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正确对待"老人言" 老年人因其岁数、经历、阅历,乃至学识、经验、地位以及所住的环境等等不同,所说出来的话是不一样的。一般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有些老人说话很中肯和切合实际的,显得很有道理。尤其是在对晚辈劝告时所说的一些话往往可以使晚辈大获教益。第二种情况是,有些老年人可能是由于年纪太大或身体太糟糕的缘故,已经变得糊涂了甚至已经是神志不清了,所说出的话,一般显得较为零乱或过于哆嗦和唠叨了。第三种情况是,有些老年人神志还算清醒,所说的话条理也还算清晰,可就是话说得太老套太保守了,甚至还显得庸俗的,等等,已经是不合时宜,已经是落后于时代,已经是不能做到与时俱进的了,等等。所以,对老年人所说的话是不可以一概而论的,应做到有所区别且应正确地去对待它们。 而要正确对待"老人言",主要也就是要正确对待以上所概括起来的"老人言"中的三种情况。要切实做到该去倾听的就要去倾听,该当作老人们没说的就当作老人们没有说,该当作耳边风的就可以把它们当作耳边风罢了。 从第一种情况去看。应该说,绝大多数老年人因其岁数大,经历长,阅历广,是社会经验丰富且到老年期尚能保持着清醒的人。对于这些老人所说的话,是应该注意去听取的,特别是他们对晚辈的一些劝告的话,一般都是一些经验之谈。"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等俗语所说的"老人言"的极其重要性,也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言的。因此,作为晚辈,对这样的"老人言",是应该去认真倾听的,而对这些老人所劝告的话更是不可以忽视的了。至目前为止,天底下最经典的"老人言",莫过于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的"南巡讲话"那样的"老人言"了,其倾听的人之多以及所起的作用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了。当时邓小平已是耄耋老者矣,早就已经退居二线了。但这一次他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诸如他所说的,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要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他所指出的"三个有利于";他所说的,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他还所说的,中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当然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他进而所指出的,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等等论说,迅速得到了全中国十几亿人的积极响应,并成为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假如,当时中国人民因为邓小平已经退休了而不去倾听这个"老人言"了,则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可能就不那么好,不那么为世人所惊叹了。 当然,绝不是什么只有伟人的"老人言"是值得去倾听的,一般智慧老人的话,往往也显得弥足珍贵的,有时也可以称得上是金玉良言的了,因而,毫无疑问是很值得去倾听的。特别是相对于青少年人来说,"人家吃盐比你吃米多,过桥比你走路多",你有时是非要去倾听"老人言"不可的。俗话说:"老人发一言,后生记十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指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人生在世,要善于多听听那些有益的"老人言",尤其是年轻人如果能够虚心听取老人们的教导和劝告,就可以在人生之路上少走一些弯路,从而也才容易更好地去成就自己的人生。 从第二种情况去看。这又细分为几种情况去谈。其一,由于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规律,谁都免不了有生病的时候并都要衰老下去的。在现实社会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原来生龙活虎,聪明睿智的人,到年纪大了的时候,也变得腿脚蹒跚甚至还神志不清的了。这些老人所说的"老人言"可能只是糊涂的话了,而也就不值得去听取和遵照执行的了。其二,有些老年人本来就文化素质较低甚至是文盲的,在青壮年时期就不太明慧多少,到老了的时候,一般也更显得迟钝和哆嗦了。正如所谓的"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这些人的"老人言"往往是显得唠唠叨叨的,而且,一说起来总是没完没了而又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对这样的"老人言",也是可以当作耳边风来对待就是了。不须去附合它,更不宜去辩驳它和顶撞它。其三,有些老年人喜欢倚老卖老,说起话常常带着教训人的口吻,且我行我素,容不得他人争辩。这些喜欢倚老卖老的老人一般说出的话口气大,且是比较难听的。但这样的"老人言"有时是说对的,有时也说得过头了甚至是错误的。对于这样喜欢倚老卖老的老人所说的话,如对的也是需要虚心去听取的,即使受点气也不要去计较它,只要真的对自己有利就行,而说得不对的,当然也就没必要去理会它了。但是,有一种特殊的情况是值得注意的,即如果老人们反反复复地提出要注意某方面的要求,而你对那方面也确实是心里没谱的时候,则你还是做到"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为好,不可轻易当作只是老人的唠叨话而一律不予理睬的了,否则也容易丧失掉有价值的东西,而可能真的会造成将来后悔都来不及的事情。 从第三种情况去看。那些身体还很好,头脑还清醒的老人,而所说的话却显得太老套太保守,甚至是庸俗等等的,则说明这些老人平时不注意去学习,可能也缺少一点上进精神,他们知识陈旧,或存在着复古主义思想,是没能做到与时俱进的人。对这样的老人所说的话,则要慎重对待了,如用以认识过去,倒还是可以当着参考用的,而如果用于认识现在则一般是没多大作用的了,因而是可以不去听它的。对待这样的"老人言"要特别需要多长个心眼的,且至多也只能当作参考用了。 还必须注意的是,正确对待"老人言"关系到处理好与老年人的关系,也关系到增进家庭关系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事情。因此,不管实际上如何具体去对待"老人言",都要注意不能造成对老年人的不尊重和伤害了。因为老年人含辛茹苦几十年,对家庭对社会一般或多或少都是有贡献的,况且现在已步入晚年,可能在这个世界上也活不了几多时间了,无疑是最应该受到尊敬的,而不应再受到什么刺激和伤害的了。要知道,如果去倾听"老人言"时,那当然已经是表现为对老人的敬重了,而如果不听进或不去理睬那"老人言"时,则可能要让老人们误会了自己是不受到尊重的,甚至要引起伤心的。这时就特别注意做到婉言相抠并谦逊谢绝了,而千万不可以去顶闯老人和与老人去作无谓的辩驳以想突显自己是有能耐的或想表现自己是如何的有水平或其它什么的了,更不能去诋毁和辱骂他们老人了。 32.不可随意烦扰他人 在现实社会上及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当一个人在求别人帮助自己做一些事情或让别人给自己提供什么方便之后,再谦逊地对对方说上一些客道话:"麻烦你了"或"给你添麻烦了",等等。可见,人与人之间的一些交往,常常是体现在这人求助于那人的情况,其实也就是一个人去给别人添麻烦的事情,而且,如果做得太任胜了,做得过度了,则就是去烦扰他人了。在一般情况下,人与人之间为了满足某些需要而进行着正常的交往当然是可以的,更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你是任性的,随意地去烦扰他人,则很容易让他人产生烦恼,甚至要讨厌你,而你也往往没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往往只会是"乘兴而去,扫兴而回"的。因而,人生在世,是不可以随意去烦扰他人的。 应该说,不可随意去烦扰他人,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人生道理。这是有其深刻的人文方面的原因和社会方面的原因,等等的。 首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原则,就是互利原则,即所进行的交往,对双方来说应该是互利互惠的,一般要使得双方都受益或都是有所需求的,当然这受益或需求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或者是物质精神两方面兼而有之的。而且必须是建立在双方愿意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如果只是一方一厢情愿或者只是自己意气用事地去跟别人交往,则很容易给他人带来不快,甚至要激起他人的反感和厌烦的。而且,这种只是单方面意愿的交往又是不能长久下去的。 第二,社会上的人们,都是各有各的工作,各有各的事情要做,而且,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也愈来愈显得忙碌起来了。因此,人们在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的情况下,一般已是无暇顾及他人的事情了。况且,人们有时做自己的事情时,也是容不得外来骚扰的,特别是在从事一些细密的工作时,更是需要做到全神贯注而不想让他人来骚扰自己的,甚至绝不允许外人来烦扰自己的了。 第三,人们还都各有各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怕他人来搅乱了自己正常的或可以称作是富有规律的生活的。如果突然来了个不速之客,那他的生活节奏和生活规律就可能要被搅乱了。如果他人并不愿意承受那别人来打扰所带来的搅局,则很容易恼火起来的,即使嘴上不说,而心里也总是没滋味的和不好受的,因而也就不可能真心为不速之客办好事情了。 第四,在人生之路上,谁都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你这时遇到困难了,但可能就是这时候,你所想求之人也正遇到比你更大的难处了,只是你可能并不知道而已。如果他正遇着烦心事或正在处于极度苦恼的情况下,再遭到你这个不知情或没识趣的人前去烦扰,那就无异于是去给他火上浇油了,显然是更要激起他的烦躁甚至是恼怒了。而你所求办之事当然也就被他置之不理了。 第五,一般来说,人生谁都有着自己的一些理想和追求的。你希望过得好,人家可能还希望过得更好。这时候,你想去求他,可能他也还想去求别人呢!这时候,你只应该是"求人不如求己"了——自己的事,不要去依赖别人,只是自己去努力把它做好才是唯一正确的途径了。 第六,愿不愿意与别人交往都是个人自己的事情,是任何外人强加不了的。如果他人本来就不愿意和你往来,而你偏要去找他,或去托他为你办事或要他为你提供什么方便等,就未免显得太勉强的了。显然,去跟一个没有心机和你交往的人交往,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你不被他白眼就好了,是休想还能够得到你所期望得到的东西或达到什么目的的了。 可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否可以进行下去,关键是建立在双方意愿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双方愿意了,就不怕惹来麻烦,就是明知有点困难,也是愿意去承受或承担的。也就没存在着什么"烦扰"的问题可言的了。因此,"不可随意烦扰他人",也就是要特别注意不能让正常的交往变成去烦扰别人而使得别人难以承受的了,并要特别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 所进行的交往要控制在一定的幅度和范围之内。要知道,虽然,适当的交往是有助于增进感情的,但"物极必反",如交往过度了,过于频繁了,也是极容易磨擦出火花的。因此,与他人往来一定要把握好"度",只宜进行适当的往来,且注意保留一些适当的回旋余地。 事前要能够对对方有个基本的了解。到底要跟什么人交往,起码要了解对方。如果对对方的情况不了解,你怎么知道他到底愿不愿意与自己交往呢?即使他是愿意与你交往了,你又不能保证他是否有诚意呢,甚至还不能否认他可能是没安好心的呢,等等。 将要跟对方交往时,要先打个招呼。与他人相会之前,先去个电话是十分有必要的,以便人家心里有个准备。你也可以在他人的话音里听得出,到底他人是不是欢迎自己前去与他会面的了。比如,他在家而借口说在外面,或者说他很忙的了。而就是在你据实了解后知道他其实在家,也不算很忙时,也不要去与他相会了。因为,他所偏造的慌言,已足以说明他并不想见你了,你也就没必要还硬要去与他相会了。 在与他人正式交会的时候,还要善于察言观色且要做到自知进退。一般来说,一个人内心想什么,也能从其表面上或语言上反映出来。如果他人表现得很热情,很诚挚,则这交往还可以进行下去。但如果他已经表现得很冷淡或已经显得很不耐烦时,那你就要及时抽身离去了,不要不知于高地厚似的硬着头皮还赖着不走。 还值得注意的是,当你出门在外的时候,也不要随意走访别人。俗话说:"投身不如访友,访友不如下店",这其实就在告诫人们,这世态炎谅,一个人出门在外,是不可以随意投亲访友的。况且,现在各地的旅馆是那么的多,旅店业是愈来愈发达了,外出需要住宿而挖点钱投宿旅馆,倒犹如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了,是完全可以自由自在地渡过良宵的。因此,出门在外,不是到万不得已或非常有必要的时候,就是亲友也是不可贸然去找他们而去给他们添麻烦的了。 33.何必只是去吃"皱眉饭" 平常,人们喜欢把做工作巧称作找饭吃。从这个称谓上去看,这做工作就可以分为多种类型:那些只能保障自己能有个正常的收入或者是蛮好的收入,能让自己有饭吃或能够过上富裕生活,但自己却是极不情愿去干,只是勉强去干或者只是为了维护生计而不得不去干,而去干的时候则都是显得很难以让自己开心起来,甚至让自己觉得很烦,很痛苦的工作就称作是去吃"皱眉饭";而另有一些工作则是既能保障自己能有个正常的收入,能让自己有饭吃,又较适合自己去干,能够让自己喜欢去干或很愿意去干的工作就称为是去吃"开心饭";还有一种工作就是,其收入要比前面两种情况要差一些,可能要让自己吃不上饭或只能吃上粥,但却是很适合自己去干,自己又非常喜欢去干等,若去干了则又能让自己心情舒畅起来的工作就称作是去吃"开心粥"了;等等。 正如俗话所说的:"宁吃开心粥,不吃愁眉饭",人生在世,要找饭吃是不必只是去吃"皱眉饭"的。 如果只是去吃"皱眉饭",则要在工作中往往只是郁郁寡欢且难能振作起来,可能就觉得那工作没有意思,只是纯粹是为了"活命"而为之的了。去干也只是很勉强地去干,或只是机械式地去干,或只是老是觉得被迫去干而已,等等。这就容易产生种种弊端和不良的后果:一是会抑制了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也就很难感觉到能够最大限度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了,等等。二是如果在工作中老是郁闷寡欢,没法开心起来,那即使饭菜再怎么丰盛也是吃得没有味道的,那会对自己的心身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可能还容易闹出病来。等等。 而如果能够吃上了"开心饭"或只是"开心粥"的,则情况就恰恰相反了。那是很容易让自己心情愉快起来并能够振作起来,就很容易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好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充分去挖掘自己的潜能,且容易最大限度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且,如果干上了能让自己很喜欢去干,能让自己心情舒畅起来的工作,则吃起饭来就有滋有味了,即使饭菜差一点,或连饭也没吃得上,只是可能是暂时吃上一些简单的饭菜的,也往往觉得是无怨无悔的。这样,心情愉悦了,又有助于维护自己的心身健康的。应该说,人的心身健康是最重要的,"健康是福","健康是革命的本钱",健康又是金钱买不来的。况且,困难总是暂时的,且"富贵轮流转",你因为有了个健康的身体,有了一个良好的心态,有了一个自己喜欢去干的工作了,则容易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那工作了,则工作就越干越起劲,越干越会有实效的。 况且,人们找饭吃的途径是有千千万万条,工作也是有千千万万种的。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只要不是懒汉,只要能找到一样工作去做就可以保证有得吃的了。因此,人生在世,如果只是去吃那"皱眉饭",则是犹如去吊死在一棵树上的了,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而且,现代社会也愈来愈提倡"以人为本"了,越来越鼓励包括"自主择业"在内的有助于人的发展和有利于社会的创新发展的种种积极理念。这无疑是为人们去找"开心饭"吃,去寻求个能让自己心情舒畅,并容易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的工作准备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这个方面去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又是愈来愈没必要只是去吃那"皱眉饭"的了。 解放初期限,中国有大批的爱国知识分子,如数学家华罗庚,如后来被誉为"中国航天领路人"的钱学森等人,都放弃了国外优厚的生活待遇克服了种种阻力回到了国民经济基础薄弱,又刚从长期的战乱中摆脱出来的可谓是百孔千疮,一穷二白的祖国来工作。如果从把工作当着找饭吃这个方面去讲,这些高级知识分子们就是放弃了吃那外国的"皱眉饭"而回到祖国来吃"开心饭"的,乃至后来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还可能确确实实只能吃那"开心弱"的了。事实证明,这些科学家所舍弃那"皱眉饭"而选择来吃那"开心饭"是无比正确的,后来他们都能够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为人民建立了卓著的功勋,也让自己能够过上了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当然,这里所说的不必只吃"皱眉饭"这个道理,决不是意味着一个人只可以随意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来做了。要知道,实际上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去找自己所喜欢的工作来做的。一是由于社会上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而科技的不断进步又不断地提高了社会的劳动生产力,这使得各行各业的工作效率得到了不断提高。这也就造成了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却相对的越来越减少了。这也就是当前社会上就业竞争态势愈演愈烈,以至让人们不能随意去选择自己的职业的原因所在。二是若你已经是加入了某个组织了,一般你也就必须要受到组织的约束的,你的工作则可能只是必须去服从组织的安排,而你自己是不可以意气用事的。因此,一个人现在能有一份工作是很不容易的,况且"就业是民生之本",人生在世,首先应保证有饭吃,如要去选择职业就要做到慎之又慎,如能够拥有了个较好的工作了,就应该知足并应倍加予以珍惜的,而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而胡乱跳糟或辞职不干的了。只是如果那"皱眉饭"实在是吃不下去了,而自己还可能有其它的饭可以去吃的情况下,就不必非要去吃那"皱眉饭"不可的了,那就应该勇敢地去寻找那"开心饭"来吃的了。 而且,如果你是生活在受苦、受累、受罪,已经身陷实在难以忍受的窘境之中而还不敢舍弃掉那"皱眉饭",而只是在苟延残喘,甚至只是在等死着。这样的"皱眉饭"你就不应该再吃下去的了。否则,你不可能享受到本来应该还可以享受到的人生快乐了,也不可能去成就好本来应该还可以去成就好的自己的人生事业了,而且你也未免显得太窝囊、太没志气和太没骨气了。若这样,你也就只能算是冤枉地来到这人世间一场罢了。因此,一个人在就业问题上,为了能够拥有个让自己心情舒畅的工作,也为了更好地发挥好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实现好自己的人生价值,如重新择业的条件还允许的话,是大可不必只是去吃"皱眉饭"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