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素养――课程设置的风向标 我校结合自己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进行了反复思考。我们认为,教育的首要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在学校中表现出色,更是为了帮助他们在走出校园后的可持续发展。我校根据自身的文化特质,在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并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从国家规定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维度进行架构,形成了"一体两翼"的三级课程结构。其中的"一体"是核心课程,指的是作为学业基础的国家课程。"两翼"中的一翼,指向促进人格成长的综合课程,包括仪式课程、绳课程、六节课程、书法课程等社会实践生活体验类课程。另一翼指向促进智慧成长的学科拓展课程,包括古诗文诵读、数学游戏、英语口语、科技小制作等。它们既是课程建设的平台,又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基地。 二、特色课程――核心素养的着力点 我们把国家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校本化实施,不断开发完善了《传承民俗 绳趣无穷》的活动体系,将运动中的绳、生活中的绳、游戏中的绳与劳动教育、生活教育融为一体。这些课程不是拘泥于书本和课堂,而是让学生们从书本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社会、从传承走向创新。特色课程的实施提升了学生素养、提高了教师科研能力、发展了学校内涵。 三、多源汇流――特色课程的新活力 我们倡导"每一位家长都是课程开发的参与者、组织者、实施者"。为此,学校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整合家长的教育资源,结合特色课程,形成课程菜单。家长参与到课程建设之中,让我们的课程更有了生命的活力。我校特聘仪古书社郭涛社长等为我校书法指导教师,指导帮助孩子们练就一手好字。 四、实践基地――课程实施的好场所 学校是儿童成长的乐园。校本特色课程建设中,学生是课程参与的主体。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社区资源,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实践场所。百脉泉酒业有限公司是我校的实践基地,现在我们培养的小导游,每天都到基地进行实践轮岗,在得到锻炼的同时,他们的表现更是受到了公司和游客的赞誉。学校着力为学生开辟种植基地,意在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管理能力、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教育。这些实践无不在为学生素养的形成提供服务。 五、课程文化――在校园文化中流淌 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条通道都富有生命力,每一个设施都具有教育意义,我们的校园文化真正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的沃土。创艺长廊中的奇思妙想、奇趣巧手、我要挑战、我的代言,激发了学生关注科学、爱发明、爱创造、爱展示、爱挑战的热情,让他们享受做的过程同时,能在这里找到更好的自己。德润童心、书润人生,经典的美德故事,我的全家福,读书分享等等,无不在自然地流淌着德育渗透。 六、多元评价――学生成长的助推剂 我校"阳光少年" 评价体系成为鲜明的品牌活动,采用"积分""得星""换月""比日""争章"递进推动,最终产生"阳光少年"。 新学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阳光少年"颁奖典礼,接受校长的祝福红包,一同见证和分享孩子的荣耀时刻,孩子们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和鼓励!同时学生可以将积分存入成长银行,每月到阳光超市选择自己喜爱的礼物。我们精心为孩子们设计的成长记录,将记录孩子们六年间精彩瞬间,成为孩子永久的回忆。 学校发展的瓶颈: 1、师资问题。学校教师老龄化严重,平均年龄47岁,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慢,工作务实但缺乏创新,课改探索过程出现举步维艰的现象。体育美术无专职教师,相关课程能开齐开足但开不好,开课质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合同制教师工作有激情无基本的教学经验,大多数是考试型人才,教师专业基本功底子差,入校后学校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引领才能步入正轨。 2、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大练教师基本功不仅是学校应该长期抓在手上的一项工作,也应该自上而下建立考评机制,毕竟评优课、评选教学能手等业务比赛还是少部分优秀教师在竞争,不能带动全体。45岁以上教师虽然工作务实,但是工作的激情和创造力激发不出来。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整体提高仅仅依靠我们如此小规模教研力量单薄的学校去带动和提高,速度慢,收效甚微 3、资金问题。学校按照200人拨付全年经费16.2万,这其中还要扣除保安费一年6.2万,上海方略培训费1.5万,教师外出学习费用1万,冬季取暖费2万,剩余资金无法正常运转。前期,我们在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更换了空调取暖、更换了教室多媒体、学生的课桌椅并对学校威胁学生安全的、年久破损严重的地面和台阶进行了改造。现在我们的学生微机和教师微机均是十年以上的机子,配置低,去年信息技术课本改版后,我们的教学软件无法安装,导致无法正常授课,现有的机子已经没有再维修的价值。如果单纯靠我们自己的力量不能保证正常运转,更谈不上改善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