代教育对学生的科学知识的要求逐渐提高。在小学,学生还对世界充满好奇,具有充分的求知欲。而小学科学课程的开设在很大程度上都帮助学生探索世界,了解周围事物的发生原理,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为促使学生学习进步,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课堂充满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以下是几点关于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一、利用多媒体演示法,吸引学生兴趣 多媒体演示法是一种教师通过播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课件或相关影音资料,从而让学生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学校之中,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或者图片等资料,再将这些资料进行归类整理,根据资料进行设疑等操作,将课件制作完毕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播放,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很多学生都对这种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教学方式感到有趣,在课件中通过丰富的图片以及有趣的视频资料的展示,学生们能够更容易的进行精神集中,注意力不容易分散,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持续推进。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水的变化》的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师充分参考教材上的内容,以教材为本,在互联网上搜寻相关资料,在进行整理后,先将水的几种形态的图片进行展示,并在图片旁边设疑:水是如何变成蒸汽的?水如何变成霜和雾的?通过若干个问题以及相关图片,在加上教师的一定引导,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积极思考,充分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若干个学生积极举手回答,教师再进行评价。随后直接展示对水的形态变化的讲解的视频,通过这一个视频进行简单介绍,教师再对难点进行讲解。学生恍然大悟,对水的形态变化的相关知识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 二、利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思考 科学课是一门充满趣味的课程,学生们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法进行课堂教学。小组讨论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表达自己意见与看法,同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促进学生灵活的运用知识,另一方面促进学生交流表达能力,受广大师生好评。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师必须提出具有较强吸引力的问题,并且在学生进行讨论之后能够进行恰当的总结,这样学生才能够及时的纠错并归纳。[2] 例如,在小学六年级上册《骨骼和肌肉》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进行有关图片的展示,引导学生通读教材理解教材,在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理解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教师此时进行设疑:"人体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哪些部位的骨骼与肌肉进行工作,举例说明。"此时教师让全班同学进行适当分组,每组五到六人,总共八组。此时每个小组中进行讨论,讨论时间持续3分钟,讨论结束后,每组派出代表上台进行发言,充分阐述本组观点及意见,结合日常生活情况进行说明,帮助大家理解。所有小组发表观点及看法时,教师在旁进行归纳,并对有疑惑的地方进行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在最后,进行总结,并得出結论。 三、充分运用实物演示,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科学课的开设,无疑是为了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观察能力。在学习知识的方面,拓宽学生的接受领域,在日常生活的方面,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种现象的成因以及原理,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丰富自己精神世界。[3]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可充分运用实验法,将日常生活的事物带到课堂中来,通过实物展示的方法,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促进学生联想与探索。 例如,在组织学习《植物的结构与营养》的过程中,教师事先准备几株植物带到教室来,直接向同学们展示,根据教材上的内容,一步一步将植物的结构进行剖析与讲解,大部分学生会被教师的教学方法所吸引,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地听讲,随后,教师将几株植物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传阅,学生们争先恐后的进行观察,在传递过程中,植物产生了损坏,但这并不影响学生们的热情。整个课堂呈现出欢快愉悦的气氛。 四、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兴趣所在 学生兴趣所向,是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的一个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兴趣所在,善于挖掘学生兴趣点,时刻融入教学中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教师要注重教学中的启发性原则,激发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思考,而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去学习。这样,就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发展,善于发现学生兴趣点,利用这个点指引着学生思维向正确的方向走。 例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学生对水的循环过程表示很感兴趣,很多学生会不自觉地利用热水来模拟水循环的过程。于是,教师在讲授《水的循环》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进行设疑:"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教材中所反映的情况呢,有的话,是水的循环过程中的哪一种呢?"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提高了上课的积极性,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有的学生拿起水杯,指着杯中的热水说:"这种属于水循环中的蒸发现象。"有的学生则会指着杯里由蒸汽液化成的水说到:"这就类似于天上下雨的过程。"教师对学生提出表扬,并进行适当总结。学生们也因为自己兴趣所向,深刻掌握了这一堂课的知识。 五、结语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时效性,使学生深刻掌握这一门知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对这一门课的掌握与理解。在现阶段,很多教师都不太重视这一门课,觉得这与学生学业没有太大联系,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到这些知识的地方并不少,有的学生就是因为忽视这一方面的学习在生活上吃了很多亏。这就要求教师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科学课堂上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发挥自身内在的潜力,善于发掘生活中的乐趣,努力学习,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与栋梁。 参考文献 [1] 马黎娜. 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微课"教学研究[J]. 新课程:上, 2015(12):196. [2] 陈保军, 王静. 实物展台在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9, 26(5):38. [3] 黄小生,李夏夏.浅谈西藏农村小学科学教育探索及展望[J]. 天津科技,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