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书谱》是南宋姜夔撰写的书学论著。关于它与唐代孙过庭 《书谱》的关系,有两种说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 "曰 《续书谱》,唐孙过庭有 《书谱》故也"。而 《书画书录解题》 则主张 《续书谱》 之"续"与 《书谱》无关: "是书题为 《续书谱》,似为续过庭已亡之篇,今核其书,殊不尔。盖偶题耳。若为补过庭之书,书中必自言及且应曰 ‘补"不曰 ‘续’ 也;其体例亦应依过庭之旨补作。‘执、使、用、转’诸篇不宜自为分目;况其中 ‘情性’一篇全录过庭之说,亦为 ‘续’、‘补’ 体例所无。因知其非为补亡而作"。该书版本较多,有的版本之间有篇目顺序上的差异。有宋嘉定元年 (1208) 天台谢采伯刊本、《百川学海》本、《百名家书》本、王氏 《书苑补益》本、《白石道人四种》本、《格致丛书》 本、重校 《说郛》本、《四库全书》本。宣统元年国学保存会影印本等。此外,1958年新华书店刊行的 《书法学习必读》 (邓散木撰) 中有《续书谱图解》。 姜夔(约1155—约1221,一作1163—约1230)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其性恬淡,终生未仕,往来鄂、赣、皖、苏间,卒于杭州。著有《续书谱》、《绛帖平》、《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诗说》等。 全书约为20篇。概括起来,可有11门类,为真书、草书、用笔、用墨、行书、临摹、结体、风神、情性、血脉、书册。 姜夔亦善书法,曾为"落水本"《兰亭序》、王献之的《保母志》等书写跋语。因此《续书谱》所记多为他的心得之言。该书推崇钟繇、王羲之的书法,倡导书学魏晋,而"唐人下笔,应规入矩,无复魏晋飘逸之气"。因此,除了在用笔、用墨、临摹、向背、位置、书丹等篇中主要阐述书法(真、草)的基本技巧外,又以比较大的篇幅来议论书法的神采问题。这些篇目有"情性"、"血脉"、"风神"及"行书"、"草书"等。在"行书"篇中,它强调"所贵乎秾纤间出,血脉相连,筋骨老健,风神洒落。"在"草书"篇中它指出襟韵的陶冶更重于学习,否则,"襟韵不高,记忆虽多,莫湔尘俗。若风神萧散,下笔便当过人。"在"情性"篇中,它引用孙过庭的"五合五乖"之说,认为书法创作时的精神状态和外部环境直接影响到作品成功与否。在"血脉"篇中,指出书法作品中必须有心气血脉贯穿于其中。在 "风神"篇中,它列举出作品能够具有"风神"所需的八种条件:"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三须笔纸佳,四须险劲,五须高明,六须润泽,七须向背得宜,八须时出新意。" 《续书谱》的篇目的安排似有失严整,其繁简处理也有不甚得当之处。但它语言浅显,不作高论,却胜过孙过庭《书谱》一筹;特别是它所记多为作者创作实践中的体会,因此,便很为后代书家、书论家所重视。谢采伯在嘉定元年刊本的序中指出"(《续书谱》)议论精到,三续三叹。"虽不免言过,但它确实是有宋一代书论著作中所屈指可数者。它的一些观点,对后代书论很有启发。如"真书"篇中的"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可以看作是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中 "卑唐"的先声。"用笔"篇中的 "与其工也宁拙,与其弱也宁劲,与其钝也宁速,然极须陶洗俗姿,则妙处自见矣。"对傅山的 "四宁四毋"之说也不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