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一 非全日制研究生遭歧视硕士不是掏钱就能读 10月后,企业陆续开始秋招,对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来说,求职过程却备受冷眼。据报道,国内某大型建筑公司明确"不招收非全日制的学生",某企业HR也曾坦言,"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大了去了,非全日制=本科生"。事实上,2016年教育部曾发布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培养单位坚持同一标准、同等质量。基于此,许多认为自己遭歧视的学生向当地人社部门提起举报。对于"非全生"遭歧视,你怎么看? @残冰映月 消除就业歧视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也需要招聘企业自觉认同。对个案来说,国家有关部门的权益救济或徑直有效,但在企业自主招聘范围内,为节省成本,直接将双非院校及"非全生"排除在外的案例屡禁不止。这是因为在"非全生"教育早期试点摸索以及后续发展过程中,因招考方式、标准的混乱,导致教学培养体系、学历学位授予考核松散,"非全生"无形中被打上"质量低"的标签。 @苏打配柠檬 报道中遭"歧视"的研究生,好多还是非全日制应届生。按理说,报考"非全生"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有些院校并无此限制,这些学生往往是全日制统招复试失利后,出于各种原因"调剂"而来。这说明部分院校发展"非全生"教育的盲目无序,既未充分考虑自身学科竞争力,更未预料门槛提高带来的低通过率,导致对招生计划的预见不足。这些学生与依附原工作单位、非脱产学习的"非全生"相比,除了遭受"歧视"之外,还要面临更大的择业焦虑。 @星际矿豚 要改变这种状态,除了改变公众的刻板印象之外,也需要正视当下"非全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许多高校的"非全生"招录冷热不均,选择非全日制的考生多青睐人文社科经管领域,如工商管理硕士就常年爆满,而部分院校的理工类学科则门可罗雀、难以维系,甚至逐年减少招生,不平衡的招录情况,在同一院校的不同学科、学科优势特色不同的文理院校间都时有发生。 @落雪 "非全生"教育极大满足了全民终身教育需求,发展好"非全生"教育也可适当借鉴国外成熟经验。英美一些高校以研究生课程的12个学分为界限,修够12个学分,便自然过渡为全日制研究生,其灵活性也体现在"非全生"成长空间上,如与博士学历的无障碍共通;在人才考核上,用较为独立的机构的"专业认证"评价把关人才质量。这些成熟经验启发我们既要发挥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也要适度扩大高校自主权,如此,才能真正办好"非全生"教育。 翻转君 没有奖助学金、没有住宿、花费了更多精力和财力,换来的是就业歧视、人才引进歧视,显然是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有关部门应出手,企事业单位应放开限制,毕竟,这一限制本就不合理不合规。社会企业也该消除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刻板印象,让非全日制研究生享受本该拥有的权益。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社会需求自主确定不同学科、类别研究生教育形式,根据培养要求分别制定培养方案,统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坚持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话题二 千禧一代为何不断辞职 近日,《哈佛商业评论》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美国约50%的千禧一代(1982年-2000年出生)因心理原因辞职。报告指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财政压力导致抑郁、焦虑,自2013年以来抑郁症比例增加了47%。因此专家建议,雇主要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塑造良好的职场环境。你想过辞职吗,会因为什么想要辞职呢? @虾丸2号 觉得太奔波了,心里不安稳。九月份工作到现在,我每个礼拜都在不同的地方,租房子都不知道租在哪里,有时候在城市最北,有时候在城市最南,而且周六通知,周一就要立马到位。昨天在出租房呆了很久,就是不想收拾东西,太迷茫了,毕业三个月搬了三次家,居无定所。单位很多单身,因为没时间谈恋爱。 @瞄草莓酱 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做了不到一年就辞职了去考试。那个工作不愿意做也看不到希望。但是准备转行考试好像目前也没看到什么光亮。其实生活也不难,但是也感觉不到轻松,不知所措,选择困难,真焦虑。 @倔强小陀螺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存在职场心理问题,这种状况背后有多重原因,其中之一是年轻人更倾向于从事比以往更不确定的工作,灵活就业数暴增。缺乏工作安全感、经济负担以及职场倦怠等结构性问题正在困扰着劳动力大军。此外,包括千禧一代面临的许多财务问题、学生债务、医疗保健、儿童保育和昂贵的住房,也逐渐成为压垮年轻人的稻草。 @小耳朵 其实,大部分90后、00后都是思想简单、充满激情地来到社会,但前辈们陈旧的观念让他们不能接受,错综的人际关系会使工作中的他们产生厌烦。年轻的一代总是喜欢什么就去做,可惜这个社会往往不是这样的,往往都是按部就班,这很大地抑制了年轻人的想法。 翻转君 频繁换工作背后是一个大的社会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用工方式也较以往灵活许多。而且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让年轻人有了更多的择业机会。一方面,让年轻人更早地认清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年轻人浮躁的心态,使他们有一种"下一份工作会更好"的错觉。因此,企业应在基于人性的基础上,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和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留住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