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人民日报孩子最易模仿家长的个坏习惯你占了几个


  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大人的习惯也就最容易被孩子模仿。
  很多父母会觉得孩子还小,我的行为对孩子来说没有那么重要吧,毕竟她长大了就忘了。
  但是事实证明,孩子不仅会记住父母的一些不好行为,甚至不自觉的还会去模仿。
  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
  一个谦虚有礼的父亲,他的孩子也是心平气和,温文尔雅的;
  而一个脾气暴躁的父亲,他的孩子也经常会因小事而动怒,跟小朋友们相处也不是那么和谐。
  《人民日报》就曾刊登了一组图,描述的是孩子最易模仿家长的12个坏习惯,其中包括:
  1.自己勤俭对孩子却大手大脚
  2.没有礼貌
  3.带着宝宝看电脑/看成人节目
  4.喜欢拿自己孩子和别人比较
  5.过于爱护孩子
  6.当着孩子,宣泄你的各种不满
  7.说谎
  8.做事拖拉,没有时间观
  9.不守交通规则
  10.当众批评孩子
  11.不爱运动……
  12.脾气大,随时发
  教育专家王人平的微博上有一段话:
  "你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明天,你今天对孩子喊,就别怪他明天对你叫;
  你今天对孩子没耐心,就别怪他明天对你不耐烦;
  你今天训孩子不如别人优秀,就别怪他明天怨你没权势;
  你自己界限不清,就别怪他不负责任。"
  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模仿家长而来的。
  之前,有好友非常苦恼地和我说:
  "我家孩子才4岁,现在玩手机上瘾了,不给就哭闹,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听完她的描述,反问了一句,是不是你们夫妻喜欢在他面前玩手机?或者在孩子小时候贪图省事,动不动就把手机丢给孩子,只求不哭闹。
  她说:"没错,孩子他爸喜欢玩游戏,经常下了班就开始玩,孩子有时候好奇也会跟在旁边看着,但是他那么小,应该也看不懂,就是看个热闹。"
  孩子是不懂,但是由于孩子天生好奇,父母在家长时间低头看手机,孩子也逐渐对手机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孩子开始效仿父母的做法,也会跟你抢手机玩。
  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越玩越上瘾,最后父母为孩子玩手机而苦恼不已。
  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曾在接受《面对面》采访时,谈及初为人母、继续成长时说过这样一句话:
  "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自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果父母没做好榜样,教育的力度和有效性都会大打折扣。
  所以,我们常常说"熊孩子"的背后多半都有一对"熊父母"。
  在高铁上,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女孩因为不满后座的孩子踢座椅,与孩子的父母发生冲突。
  夫妻俩联手殴打女孩,对女孩破口大骂,甚至还恶毒地诅咒女孩:
  "以后生孩子是残疾,耳聋眼瞎还不会动弹。"
  据目击者称,当时,这对夫妻带着两个孩子和一位老人乘车,其中一个孩子多次踢自己座位前面的座椅,这让坐在这个座位上的女孩十分不满,她于是站起来让这个孩子别再踢了。
  孩子被训斥了一句,哭着就去找爸妈告状,而孩子的爸妈则不问青红皂白地与女孩吵了起来。
  乘客纷纷劝说"能不能给孩子做个榜样?"
  有这样的父母,熊孩子在公共场合不知道收敛,并且恶意告状也就不难理解了。
  一说起教育,做父母的大都会想到把孩子的吃喝拉撒照顾好。
  甚至有些妈妈每日从不吝惜自己的时间,上网找寻所谓各个年龄段的菜谱,把孩子的餐桌搞得可以和米其林三星媲美。
  日常更是每日各种呵护关心:
  "有没有好好学习?""看书了吗?""作业写完了吗?"
  然而,孩子基本就只是嗯一声,考完试之后依然会拿回来一张并不让你满意的成绩单。
  孩子稍微叛逆点的,可能会大吼:
  您要我认真学习,为什么您没有认真工作?
  您要求我课外上辅导班,为什么您从不在上班之外充电?
  您要求我博览群书,为什么您天天只会打麻将、看电视、玩手机?
  结果,最好的孩子永远都是别人家的。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成为孩子的榜样。
  有人说:"我家孩子就是不爱读书啊,我给他买了那么多书,翻两页就扔一边了。"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其实也很简单。
  郑渊洁也曾在《陪你读书》栏目中告诉家长们:
  "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阅读,方法很简单。
  你只需每天装模作样看书半小时,让你的孩子看见。
  那么一星期后,孩子肯定会主动来找你要书看。"
  我们常听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不爱读书、不上进,而这些可能都是跟孩子从小的长环境有关。
  你每天手机不离手,看到书就皱眉头,孩子以后也很难对书产生兴趣;
  你每天抱怨生活抱怨工作,孩子也不容易对生活充满热情;
  你每天脏话不断,面对别人充满冷漠,孩子以后也很难有教养有礼貌。
  所以当宝贝表现出令你不满意的行为时,不要着急批评孩子,而是要反省自己,从自身找原因,然后想办法和孩子一起努力改进。这样,比起大吼大叫、苦口婆心,会有用的多。
网站目录投稿:冰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