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古代史,恐怕没有一个人像冉闵这样会引起历史爱好者之间对立的争论,恐怕也没有一个人像冉闵这样,使草根的热情和官方的冷漠变得如此滑稽。一个生活在五胡十六国时代的历史人物,以他短短三十年的生命,却如流星般闪耀十六国史的夜空,却也如流星般焚尽于十六国史的边际,留下的是后人的唏嘘、赞叹、谩骂和疑惑。 一、冉闵的身世之谜 冉闵能考证出来的祖先,只有他的祖父冉隆,是永嘉年间活跃在陈留一带,乞活军头领陈午手下的小将领。 说到冉闵,不能不说乞活军这个颇负西晋末年特色的组织。在当时五胡乱华的历史背景下,西晋的公侯将相尚不能自保,根本没有人会理会这些难民的死活,为了求生,这些难民自发组织起来对抗五胡和西晋溃军的侵扰,并逐渐规模化、组织化、根据地化,最终这股难民潮就形成"半兵半民"的乞活军。 而冉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入了乞活军陈午的部队。历史上没有人为冉隆做传,我们不知道冉隆何时参战又何时死去,只知道,陈午的部队一直在同石勒的军队打仗,大概在公元310年的黎阳之战中,冉隆十一岁的儿子冉良在河内与刘聪、石勒作战,"临弓矢不退",令交战两军肃然。之后,陈午战败,冉良被石勒俘获。冉良被石勒俘获后,石勒让他的侄子石虎收养他为养子,从此改名石瞻,成为石虎手下得力的战将。仿佛从此,那个乞活军小将冉良在世上再也不存在,存在的是后赵皇帝石勒的养孙"石瞻",并深受石养父虎器重,最后官至左积射将军、西华侯,也算是"封侯拜将"了。 公元319年,匈奴刘曜在长安称帝,改"汉"为"赵",是为"前赵"。随后,羯族人石勒和刘曜公开对立,成立"后赵"。随后,双方在今天的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地区开展了广泛的争战。后赵军的主力就是石勒的侄子石虎,石瞻此时作为石虎的养子自然也是活跃在各个战场之上。公元328年,刘曜亲帅大军十万会攻石虎,两军在高侯会战,石虎大败,也就是在这一战,石瞻被刘曜俘杀,死时连三十岁都不到,留下6岁大的儿子石闵。 石瞻一生大部分时候都在替石虎卖命,战场上骁勇异常,石虎自己也是个杀伐无数的屠夫,对自己这个养子肯定是格外欣赏。石瞻死后,石虎把石闵收在身边引为孙儿辈,可以想见石虎对石闵也是非常疼爱的。虽然是个汉人,冉闵非但没有受到羯族贵族的歧视,相反,作为养孙还被石虎一直悉心教导,甚至石家人都没有把他当外人来看。除了人生最后的两三年,他一直都是叫"石闵"而不是"冉闵"。因此在说冉闵之前,我们就不得不再来说一说,后赵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政权。 二、不得不提的后赵王朝 后赵的开国皇帝石勒,是一个大字不识的佃农出生,在西晋末年的动乱中,被卖做过奴隶、当过山贼,在西晋王朝即将全线崩盘的关键时期,石勒毅然加入匈奴"汉国",成为刘渊手下的得力干将。最出名的是,公元311年,石勒率军在平城、洧仓两地,逮住了西晋王朝的由王公大臣组成的南逃队伍,可以说把西晋朝廷一锅端。同年,和后来的前赵皇帝刘曜一起攻克洛阳,俘虏晋怀帝司马炽。凭借卓著的战功和多年的经营,石勒终于建立起以襄国(地名,今河北邢台)为中心的根据地,并在同刘曜翻脸后,建立后赵。 石勒这个人戎马一生,可以说一辈子都是不识字的大老粗,但不识字不代表没文化。相反,石勒非常倾心汉族文明,虽然自己看不懂书,但常常让汉族士大夫说史给他听,最崇拜和他一样出生草莽的汉高祖刘邦,并从各种各样的历史故事中总结出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他删定律令,减百姓田租,严禁胡族兵士欺侮衣冠华族士人,并在襄国都城内立小学十余所,崇文敬教,还铸造赵国自己的钱币,鼓励商业发展。可以说石勒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少有的英明皇帝,在他的治理下,后赵最终战胜前赵,使得后赵国土"南逾淮海,东滨于海,西至河西,北至燕代"。 据记载,石勒每次俘虏了西晋的高级官员或名望很高的士大夫,都要向对方咨询治国之道,并一起讨论西晋败亡的原因。可能有些人觉得,和手下败将讨论对方为什么失败,无疑是在败将面前显摆,但石勒实在是出于自己知识匮乏而真心求教。石勒以史为鉴,效法西汉吏治,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和教育制度的建立,并首创了秀考试经制度,举贤荐能。 如此"汉化"的政策,如果仅靠文盲石勒自己,是无法完成的,事实上,石勒虽身为羯胡,但并不轻蔑汉人,反而他手下的重要谋士大臣均为汉人所担当,因此,在后赵帝国的羯族皇帝身后,其实有一个由汉族知识份子组成的"官僚集团"在驾驭国家,可以说在石勒时代,非但没有出现网上一些人渲染的羯人待汉人如畜,任意虐杀这样的事情,而且还是一个胡人加快"汉化",民族之间摩擦较少,且不断融合的过程。但可惜这种融合很快就趋于缓慢、对抗却有所抬头,因为石勒没有安排好自己的继承人问题,在他死后,掌控后赵军政大权,又有大功的侄子石虎发动政变,篡夺皇位。 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昏君不少,但暴君其实并不多,其中很大原因在于中国强大的士大夫官僚体制对皇权的制约,但石虎却就是出名的暴君之一。公元337年,石虎称帝,迁都到自己的大本营邺城,其实也就是彻底否定了石勒辛苦建立起来的"胡汉合作"的政治体制,在抛弃了汉族官僚体制稳定管理的情况下,为了维护统治,石虎实行是残暴杀戮的恐怖政策,同时以不断发动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石虎和他几个亲生儿子的所作所为,历史上都有记载,最后的结果是,石虎本人和他的几个亲生儿子也被这种"残暴杀戮"的政策所吞噬,后赵王朝事实上也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只是在看什么人来给它最后一刀。 讽刺的是,石虎在他人生最得意的时候曾经向人夸耀,西晋灭亡在于汉人嫡亲宗法上的厚此薄彼,司马家的人不相亲相爱,因此石虎几乎给他三个儿子一样的政治、经济待遇,以为这样的"公平"加上自己"恐怖"的高压政策就能保证后赵帝国的长治久安。但他三个亲生儿子最后自相残杀的结局,却给了石虎一个大大的嘴巴子,也给了石闵一个机会,倘若不是石家皇族自相残杀,石闵可能会和他父亲一样,最终死于某场战斗中,而在中国历史上籍籍无名。 三、冉家有子初长成 说了那么多题外话,无非想说明,冉闵之所以成为在后人看来集"大英雄"和"大魔头"一身的矛盾体,其所作所为必然跟他所处的环境和他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 历史上,石闵第一次亮相是在公元337年,这一年,石虎发兵三十万攻打段辽(北方鲜卑族部落),年仅15岁的冉闵也在其中,讨伐段辽取胜后,石虎又想顺便率领大军平灭慕容鲜卑。石虎率大军进攻棘城,结果被慕容皝的儿子慕容恪在城门拖树枝扬尘的两千骑兵吓得肝胆俱裂,弃甲而逃,跑回襄国。各路后赵兵马均有损失,共计被杀三万多,唯独石闵一军边打边撤,有条不紊,无一人损失,从此"名扬中外"。 石闵率领的军队有多少,距离石虎的中军有多远,这些历史上都没有记载。但不管当时情况怎样,这让石闵在石虎及后赵高层中的印象大大加分。此役之后,鲜卑慕容与羯族后赵算是彻底决裂,并成为强敌。而石闵却活跃在荆扬地区对东晋的作战中,并且一路大胜,杀东晋兵一万多人,胡亭一役,更是掠七万户晋民凯旋。这也成为日后"贬冉"派攻击"崇冉"派的一大口实,因为 "崇冉"派顶礼膜拜的 "大英雄"此时却正在干着类似"汉奸"的勾当,这也说明此时冉闵对自己的民族认同感并不强,在他看来做好石家人,为后赵帝国"抛头颅,洒热血"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 就在石闵为后赵开疆扩土的时候,石虎正在吃下因为"平等的放纵"自己的孩子,最终导致亲兄弟之间骨肉相残的苦果,而石虎也大受打击,走向人生的下坡路。公元349年,因为石虎儿子相互杀戮,而被无辜发配到凉州的原东宫卫队军官梁犊造反,各地戍卒也纷纷加入了队伍,结果竟然一路攻城陷地,"至长安时,众已十万",并开始攻击洛阳,这是石虎统治期间最大的一次动乱,石虎忙派李农为大都督,调派包括石闵所部在内的十万大军前去阻挡,由于各军之间相互不能呼应,李农竟然一败再败,梁犊率军势如破竹,兴好姚弋仲的羌军和蒲洪的氐军赶来增援,才在荥阳一战战败乱军,但石虎没有等到胜利的消息就病死。 石虎一死,后赵又乱成一锅粥,石虎死时立10岁的小儿子石世,但大权掌握在大臣张豺手中,为巩固自己的权力,张豺大杀后赵宗室和朝中重臣,而在外刚刚收拾完梁犊的石闵于回军途中,听闻石虎病逝、张豺大开杀戒的消息,率军前往河内找到手握重兵,却又不知所措的宗室亲王石遵,因为石遵是石虎长子也就是第一任太子的亲弟弟,因此石闵干脆拥立石遵,在李城起兵向邺城进军。此时,27岁的石闵拉开了属于他人生的精彩大剧序幕。 由于张豺所为实在不得人心,因此进军邺城的部队很快杀入邺城,杀掉了张豺的同时也捎带把10的石世和他母亲一块儿抹了脖子。石遵封功劳最大的石闵为都督中外诸军事、辅国大将军、录尚书事,辅政,却独独"有意"忘了一件事,原来在进军邺城前,为了激励石闵替自己卖命,石遵承诺一旦自己做了皇帝,就让石闵做储君,但进城之后,石遵却自食其言,立另一个宗室石衍为皇太子。 其实,这也可以看出来,石闵实在是武将出身,不懂政治斗争,虽然石闵从小在石家长大,和石家人宛如一家人,可以说是已经"胡化"了的汉人,关系亲密,但在石家人眼中,石闵充其量只是石家人的打手和保镖,在把血缘看做是惟一纽带的帝王继承权问题上,他一个没有石家人血缘关系的异族人怎么可能一跃做老板? 石遵利用完石闵,自然不可能兑现先前的承诺,石闵非常失望,两人很快产生矛盾。石闵自认为勋高一时,应总揽朝政,石遵却怕他在朝中势大,处处牵制。但石闵毕竟掌统内外兵权羽翼已丰,最终,他发动兵变杀掉石遵,另立石鉴。 在这一系列的动作中,有一个人开始出现在石闵身边,他就是司空李农。鉴于李农此人对石闵干系重大,我决定先来看看李农到底何许人也,谁想到由于十六国是一个缺乏信史的时期,李农的资料少之又少,找了半天也只能找到一些拼凑起来的碎片。 李农此人生年不详,早年原为乞活军将领或与乞活军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石虎还未登上权力顶峰时就追随左右,石虎称帝后,历任后赵王朝的高官,至石虎病逝前,已位列三公。梁犊造反时,石虎并没有派遣石姓宗室作为征讨部队的总指挥,而是交给李农,可见石虎对李农的能力和忠诚非常有信心。 因此猜想,李农从年龄上和辈分上应该可以算是石闵的叔伯辈,石虎在世时就一直处于后赵帝国的权力核心,与石闵有着天地之别。因为位高权重,李农在石虎死后也被掌权的张豺列为清洗对象,只好逃到上白依附当地的乞活军与张豺对抗,直到石遵打进邺城、张豺被杀,才重新还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