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车市幻想成菜市,我是这么理解的,在中国,吉利就是一颗便宜的白菜,沃尔沃则是反季蔬菜,同样是菜,价格与命运则截然不同。 吉利控股集团与美国福特就其旗下高端汽车品牌沃尔沃品牌出售给吉利基本达到共识,沃尔沃,中国造,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为此,超过九成以上的网友支持此项收购案,与腾中收购悍马的强烈反对声形成的鲜明的对比。 为什么呢?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捡到大便宜了,碰上美国汽车业的萧条期,各大汽车厂商被压的喘不过气来,庞大的债务让福特公司气喘吁吁,没有办法,只有把在国土之外且赔本赚吆喝的沃尔沃卖掉,以缓解资金压力,要知道,沃尔沃可是福特公司在1999年花了64.5亿美元才买到的宝,现在,福特只开出了不到20亿美元的价格,就简单的商业逻辑而言,吉利赚翻了。 二、沃尔沃不是悍马,它在中国的品牌价值和品牌形象是悍马无法比拟的,沃尔沃,在四年前,翻译成"富豪",一个多么有面子的名字,当然,这辆车本来就是豪华车的代表,在懂车人的眼里,是一辆比奔驰宝马更能彰显一个人的品味的好车,更重要一点,沃尔沃,代表是安全,高科技,汽车文化,只是福特没有将沃尔沃的重心放在中国,致使沃尔沃在中国的销量一直欠佳,去年之前一直都是以进口方式进行销售,这也是沃尔沃的最大的一个短板,自福特将沃尔沃引过长安福特生产之后,旗舰车型S80L的销量一路走高,但比较于奥迪、奔驰,宝马等豪华车的销量,它实在少得可怜,不是没有竞争优势,而是福特出手太晚,如果早进来或美国汽车业未受金融危机影响,沃尔沃在中国还是有希望的,这时,吉利刚好是瞎猫碰上死耗子,福特无力继续花钱养一个买来的儿子,在很多人眼里,凭沃尔沃的品牌,东山再起不在话下,谁买下谁得益。 三,中国企业,中国品牌,特别是中国汽车品牌,太渴望走出国门了,中国现在是最大的汽车生产与消费国,但,对于企业来说,守着家里的这一亩三分地,吃不饱,也很危险,所以,包括吉利在内的许多中国汽车企业都想把自己的汽车卖到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只有这样,才能代表一个汽车品牌的竞争力与形象,可是,当看看自己制造的产品时,才发现,实在不好意思拿出手,要外观没外观,要内在没内在,好不容易造出辆像样的汽车,一拿到国外参展,就被人家控告"侵权",我们恨铁不能成钢,只能怪中国的汽车企业不争气,外国的汽车品牌就跟当年的八国联军一样进军中国,将中国汽车品牌打的落花流水,中国汽车品牌,只能在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坚守,因为没有像样的车型,中国汽车品牌的生存压力可想而知,经营学上,有句话说,傍牛吃草,吉利收购沃尔沃,就是这个道理,借沃尔沃的品牌来推动李书福的国际市场计划,而且,最好能在沃尔沃那里学点技术,这就是吉利的愿望,哪怕收购沃尔沃要花上吉利的全部资产。 但是,我们如果好好想想,吉利收购沃尔沃,其实是一件非常冒险的行动,或许,吉利深知只有冒险才能突出重围的道理,执意买下沃尔沃,是一次赌博,而且,这次赌博,有着无法估计的风险 。 第一、吉利收购沃尔与腾中收购悍马都会碰到同样的问题,买到品牌不一定能买到技术,因为沃尔沃说过,主要零部件生产和研发人员不得离开瑞典,意思很明白,秘方不能带走,这个道理其实跟联想收购IBM一样,品牌是联想的,技术还要美国人那里,芯片还是英特尔,联想发钱做广告,IBM卖的很好,开心的是美国人,是英特尔,认真想一下,福特玩不转的东西,放在你中国人手上就能起死回生?我敢说,我们还很嫩,也没有这个先例,卖掉沃尔沃,是不是福特的权宜之计,不好说,沃尔沃在福特眼里,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是,在商言商,福特抛弃沃尔沃是减压,是先让自己喘口气,沃尔沃的盘子这么大,资产负债严重,福特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不得而知,吉利能否让沃尔沃重新站起来,也不知道,肯定的是,有风险。 第二、外国人说中国人很难管理,中国人也说外国人很难管理,特别是中国人在当地管当地人,在没有完成收购之前,李书福就多次公开表态,保持沃尔沃的独立运营,不派人,不干涉,采取了完全弱势的管理模式,兄弟,你的好意让对方的工会组织听了很满意,可是,要花很多钱的,他们那儿没有廉价劳动力,只会狮子大开口向你要福利,而且,一不开心,人家就罢工,你能拿他们怎么样?弱势管理显然不行,伙计不听老板的话,还能谈管理吗?行政成本会压得你无法承受,强势管理呢?也不行,有理念上的冲突,文化上的差异,如果吉利占董事会的多数,意见不合,以西方人的性格,会立马拍桌子走人,决策不能统一,执行不能到位,没有更高的管理智慧是无法玩转沃尔沃的,吉利行吗?一个踏出国门的企业哪来的这么高的管理智慧? 第三、买下一个企业,美其名曰是让自己的品牌走向国际化的道路,拿沃尔沃做跳板,根据商业游戏规则,说到底,就是要赚钱,其它说什么都是废话,吉利买下沃尔沃,能赚到钱吗?能,不能?都有可能,至少在近三五年赚不到钱,一,近年来,沃尔沃的销量一直呈现出下滑趋势,每年亏损好几亿,号召力在降低,如何重新提高沃尔沃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是一件极为艰苦的工作,二,中国人制造的沃尔沃在消费者眼中还能像以前沃尔沃吗?够安全吗?有高科技含量吗?还能保证原汁原味的汽车文化吗?要知道,"山寨"这个词外国人也会读了,凭吉利每年赚到的那点钱,恐怕不够烧。 第四、品牌区分,如果拿福特与沃尔沃相比较,地球人都知道,都是大品牌,谁卖给谁都不会让人产生对产品品牌的形象的对比,如果把沃尔沃与吉利联想起来呢?那就有想法了,就如上面所提到的白菜与反季蔬菜的区别,这一点,从"绯闻"传出的那一天起,就想过,吉利与沃尔沃本是八杆子打不到一块的,怎么就成了一家人?而且,无论是从外观还是内在,老子怎么看都不如儿子,一个低端的不能低端的品牌突然生出个豪华品牌出来,那沃尔沃还能卖沃尔沃的价吗?我敢肯定,现在指定有一些沃尔沃的车主在后悔,买的太早了,车贬值了,在国外,中国造的沃尔沃,消费者买不买帐?是个难题,将吉利与沃尔沃进行有效的品牌区分,是一件技术性极强的工作,怎么能够在提升吉利品牌的基础上让沃尔沃独立,就是在考验李书福的决策力。 综上所述,吉利买下沃尔沃,对中国汽车业来讲,可喜可贺,希望吉利能圆梦,但是,缺乏国际管理经验,没有国际品牌运作先例,对国际汽车市场没有充份认识,对国际金融危机未能重视,对欲望太过苛求,大品牌,未必就有大希望,特别是在这种情况下买别人急着丢掉的品牌,如果把握不好,决策不力,买下沃尔沃,吉利还是颗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