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 说起记账,大家都会犯难,一开始每天事无巨细的记录,恨不得连买瓶水都记上,坚持几天恐怕就烦了。 这就陷入了一个误区:为了记账而记账。 其实记账的目的无非就两个,"开源" 和"节流"。 开源为什么要放在前面,当然是记账的主要意义,但大家经常把省钱当做每天记账的动力,久而久之,就会陷入一种"死循环",以省钱为荣誉,关注各个电商平台的打折季,对生活必要品网店的优惠活动特别了解,各种拼团玩法转发的乐此不疲,拼了一大顿暂时用不到的日用品屯着,心理感觉捡了大便宜。 再把这些战绩都上传到了记账app上,就觉得记好了。 其实到底是商家去库存了,还是你真赚了,很难说。 但猫哥感觉,你其实本末倒置了,钱不是省出来的,"节流"并不能让你富有,甚至消耗了大量宝贵精力。如果你把拼团做活动的时间用在理财或者兼职学习上,未来的效果远大于此。 这次猫哥就不重点教大家"节流"了,第一,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状态不同,记账的种类差异太大,单身和两个孩子的妈妈关注的点能一样吗? 所以这次主要帮大家梳理一下如何"开源"。 当然开源不是让你找个兼职,而是理财。不管是00,90,还是80后,对各种金融产品已经不陌生了,基本多少都经历过股票牛熊的洗礼,基金追高被套的憋屈,还有最近两年P2P集中暴雷的苦痛,比特币的造富神话等等。 但大多数人心中还是一笔糊涂账,不知道怎么赚的钱,也不知为啥亏的这么惨? 因此,在学习理财技巧前,先学会记账。记录自己实战交易中的点点滴滴,把前因后果梳理一遍,做个复盘。当你把每次的过程都记录完整后,你会发现历史是如此惊人的相似,自己居然同一个错误犯了N遍,即使后来你没有找到正确的路子,也已经成了问题专家,新把戏已经骗不了你了。 著名经济学家,"周期天王"周金涛,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人生发财靠康波"。就像买房赚大钱了,不是因为你有才,而是顺应了经济发展的大周期,金融产品和经济周期更加息息相关,比如14年的科技牛,到最近两年的白马牛,就算你当年P2P躺着赚钱,也是因为普惠金融牛来了,不过有牛就有熊,周期轮回,房地产也一样。这更像一种纸上金贵,并不是靠你工作得来的。 而对于我们80后而言,未来很难有资产能够快速暴富了。这就需要更精细化的理财方式,记账的意义也更大了。 举个例子,你先要搞清自己的金融账户,比如有哪些平台账户和账户余额分别是多少。 现金账户:多少现金 储蓄账户:几张银行储蓄卡 投资账户:证券账户、基金账户 网络账户:支付宝、微信 借贷账户:信用卡,朋友之间的借入借出、花呗、借呗、京东白条、房贷、车贷等 固定资产:房产 是不是一下子发现自己竟有这么多银行卡和信用卡,注册的理财平台就更多了,等用钱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忘记某个理财平台上,一笔"巨款"已经闲了大半年。 其实大部分人都没有综合理财账户,目前已经有成熟的记账app可以直接导入同步这些账户数据,比如网易有钱,同花顺投资账本等,当然不放心隐私泄露的话,也可以自己手工输入。 当你把所有资产和负债汇总后,会对自己的财务水平有了清晰的了解。这也是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孙子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前一阵子,有个朋友父母病了急用钱,向猫哥求助,奇怪的是这个朋友不是缺钱的人啊,他后来告诉猫哥,用融资加杠杆炒股,不断补仓,现在都被套牢了,但他居然连这家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都不知道,只是看K线好就追高了,相当盲目。 看来古人的智慧现在也有效,第一,不了解对手很难取胜,第二,更不应该冒进,加大风险,这是我们理财时常犯得错误。 但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记账金融账户的作用,第一是了解自己的资产负债情况,第二就是观察每天的收益和亏损变动,从而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比例。 比如你发现自己抗风险能力很强,对经济和行业变化很敏感,就可以多配置一部分股票型指数基金,通过定投来长期价值投资。 在记账的时,设置一些定投的提醒和写下买卖的心得,比如这次止盈的位置好不好,根据估值判断准不准,该不该加大定投量等,总结规律,时间长了自然会强化自己交易的敏感性和技巧。 当然抗风险力弱就是另一套记账方式,比如各家银行理财的收益比较,新理财产品的发售时间等,大家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做个性化记账。 所以说,"节流"不是长久之计,很难让我们提高生活质量,如何通过记账来找到"开源"的办法,才是未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