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非线性逻辑竞争传统企业是如何被玩死的


  我想把听到的一个故事分享给大家,这个故事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
  在机场排队安检,很多时候它只开一个窗口,排队的人特别多,队排得很长。你排在后面就很着急,左看右看,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排到你。当队伍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突然旁边新开了一个窗口,这时往这个新窗口上跑过去的是什么人?就是排在原来队伍最后边的那些人!他们跑得最快,因为他们在原队伍没有任何可留恋的东西,撒腿就往那边跑。排在前面的人会跑吗?不会跑,因为马上就到我了。这时最难受的是那些排在原来队伍中间的人。跑?还是不跑?一犹豫,在两边都成了最后。过去你还有点安全感,以为你怎么也算是在中间,其实只要新开一个窗口,你就是最后,而且在两边都是最后。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生活体验。
  我们总是会产生错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其实,一瞬间,你就会两头不靠,变成最末。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这个时代带来的一个最大挑战是:整个商业逻辑和竞争逻辑不再是一个田径项目了,更像一个棋类项目。
  过去我们的比赛是一个线性的田径比赛,你没经过初赛你就进不去决赛,你没跑完第二棒就不能跑第三棒。但是现在更像一个围棋棋局,变成了一个跨越的、非线性的逻辑。
  这就比较可怕了,因为你精心的布局,但是对手的每一手棋都有可能是根本不理你,他下他的,绕过你的布局。
  这也是一个个人的时代。个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过去,个人没有办法去完成很多事情,比如信息传递不出去、人与人很难连接、资源协调过程很复杂等,这些阻碍个人能力发挥的门槛,随着整个现代文明的基础建设,都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个人有一台智能设备连到互联网上,他就能够建立与全世界的连接,这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获得前所未有的话语权。
  当这样的个人时代到来的时候,对传统的组织、对传统的商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难以想象,但是我们必须重新想象。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
  互联网思维有两个层面。
  第一个是"精神层面",互联网带来的精神内核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就两个东西:一个叫"开放",一个叫"平等",这两者构成了一种新的基因排序方式:去中心化。其实这是过去两百年来人们在政治、社会、文化的变革上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今天通过互联网的力量有可能实现。不是现在,但是在我们这一代人能看到的时间里,它是一定可以实现的。
  第二个是所谓互联网式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两个词,一个是"开源",一个是"平台"。这两个东西互为因果,只有开源才有可能产生平台,也只有产生了平台,开源才有价值。开源的价值在哪儿,我们大家都有感受,如安卓和苹果系统的差别。苹果确实是抓住了更高端的用户,但是你要看到它的份额在不断地被安卓蚕食,安卓本身的进化速度是惊人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安卓是一个开放的、一个开源的模式。当然从广义上说,在应用层面,苹果其实也是一个部分开源的系统。所有基于开源模式的系统一定会战胜封闭系统。并不是说封闭系统会消失,但你的力量会越来越小。
  所以在互联网精神和互联网方法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前两天我终于理解了,到底互联网思维最根本的点是什么?就是我刚才提到的两个字叫作"连接",互联网改变了"连接"的方式。
  互联网思维下的商业逻辑
  当连接方式改变了之后,在我们整个社会当中,当然首先是在商业当中,我觉得就产生两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叫"跨越",就是你不要再相信线性的逻辑了,不要再认为只有在天猫上先开店,开好了才能上微信再开店,错了!一个企业,可以完全跨越在天猫上的运营时间,直接进入微信的模式,这仍然有可能获得成功。这给了好多企业弯道超车的机会,这就是互联网一个最公平的游戏规则。线性逻辑是:你爸是土豪,你才有可能是土豪。而现在即便是我在前一个时代完全错过了,完全没有做过,但是我在后一个时代也完全可以成功。
  第二个关键词就是"跨界",因为人和人之间的连接变了。《浪潮之巅》谈到每几年会有一个浪潮尖上的公司,比如说谷歌,它现在就是这样一个浪潮尖上的公司,但是下一步还是它吗?不一定,有可能变成脸书网。因为搜索的功能现在被大量的人格甄选所替代。
  时代的变化
  有了跨越的游戏规则,有了跨界的方法,这两者相乘就产生了无限的可能。现在我们熟悉的几个时代要素变了。
  第1组变化:商业世界的祛魅和脱媒
  因为连接变了,我们变成了所谓开放平等的精神和开源平台化的运作方法,所以有两个东西让商业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第一个叫"祛魅",大品牌、大公司的最好时代过去了。我们自己就有很多客户是大品牌、大公司,现在实事求是地讲,我出去参加社交活动,绝不好意思介绍我是某某公司的顾问。
  因为在这样一个"祛魅"时代,大公司它只有一个用处,就是用来被讽刺和逆袭的。包括现在科技商业圈里,你都不好意思提联想。并不是说它们是烂公司,而是说它们处在这样一种中心化的位置,就一定是被用来讽刺的。形成超级平台的时间窗口已经关闭,除了这些既成事实的大平台、大公司要经受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之外,未来真正的英雄已经开始变得多样化、去中心化。更多的中小公司以及非常多的小而美的商业形态形成了一个集群。
  第二个就是"脱媒"。咱们做银行客户的人都知道,银行业当前压力最大的一件事就是金融脱媒。银行过去大量的时间就是来做中介的。但是现在一旦互联网的"众筹"全面放开,或者说对此有更好的监管法律的话,银行大量的中间业务可能就不见了。
  过去个人要做直接融资,首先就要找银行。但是现在不一定啊,我可以到一个众筹平台上来,说我要做一个事儿,需要500万,我告诉你商业计划是什么。然后因为我这个人有"人格",有"互联网的人格",可以通过大数据来看到我这个人的信用,也可以通过我的社交媒体看到我的魅力,那可能就有人喜欢这个项目,来众筹参与这个项目。一人付1万,500个人就把这个事儿做成了,这对个人来说也是风险极小的一种投资方式。这样的众筹项目会越来越多。这就是一个所谓的"脱媒"现象开始出现了。
  第2组变化:公司形态的变化
  当商业上产生这样变化的时候,公司会产生根本的变化:
  第一是品牌的革命——怎样从"神格"化的品牌变成"人格"化的品牌;
  第二就是用户中心主义。怎么把用户本身纳入到你的公司流程中来,而不是让用户在公司流程外面;
  第三个就是科层结构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未来的公司不会消失,我们拥抱互联网,但是要避免成为互联网原教旨主义者,我个人坚定地相信商业世界不会完全变成基于个人的联合,这个效率是会降低的。科斯的那句话仍然在这里:公司这样一种组织之所以存在,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它能够降低交易成本,这个交易成本往往是因为沟通成本造成的。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交易成本也是有边界效应的,当公司大到一定程度、科层结构复杂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的交易成本就比我从外边找一个自由人、基于虚拟方式来合作的成本要高了。所以我相信未来的公司组织会变成一种所谓的核心加卫星的方式。就是核心的功能、核心的竞争力会留在公司这个架构里面,大量的非核心功能会像小卫星一样在公司周边运转,而且它毫不影响我的竞争力,甚至会提高我的竞争力。
  第3组变化:个人层面的两个"返祖"现象
  第一是重回部落。五千多年以来我们一步一步走出了部落,经过几千年的过程,走到城市里面来,变成一个小蚂蚁。现在我们可能要一步一步回到部落环境了。为什么呢?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当你们处于比如说微信的群组、QQ的群组,或者豆瓣、知乎上面的时候,你的表达方式、你的活跃程度、你和那些网友的紧密程度一定超过你和你的合伙人的紧密程度,那就是部落,是基于互联网的、由虚拟人格所结成的部落。这种部落更多是基于兴趣、爱好、价值观所形成的。这种共同价值观的强度甚至会超过一个公司、一个封闭组织的价值观。
  第二,我特别提醒未来也是一个重回口语的时代。人从口语时代进入文字时代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大量的文明因此传承下来。而现在是一个重回口语的时代,因为我们信息泛滥,而随着网速的加快,口语、影像传播成为一个具有极低门槛的传播方式。
  因为现在的人群中大家关于商业、关于公司、关于管理的常识和共识是有巨大差异的,只有在口语沟通过程当中才能够拉平这种常识,尽快达成共识,这一点通过文字是很难实现的。因为每个人的理解能力和信息背景不一样。但是在口语沟通当中,我可以来测试你的常识在什么地方,然后填平这个常识的沟,这有利于我们尽快达成共识。因此我这里所强调的重回口语并不是你能熟练地骂"你大爷"这种口语,而是能够在表达上发动"降维"攻击,把过去由于"术语霸权"所形成的那种专业腔,净化为人人听得懂的表达方式,让你的表达更易于接收、更易于交互、更易于普及。
  本文作者脱不花,原北京仁慧特智业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罗辑思维首席执行官。文章节选自《社群经济:移动互联时代的生存哲学》
  中信出版社,2015年7月
网站目录投稿: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