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育同仁告诉我:他们最近正忙着筹建新校,但这所即将整体搬迁的学校建起来还不到30年,大部分设施还比较新。自然,新校更大、更美、更现代、更气派。但这种"喜新厌旧"的建新校风气,究竟折射了当地教育主管者的什么心态?学校又损失了什么? 有能力和实力迁建新校的,大部分是升学成绩好的名高中。迁新址,建新校,有当地政府的支持,学校在这方面"不差钱"。于是乎,一所八成新的学校被弃如敝屣。而新校建设又气魄宏大,动辄要建成地标式建筑,似乎不这样,就无法体现该校在当地的地位和当地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然而,"君子周急不继富",也请多关注下那些条件不大好的学校吧! 在新校建设规划上,如果不考察当地的教育需求,不研究未来几年的教育发展趋势,一味求大求全,新校规模真的符合学校教育未来发展的需要么?殊不知随着受教育者数量减少和教育分流的实施,五年十年后,"宏伟壮观"的教学楼大量空置,外强中干,是很有可能的。学校发展,真的不是体现在吹泡泡般的"大大大"上。 新校建设的大兴土木,说到底是一种铺张奢侈心态。在这种心态主导下建成的学校,成了政府或教育主管者的"面子",已开始偏离教学功能。校园内湖桥齐全,亭台俱备,广场、花坛、荧屏墙,无所不包,比普通社区还要齐全、繁华。而遗弃的旧校园,却不能好好处置,任其破败,曾经人气兴旺,转眼一派荒凉,资源浪费不可估量。 自然,学校喜新厌旧,建新校"有钱、任性",似乎无可指责,但学校迁建,伤害最大的是校园文化。学校的精神面貌、学校风骨,不是依赖于雄伟的建筑和高新的设施,而是依赖于积久而成的文化底蕴。校园文化、校园气脉,经过长年涵养而成,生命力既强大又微弱。如若呵护不当,则极易受损。校园是师生们长年工作学习的地方,其间的一草一木,都铺陈了人文底色,具有人的灵气,修成了独特的文化气场。这种文化,不是呈现在纸面上可以用文字表达的东西,不是将几个大字刻在新校的扉页上就可以体现出来的,更不是模仿形似而能拥有的。前几年全国兴起的仿名建筑之风,各地小白宫、世界公园兴起,纯粹只是供游人赏玩的道具,完全谈不上文化内涵。而学校则不一样,学校不能离了文化二字。即使用钱堆出个哈佛、牛津,也只能成为笑话,不会传成佳话。北大的未名湖,不在湖有多美,而是有多少文化名人在此散步驻足,湖边的晨露沾染过多少人的气息,湖边流传下多少人文佳话。 事实上,越是历史短浅、积淀不深的学校,越易因校园精神根基不稳而动辄动迁,这是一所学校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而越是动迁越不易养成文化之气。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建校10年,为适应发展,整修设施建新楼,校园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建校20年,几个还较年轻的老校友,站在校园内,扫视整个学校,一脸失落,"找不到一点记忆中的样子,除了校名,这里已经不是我的母校了"。校友心理上的这种不认同感,已无形中背离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初衷。 一所学校能够沉潜安静下来,它吸引人们注意的,不是大楼大院大礼堂大广场,更是其历史长度和人文厚度,它的陈旧,透露的是沧桑、凝重、深厚,像一位饱经风霜而内蕴丰富的老人,满含深情与希冀,每一条皱纹都有令人追想的故事与情怀。这样的学校,再旧,也令人向往。 学校当然要发展,新校该迁还是要迁。但在迁建新校时,请多考虑一下学校文化的传承,使学校多年涵养而成的文化气脉得以延续。在这方面也有的学校做得比较好,在选址扩建时,尽量完好地保存学校原来的样子,使校园的气脉得以贯通,新校的青春靓丽与旧校的沉稳凝重协调统一,扬弃并举,使一所学校成长发展的主线更加清晰。 经济发展了,教育不再受穷,抛弃旧园,焕然一新也是学校发展的利好。然而,如果一味求新而落入形象工程的窠臼,则校园就远离了为教育服务的初衷。更何况,作为一所学校长期养成的气质风骨,校园文化岂可轻抛。 校园喜新,文化念旧。在搬迁新校时,请关照好我们的镇校之宝——学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