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今天要讲讲寒冬下如何占领更多的用户时间,虽然从小程序开始大家都在说即用即走,但是我们的用户体量和黏性不足以我们这么傲娇,所以还是得想想如何提高用户使用时长和频次让我们活下来。 几乎是从前年开始贩卖焦虑的文章就越来越多,其实互联网焦虑的逻辑很简单,如下图: 智能机使用人数增长变缓,应用数量连年增多,而头部应用占领的用户时间越来越长,所以导致应用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其实每一个应用现在都在考虑如何占领用户时长、让自己更重要,让自己在市场的比重增大,写这篇文章也是为了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何延长用户在应用的使用时长。 Ps:题外话大家可以看一下《上瘾》这本书,讲如何让用户在应用中循环往复不离开的,讲得很实用。 本文主要从5个方面来说如何来做延长用户使用时长这件事。 先在正文前描述一下我的观点,扩充用户使用场景、延长用户使用路径、从用户的一个需求延展到另一个需求、可以延长用户的使用时长。 当然这些方法的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产品不够简洁附属功能变多用户认知成本提高,你会变得庞大不够专注和垂直,这个需要大家自己去取舍了。 一、确认产品已有信息(确认已知信息) 确认产品信息就是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向什么人在什么场景提供解决什么问题的什么服务】。 我的建议还是以重要人群的重要业务来进行延展(真正能帮助你创造现金流的用户和行为),比如你有三种回答上面问题的答案,哪你要确认的就是你最想让谁在你的应用上待得久一点。 举个例子:一款儿童教育型app,你需要儿童在你的平台进行使用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但是你们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家长购买名师辅导/能力提升的功能,那你回答上面的问题可能有如下两个答案; A:我们向3-6年级儿童在放学后自主学习场景提供解决作业难题不会的在线查询真题服务; B:我们向3-6年级学生家长在辅导孩子课后学习场景提供解决无法提供最优详解、错题无法监控的针对名师辅导、在线复测、周期成绩变化展示服务; 你需要根据业务线权重确认答案主次。 当然也可以都先列出来,后面根据实现难度和你们的产品定位再次进行增减。 二、确认场景周边(有什么可以做) 确认场景周边就是从我们刚才得到的信息进行发散,可以从四个角度去思考: A:工具 B:人物 C:场景 D:行为 从上面我们举的例子我们可以发散如下: 这一步我们主要的目的是发觉更多的用户需求,满足更多可以满足的点,所以除了上面这种发散方式我们还可以根据以下两种进行延伸: 两种延展方式方式:线性、发散。 A:线性属于从一个需求进行深度挖掘,发现满足一个需求后的延伸需求。 例如:试题检测-得分分析-错题解析-错题记录-重新测试-分享成绩 B:发散是从场景和用户身上进行挖掘,发现他们还有什么和这个需求并线的关联需求、 老师(在线浏览试题、修改、得分、批注、与家长在线联系、布置作业、班级学生成绩排名) 家长(上下课通知、课程知识点记录、联系老师、作业完成情况反馈) 学生(浏览作业、作业完成情况反馈、在线答题、向老师反馈问题、联系同学、确认明日课表) 三、确定人群定位、需求(用户想做什么?) 这一步主要是确认平台的用户想要什么,或者说平台用户想在平台做什么? 通过上面的方法我们发觉了大量需求那么那些需求是用户想在我们平台完成的则需要这一步进行细分。 举个例子: 我们满足的是课后学习这一个场景,当前会有老师这一角色参与其中。我们在需求列表中发现发现有家长联系老师这一需求,我们需要分析家长想在当前时间通过我们应用因为孩子错题的原因联系老师吗?高频吗?在这一步你只用回答用户想不想,而这个需求是否高频则是下一步影响决策的原因。 小学生的周期测验会有家长会,老师需要向家长传递家长会的时间、大致内容,老师想通过我们应用向家长发送这一公告吗? 这学期更换了班主任学生成绩发生了提高或下滑,家长有想和其他家长交流的需求,他们想通过我们应用来吐槽师资力量吗? 这一步我们需要辨别需求,根据人群定位对其进行推理,或根据数据导向进行决策,把用户真正想要的需求留在我们的需求列表内。这一步一定要关注用户在我们平台的角色因为角色限制了他在我们平台的需求。 四、确认企业资源(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能做什么要从两个部分去细分: A:成本上的投入产出比 B:产品定位上的吻合度 A关注的是以下这些方面: 我们已经有什么(人/功能/框架/业务流程,只要能完成核心需求能复用就复用,做最简单的产皮验证市场反应); 要做的东西有多少运营成本(响应时间长没关系,能解决问题才是王道); 收入产出(并不是投入产比越高越好,一定要考虑的就是得到收入的时间! ); 落地周期(需求优先级/结合产品规划快速产出)。 A关注的东西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概括——时间和成本! 投入市场的时间在现在的互联网环境里需要分秒必争。因为小功能的技术壁垒较低,投放市场的时间往往对用户的主观印象有较大影响,从而影响用户对功能的偏好。 成本必须在我们可承担的试错成本之内,毕竟是寒冬我们不要老有【梭哈】的想法,降低成本耗死对手说不定是最终统领市场的绝招。 B:关注的是以下这些方面: 产品定位(我们能做的东西和我们想做的东西是否相勃,短期产品形态和我们的长期计划是否有冲突); 人群偏重(如果我们平台存在多种用户类型,那种用户支撑我们平台的运转,我们该如何设计功能偏重); 用户体验和产品商业化的取舍(我们怎么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产品变现道路)。 B关注的也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定位!就是注重产品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用户体验和商业化的水乳交融。 这玩意很玄学我们说得实际一点,比如做教育,家长这个人物有固定资产,有投资需求但我们能做吗?家长有吐槽老师的功能我们能做吗?老师有一对一私课的功能我们能做吗?以上都不能,能get到我的点了吗? 到了这一步的时候你要把自己拔高一层反复较劲脑汁地去衡量,因为你的所有决策都会和成本甚至和整个产品定位有关。你的决策都是有机会成本在里面,要在你可接受的试错成本内选择可能给产品带来最大利益的功能或活动来做。 五、设计、开发、投放、收集数据、优化(迭代优化) 经历了上面的步骤不断细分,你拿到了一些需求,这些需求都是经过你层层筛选的,我们之后要做的就是老生常谈了,设计/开发/埋点/收集数据/验证猜想不断试验。 这步就不摊开铺平地讲了,我们来回溯一下通篇文章,其实说白了你所做的事情就是挖掘和筛选,因为延长用户使用时长的方式只有一条那就是满足用户的更多真实需求。 总结一下:如何延长用户停留时间? 挖掘和满足更多用户需求、扩大业务线、延长用户使用流程(怕杠,说清楚延长使用流程是延长用户在产品生命周期,增加用户与产品的触达点,不是给用户做无数个分叉路口让他疯狂误操作)、触发用户使用形成闭环。 tips:扩大场景是增加我们和用户接触面的最好途径!跨界是最好的扩大场景的手段(案例:旺旺搞美妆、喜茶和奥利奥、杜蕾斯诗集); 唤醒用户对用户使用时长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不细讲了,有需要的看这一篇《如何召回你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