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记》里面,孙悟空有很多的名字,其中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他曾经自己颠倒过三次的名字叫"孙行者",这里的行者很明显是一种称呼,因为在《水浒传》当中,武松也有一个称呼就是"行者武松"。那这里的行者到底指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孙悟空和武松的称呼里面都有一个行者?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这个问题里面,最大的一个就是行者到底是什么意思。行者并不是单单出现在这两部作品当中的,它其实是一个佛教用语,指的是行脚乞食修苦行的头陀僧人,是虽然出家但是并没有经过剃度的佛教徒。这样一解释,其实已经很好理解了,孙悟空叫行者,是因为他第一次和唐僧见面的时候,那时候的孙悟空很明显还是一个符合行者的标准的样子,也难怪唐僧给了这个名字给孙悟空。 而武松就更简单了,他没有孙悟空那样的使命,也不是想要出家,行者对他来说纯粹就是一个隐藏身份,逃避官府追捕的办法,而后来也是一直用这个名号行走江湖。不过武松最终也是真正出家做了僧人,如此看来,或许武松的结局早已经注定了。其实对于他们两人来说,叫行者的这段时间,不仅是他们人生的一段时间,也是他们与佛家产生很大关系的一段时间。 行者原本可以看做是佛家的"实习僧",在这一过程中是不需要剃发的,而后来,孙悟空成了斗战胜佛,武松出家,也算是功德圆满,最后真正成了一个佛家中人,而他们做行者的这一段时间的经历,对他们来说也是极为珍贵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