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城中小学生期末考收官。家长提供的一张民办小学班级群聊天截图显示,有位小学生妈妈在班级群中一遍遍呼叫老师,想打听女儿期末考了几分。有位爸爸看不下去,直接回怼:"教育部曾作出明确要求: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按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同时,杭州市也下发过小学生实施等级制学业评定的有关通知,学校不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所以请不要为难老师了。"面对期末考试成绩,家长们在焦虑要不要去打听时,老师们也很纠结,说吧,违反规定,不说吧,又怕家长不乐意。 看完这则报道,第一反应是家长的教育焦虑。家长通过关注孩子的成绩,去调整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关注孩子的成绩背后,隐藏着一种攀比的心理。家长真正关注的不是孩子成绩的高低,而是孩子能够在这次考试中压倒多少人。应试教育的核心就是竞争。大量的应试教育引导人们不关注孩子本身的成长,而关注孩子能够碾压多少人。家长关心的不是孩子成绩,而是关注孩子的竞争能力。应试教育环境下,逼迫着家长、老师和学生,把学习的焦点聚焦在超越别人,而不是超越自我。 过度竞争让我们很难有平和的心态面对自己,更不可能善待我们的同学。本应是和谐、友善的同学关系,却被成绩搞得彼此都是敌人,很难有纯洁的友情发生。家长的教育焦虑是一种担心,一种对于竞争失败后的恐惧。教育让家长没有安全感,充满着恐惧。恐惧的蔓延不仅是家庭、学校,还有整个社会。这种恐惧感染的不仅是家长,还有老师和学生。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上一个好一点的初中、高中、大学,然后能有一个好的工作。而所有的努力不过还是回到幸福的生活。我们从开始没有教会孩子享受幸福的能力,没有教会孩子生活的能力,却要孩子将来的某一天能够幸福的生活。把幸福简单的简化为钱、权与地位,却不知道真正的幸福是内心的感受,与一切外在的东西没有任何关系。这种本末倒置的方式,让很多孩子一生都很难体会到幸福的滋味。 对孩子成绩过度关注是家长被社会绑架的体现。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没有清晰的目标,所有的付出只不过是因为看到别人这样做,社会上很多人这么做,只是跟着潮流走,却不知道会走向哪里。家长应该是最了解孩子的人,现在却是孩子最熟悉的陌生人。家长对孩子成绩的起伏高低了如指掌,而对孩子的心理和思想动态却一概不知。家长只知道有了好的分数,就会有好的未来,却不知道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够考出好分数,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走拼分数这条路。好家长不是关注孩子的分数,而是关注孩子的未来。好家长会为孩子选择适合孩子成长的道路,而不是选择一条大家都拥挤的阳光大道。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道路,何必纠结于分数的高低呢? 家长不应把精力放在孩子分数的高低上,而应关注孩子的成长。面对每一次考试成绩,家长不要强化竞争,而是让孩子感觉到一种平和。成绩高低是付出的结果,孩子需要总结,需要再一次的努力。这种努力不是为了超越别人,而是为了更好地完善自我。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考试,更重要的是成长,是和谐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