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喜欢。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怎样才能使学生喜欢阅读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兴趣;激发
  阅读是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过程,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才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储量,提高语文能力。
  一、利用氛围体验感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对于写景状物的文章,我利用小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心理,先让学生直接体验具体事物和环境,再让他们读课文,这样就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如:小学一年级《春风吹》这篇文章,描写春天的景色,在讲课前,我把学生带到野外,走进大自然,亲自感受枊春天的桃红、绿、燕来、蛙叫等真实事物和景象,然后让学生唱《春天在哪里》这支歌,最后让学生读课文,當学生们读到自己亲眼所见的春天美景时,觉得格外亲切,阅读兴趣也非常高。对于学生不熟悉的环境和事物,我充分利用投影片、挂图等教学资料,引导学生想象和体验。如讲《桂林山水》一文时,大部分学生没有到过此地。无法直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我就在课前收集了相关的录像和挂图。在课堂上,让学生边看边读边想边说,充分体验桂林山水的山奇、水绿、石怪的特色和文章用词造句的优美,学生既感受到了景色的美丽,又了解了文章的内容和写作方法,读说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格外深厚。
  二、利用典型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说、故事类的文章,都有其典型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学生都爱看爱听,但有些名著片断,由于学生的知识面窄,课文内容难于理解,阅读起来没有兴趣。我讲这些课文时先介绍小说的大概内容、主要人物性格和主要精彩故事,吊起学生的胃口,再引导他们阅读。如《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我先大致讲了《三国演义》这篇名著的主要内容,介绍了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曹操的奸诈多疑,周瑜的心胸狭窄,以及草船借箭以前的一些故事,引导学生阅读,并找哪些地方表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曹操的奸诈体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借箭?如何借箭?这样学生阅读起来兴趣盎然,被文中人物的鲜明性格和故事的曲折生动所吸引,提高阅读兴趣。
  三、加强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然而在小学的语文阅读过程中,由于小学生还不够成熟,面对生硬的文章内容不能够理解抽象的内容。要提高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就要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能力,在信息时代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在语文教学课堂上的应用,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借助计算机展示各种各样精美的相关文章图片、视频以及精美、生动的动态画,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学习文章的吸引力,又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从视、听等方面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使学生学得入情入境,轻松愉快,在"乐中学,趣中获"。
  四、尊重个体差异,培养阅读兴趣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家庭背景、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等所带来的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必然对学生的阅读活动产生影响,导致即使阅读同一文本也会得出不同的认识和体会,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尊重学生的想法和选择,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发展,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要充分利用教材,培养探究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喜欢阅读,经常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自我实现的手段。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提倡吃五谷杂粮式的"杂读",因为"杂读"吸取的营养最全面。学生是有一定的差异的,课堂中学生体会到阅读的方法,课下扩充阅读,这些阅读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对一些能力稍差的同学,适当放宽,降低要求,只要先有一定的量即可。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差异,提出适度而又有层次的阅读目标,即下限目标是每位学生都应完成的任务,上限目标则是让有浓厚的阅读兴趣的、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让他们"吃饱吃好"。
  五、通过榜样激发阅读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小学生爱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老师爱阅读是对学生的最好的垂范。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做一个爱读书的老师,能让学生"爱乌及乌"。此外,经常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书林"境界,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置身于精神文明宝库的神圣氛围的感觉。比如,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欣赏;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毛泽东、周恩来、叶圣陶、冰心、老舍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些故事;在平时教学中,留心观察班中喜爱读书的同学,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请他们谈谈课外阅读的收获。这样,身边的一个个能亲眼所见的榜样,让学生感受到书海之浩瀚和读书乐趣,从而激起对书的渴望,产生与书交朋友的强烈愿望。
  总之,教育是门艺术,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新课程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大胆地实践,不断地总结、创新,就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活力,把它变成学生乐学、好学的场所,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王秀荣. 小学语文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学周刊,2013,24:181.
  [2] 刘玉涛.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J]. 学周刊,2013,27:191.
  [3] 董排.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 学周刊,2013,30:180-181.
  [4] 吕玉伟.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 学周刊,2013,25:79.
  [5] 王凌云. 学语文的兴趣从何来[J]. 河北教育(教学版),2013,Z2:82-83.
  [6] 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2.
  [7] 杨九俊.小学语文课堂随堂诊断[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3.
网站目录投稿:寄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