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宝钗的贤惠 红楼人物 看雪芹先生在《红楼梦》里总提起宝钗很贤惠,似乎怕人一不小心就会忘记,把她当作奸人,不过还确实感动了我们,让我们觉得宝钗实在是贤德。但同时雪芹先生在写她的行为,又太让人费解。不知雪芹先生是否在欲贬故褒。 一,在第三十回,宝玉拿宝钗跟杨妃比,宝钗听说,登时红了脸,待要发作,又不好怎样,回思了一回,脸上越下不来,便冷笑了两 声,说道 :"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个好哥哥好兄弟可做得杨国忠的!"正说着,可巧小丫头靓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罢。"宝钗指着他厉声道:"你要仔细!你见我和谁玩过!有和你素日嬉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你该问他们去。"这段写得让人不解,别说是贤惠的宝钗,就是总说爱使小性、说话尖酸的林妹妹,也从没见她迁怒于那个丫头下人(除了在宝玉面前,那是因为她太在意自己的心),更别说是在贾母等人跟前(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小靓儿并不是宝钗的丫头,她却在别人家叱骂主人家丫头,或许当时她认为自己会选到宫中去) 二,关于宝钗对金钏儿的死,我就不必在此累攥,只是她说:"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了主仆之情。"这几句话何其不比银子更冷。生命在她眼中就不过如此,不知当那大厦倒了之后,她又拿什么来应付。 三,至于滴翠亭借祸一事,这里就不说了 四,一百九回,宝玉为黛玉的事要在外头睡,袭人道:"依我劝,二爷竟还是到屋里睡罢,外面一时照应不到,着了凉倒不好。"宝玉未及答言,宝钗却向袭人使了个眼色儿。袭人会意道:"也罢,叫个人跟着你罢,夜里好倒茶倒水的"宝玉便笑道"这么说,你就跟了我。"袭人听了,倒没意思起来,登时飞红了脸,宝钗却说道:"他是跟惯了我,还叫他跟着我罢,叫麝月、五儿照料着也罢。况且今日他跟着我闹了一天,也乏了,该叫他歇歇了。"宝玉只得笑着出来。 乍一看,这宝钗还真是体贴下人,"乏了,叫他歇歇"这话真让人感动,但是就不知这话说了多少遍,就不知宝玉有多久没能亲近袭人,但看接下来一句:"他是跟惯了我,还叫他跟着我罢,"这里却是如此不通。宝钗嫁来多久,难道袭人跟了宝玉十几年,还不及跟他惯?怕不是如此吧,或许宝钗是有意把宝玉和袭有分开。而后,麝月成了宝玉的妾,而袭人却以没过明路为理由嫁给了蒋玉菡。为何没过明路?如是怕贾政不准,那麝月又作何解释。何况袭人是王夫人早就准的。这可能跟宝二奶奶脱不了关系,我们都知道袭人在宝玉心中的位置,宝二奶奶是一定也晓得的,因而她怕被袭人分了宠去。而麝月只是宝钗的一枚棋子,罢在那里,显示着她的贤惠,而事实上,她也知道这个人威胁不到她。这一招,跟王夫人把赵姨娘放在贾政房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也可能是雪芹先生对袭人改嫁而恨不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如果说金钏的死,是那个时期主子对奴才的普遍心态。那看一下一百十四回: 王夫人打发人来说:"琏二奶奶咽气了,所有的人都去了,请二爷、二奶奶就过去。"宝玉听了,也掌不住跺脚要哭。而我们来看宝钗怎样说:"有在这里哭的,不如到那边哭去。"这话真是字字如冰,人的悲痛难道还要选地方,再往下看,两人一到凤姐那里,宝钗走到跟前,见凤姐已经停床,便大放悲声。哭给谁看?在房子里哭,别人看不到,所以她叫宝玉不要在那里哭,在这里大放悲声,可以哭给大家看,她也真会作秀,连死人的机会都懂得利用。唉,凤姐可是宝钗的表姐和嫂子呀。 我认为,雪芹先生把宝钗的行动用细节写出来,是对她贤惠的一种讽刺,而书中多次提着贤惠,只是一种虚写。或许,也就像《红楼蒙》开篇所说的:"至于才子佳人等书……故捏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添一小人拨乱其间……"如果他明白地将宝钗写成那样,岂不落入了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