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马王堆墓主老太太名字搞错了什么意思不是辛追夫人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都以为,马王堆出土的那具女尸就叫做辛追夫人,这也是根据考古学家们的解读,我们才知道的。然而就在最近,却发现原来叫了几十年的辛追夫人居然是错的?当年解读出来的辛追夫人这个名字,原来是因为认错了字导致的,其实她不是叫辛追夫人?那这位夫人到底是叫什么名字呢?
  马王堆在发掘后的47年里,各方研究学者不断对出土资料进行梳理与考证,发现了很多当年的误读与误判。其中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通过对更清晰的文物照片的研究发现,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墓主的名字并非辛追。文字学家通过对出土印章上字形的分析考证,认为一号墓墓主应该叫"避",此前是因为发表的照片不清楚,被误读成了"辛追"。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发现的辛追墓,最大的意义就是出土了辛追的尸身。这一具两千年前的尸体到被发掘时,皮肤有弹性,环节可以动。她的保存原理对于研究古代墓葬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木乃伊一样。辛追的发现,也证明虽然有偶然性存在。但中国古代的仿佛技术之高超。甚至通过解剖,我们都能研究出辛追因何病而死,死前吃了什么。不能不说考古的神奇。
  考古的不去抢救性发掘,盗墓的就要把她的墓彻底毁完了。盗墓的不仅仅会盗走宝物还会把带不走的或者他们觉得不值钱的文物毁掉 之前湖北有一个千年古墓的女尸就被盗墓的给毁坏了,他们觉得女尸的丝绸衣服值钱扒下来然后把女尸丢山洞里。如果考古的不去保护,他们的尸身他们的墓葬会被毁得一塌糊涂。
  而辛追墓中出土的素纱禅衣,重量仅有49克,这是我们历史课本必须一直的内容,代表了汉代高超的纺织技术。而一号墓中的彩绘漆棺,色彩鲜明,历经千年不褪色,彩绘内容表现的伏羲女娲图,也印证了古代生殖崇拜和阴阳易经学说。至于三号墓出土的10万字帛书,其学术价值更难以估量。
  二号墓更是出土了一具湿尸——辛追,外形完整,身体还很柔弱,关节甚至还能活动,几乎与刚死之人一般,这是世界上保存时间最长的一具湿尸。它与尸腊、泥炭鞣尸、埃及的木乃伊都不同,是另一种特殊的尸体,震惊世界。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为研究西汉初期的手工业和科学技术,以及社会和文化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史料。
  如今距马王堆汉墓发掘已经过去47年了。一次特殊年代的偶然发现,加上当时自上到下的重视,不仅造就了一次举全国之力的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也成为湖南省博物馆馆藏的重要基石。而围绕这些文物,尤其是出土帛书的解读和研究,依然有待数代乃至数十代学者们的努力。
  想看"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要先在湖南省博物馆坐电梯上三楼,顺着人流看过当年的考古发掘资料,以及展示的漆器、帛书、素纱襌衣等出土文物之后,再进入一个巨大的展厅,那是一座一比一还原的马王堆一号墓墓坑挖掘现场。在一座博物馆室内空间里,这处墓坑纵深高达18米,贯穿博物馆整个三层楼。从旁边的楼梯向下走,人们也从墓坑顶部逐步走向墓坑深处,周围光线渐暗,展示的文物从漆器、帛书等陪葬品变成了井椁,以及盖在内棺盖板上的T形帛画。达到墓坑底部,巨大的四重套棺摆在中央,人流却没有簇拥在套棺周围,因为在它的旁边,就是一号墓原本的主人,汉初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妻子辛追遗体,也是湖南省博物馆最有名的藏品。
  一块水平放置的巨大玻璃板下是博物馆的地下一层空间,辛追在这里被存放在一个无菌恒温恒湿的玻璃箱内,全身浸泡在福尔马林为主的浸泡液里,玻璃箱与很多设备相连,既要保持低温,又不能结冰。这具埋葬2100多年后出土的遗体至今仍拥有着淡肉色的弹性皮肤,关节也还可以活动,因此自出土后一直被人称为"老太太"。
  这便是2017年底湖南省博物馆新馆开放后的新版马王堆汉墓陈列,让人有种重新经历当年考古发掘的真实和震撼。湖南省博物馆馆长段晓明告诉我,为了解决自2008年免费开放以来的大客流量问题,2012年决定闭馆进行长达5年的改扩建工程,这让博物馆承受着很大压力。新展陈在设计之初就确定了整个建筑主体结构要预留出贯穿上下三层的空间,以便之后对马王堆汉墓墓坑进行等比例复原,可见马王堆对湖南省博的重要性。
  从发掘至今,传奇一直笼罩着湖南省博。辛追遗体一直是前来参观者们的关注重点,1972年马王堆一号墓刚发掘不久后,辛追遗体就曾在湖南省博物馆短暂展出22天,吸引每天上万人涌入博物馆。当时正是初夏,展厅里空气污浊,闷热异常,由于人多拥挤,很多人并不能清楚地看到古尸,于是又衍生出了诸多传说:"两千年前的老太太可以坐起,还会笑","还和郭沫若(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讲了话"……这些传说不断演化,让更多的观众涌入博物馆。后来在国务院的批示下,湖南省博物馆建成了当时全亚洲最先进的文物库房以储存、展览辛追遗体,使其成为那时全国唯一配备中央空调的博物馆,保持文物恒温恒湿,还配备了三套发电机,以备出现断电情况。此后湖南省博几次更换展陈,辛追遗体始终处于展览的核心位置。
网站目录投稿:忆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