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中职班级来说,采用人性化管理方式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与生活自信心。因此,教师应该尊重中职生的个性特点,严管厚爱,培育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从而真正提升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效率。 关键词:中职学校 班级管理 人性化 人性化管理即以尊重个体激励,给个体提供成长发展的机会,更契合职业教育教书育人的原则。且中职阶段是学生由幼稚逐渐成熟的过程,在学生"心理断乳"期间,若能主动营造宽容、和谐的班级氛围,则能对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由以往的管控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从而改善中职班级管理效果。一、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1.学生自控能力不足 中职院校的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或同等学力人员,大多数学生处于15~18周岁。根据心理学研究,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身体发育最为迅速,而思想心理状况也最为复杂。在认知意识中,中职生越来越关注"自我",并期望在权利上与以教师、家长为代表的成年人取得同等地位。正因如此,以往基于师生从属关系的班级管理难以奏效,反而容易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中职学生虽然向往人格的独立,却不具备良好的自控能力。尤其面对社会中的种种诱惑时,他们会陷入长期的焦虑中,导致情绪波动较大。2.普遍自卑且较叛逆 中职学生通常在基础教育阶段都表现欠佳,因而被教师、家长忽视,在学业方面又被同龄人歧视。长此以往,学生形成了内向自卑的心理,对学校和社会都抱有负面情绪。不仅如此,职业教育在国内的普及、发展时间比较短,还未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学生入校后大多对前途深感迷茫。在不公正待遇下,学生更倾向于自我封闭,或者以反抗的方式诉诸不满。当受到心理创伤后,通常表现出怪异和敏感的行为,从而掩盖内心情绪的变化。如顶撞老师、违纪、逃学等行为,均称为中职学生彰显自我的方式,这显然与社会人格发展大相径庭。3.嚴重缺乏学习动机 职业教育侧重应用型技能的培养,而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要求稍有放松。且在没有升学压力下,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在课堂上听讲质量得不到保障。部分学生的基础薄弱,在基础教育阶段没能形成勤奋好学的习惯,缺乏教师的循循善诱也将耽误宝贵青春。而且中职学生大多没能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却往往事倍功半。最终形成了"因不会学而学不懂,因学不懂而不爱学"的恶性循环,在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不利于中职院校提升办学质量。二、中职应用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1.适应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类对自身、社会的认知更加深刻。人性化管理理论认为,人只有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才能真正获得充分的尊重和满足,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与社会适应,最终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而传统"冷冰冰"的班级管理模式令师生关系逐渐疏远,并让学生望而生畏。这种严肃的工作方式虽然在短期内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却难以形成长效机制。人性化管理模式则主张以关爱、尊重的方式浸润学生心灵,让受教育者体会到人情味,从而在学习上慢慢体会成功的喜悦。此外,以往班级管理过分依赖于说教。相比之下,人性化管理办法更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成长困惑和内心压力。通过引导、践行和示范的方式,给管理学生的工作带来了变化。2.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求 传统班级管理多着眼于整体,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特性,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自然达不到预期。由于智力特征、成长经历不同,中职学生在成长中面临的问题也各不相同,院校也应基于千人千面的原则给予肯定和赏识。在人性化班级管理中,教师需要尊重个体差异,尽可能创造宽松的环境保护学生个性。尤其是智力发育较慢、自控能力差和学习效率低的学生,更需要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不断成长。此外,以往教师多以行为规范和制度来约束学生,从而违背了成长规律。在人性化管理中,需要首先遵循学生成长特点,创造一个适应学生发展规律的环境,这样借助于环境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才能使教育工作入耳、入脑、入心。3.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师作为中职班级管理的执行者,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日常工作开展中也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并在实践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如陶行知所言,教育应当是"捧着一颗心",对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对学生呵护关爱。这一理念恰与人性化班级管理不谋而合,与学生沟通交流中避免粗暴和高压力的行为,而通过爱心、细心、诚心和耐心来逐渐感化。其次,以往班级管理多围绕教师来展开,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人性化班级管理与"以生为本"的理念一脉相承,处处以学生的视角来审视问题,才能够深入了解学生内心世界,从而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合理地运用教育教学管理手段来矫正。最后,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做人的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提升道德修养,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最终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习惯和价值观。三、中职班级人性化管理践行的措施1.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 从中职生源来看,学生大多缺乏家庭关爱,且在学习上屡屡受挫。在经历长期失败后,逐渐对学习、生活丧失了信心,性格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重点"关照"的学生数量大,对教育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帮助学生解决成长问题时,教师就必须认识到成因的差异,从而因材施教地开展工作。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愿望,加以引导和疏通,在实现教书育人目标的同时,也体现了对学生心灵的关爱。教师要解决学生的问题,一味地进行责罚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相反,若能对症下药给予学生更多理解,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打开心扉,使他们更好地与同学相处,而且还能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而针对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教师则需要在课堂上多鼓励和肯定,课后及时督促辅导,消除学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 2.平等对话,协调师生关系 尽管在传统文化观念中师生地位有着明显的尊卑,但两者的人格不应有差异。以往师生关系存在隔阂,缺乏沟通和交流,导致班级管理存在盲目的问题,这种工作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在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中,青少年也表现出较强的逆反心理,最终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人性化管理模式则要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打开学生的心结,并逐渐将他们引入正途。因此,在教育和管理学生时教师不宜采用责骂、嘲讽的口吻,而需要真诚的交流。如有的学生性格孤僻不善表达,在班级中独来独往较少与同学接触,在谈话中也始终低头不语。针对此类学生,教师可采用书面沟通的形式,让学生大胆倾诉。抑或是运用时下比较流行的即时通讯软件,常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状况,最终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温暖。3.严管厚爱,培养完整人格 无规矩不成方圆,人性化班级管理也离不开规章制度的支持。但也需要做到惩罚有度,在起到警示作用的同时,避免对学生造成心灵伤害。尤其是中职生大多未成年,在成长发育过程中难免出现从错误。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改正,而不宜给学生直接定性。教师应采用"无伤大雅"的惩罚方式,如学生迟到后需要完成更多的作业和练习,若仍未能得到改善则需要进行书面检讨。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中职学生还没走出象牙塔,思想都比较单纯。因此,他们往往以片面的眼光来思考问题,最后做出错误的决定。在人性化管理中,教师对这一现象要充分理解,并注重培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情感交流。4.客观评价,形成激励机制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对于学生而言具有神圣感,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发展轨迹有明显的影响。但"人"是多面体,以往对学生仅凭教师主观意见,很可能做出错误判断,而造成对学生的打击。在人性化管理中,学生也可以拥有发言权,将自评和他评相结合。最后由教师综合多方的意见,对学生提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才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其次,在评价中需体现出发展性,避免奖惩性。教师在评价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动态变化情况,即使是很微小的进步,也给予肯定表扬,以此激发他们对学习的信心。最后,评价还应体现出学生个性。如姓名类、性格类、警戒类评语,让学生意识到老师的了解关爱,最终建立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四、小结 綜上所述,在中职班级管理中引入人性化理念,有利于改进教学管理工作。中职学生在学习、家庭和成长经历中大多有不愉快遭遇,对他们的性格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教学管理中,教师需要践行因材施教的理念,针对学生不同的问题"对症下药";通过平等的对话,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方便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要严管厚爱,既要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也不宜采用过于严苛的惩罚手段;最后要进行客观评价,以自评、他评和个性化评价等形式,对学生形成激励效果。参考文献: [1]许运星.人性化管理策略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祖国,2017(19). [2]陈燕.试分析新时期下的班主任职业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路[J].青春岁月,2016(19). [3]许立明,张华.基于人性化管理的中职班级管理模式改进措施[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