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强思政课内涵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技工院校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技工院校思政课现状的分析与探索,提出加强思政课内涵建设的途径与方法,为技工院校加强思政课内涵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思政课 内涵建设 途径与方法 技工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立德树人,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是技工院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技工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思政课作为技工院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其内涵建设直接关系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质量问题,也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一、加强技工院校思政课内涵建设的必要性 (一)思政课是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主渠道 2020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和领导权,是技工院校的一项根本任务。思政课是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主渠道。丰富思政课内涵、提高思政课实效,是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关键。 (二)思政课是引领学生形成"三观"的思想课 技工院校的学生正值青春期,思想变化大,可塑性强,是"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思政课是学生的思想引领课,思政课教师是学生的人生引路人,是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教师。加强思政课内涵建设,打造一支优质的思政课师资队伍,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使他们思想日趋成熟,在大是大非面前更善于明辨是非。技工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职业技能的同时,更要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思政课内涵建设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当前,技工院校的学生数量一定程度上在不断增加,但學生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欠缺。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劳动力缺口大,各行各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技工院校培养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我国产品制造的主力军。同时,技工院校也是培养"工匠精神"的摇篮,需要思政课发挥思想教育、引导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技工院校思政课存在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技工院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工院校重视程度亟待提高 与专业课相比,无论在师资配备和实力上,还是在课程设计和要求上,技工院校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都不够,对学生的思想建设重视的程度也不够。近两年,从中央到地方,对技工院校思政课重视程度和要求都在提高,推动技工院校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然而,有些技工院校对思政课仍只是停留在表面,应付一些表面工作,并没有落到实处。 (二)师资队伍结构需要优化 思政课教师队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名师优师缺乏。因长期以来不够重视对思政课教师的培养,尤其是技工院校缺乏培养、打造思政学科带头人的氛围,更缺乏在思政学科类有权威、有影响力的人才。二是科班出身的教师缺乏。技工院校思政课教师大多不是思政专业毕业,科班出身的思政教师是少之又少。三是有编制教师占比不高。一些技工院校因为编制紧张,有限的编制多用于引进专业课老师,思政课教师中在编教师较少,占比较低。合同制教师因没有编制,流动性大,稳定性差,致使教师队伍质量受到影响;四是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思政课教师不同于专业课教师,行业内几乎没有思政课竞赛,思政教师的成绩不如专业课教师体现明显,思政课教师"默默无闻",学校缺乏激励机制,导致思政教师积极性不高,缺少获得感和成就感。 (三)教材内容未能与时俱进 技工院校思政课教材内容是否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也是影响思政课授课效果的重要原因。一些地方思政课教材内容陈旧,不能与时事内容同步,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总是"老面孔""旧面孔",学生看了没新意,"感兴趣"更无从说起。 (四)授课形式亟待创新 教师采取的授课形式直接影响学生上课"抬头率"。一些教师还是采取以往的"一支粉笔一本书"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根本没有兴趣;尤其一些老教师,电脑操作不熟练,不能运用"互联网+"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学生不愿意听课,"抬头率"不高,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五)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技工院校的一些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不爱学习,思政课对于他们来说更是枯燥无味;他们在思想上认为思政课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工作和生活并没有多少用处,因此可听可不听,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三、加强技工院校思政课内涵建设的途径 (一)思想上重视要落地有声 技工院校思政课是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为学校立德树人发挥着重要作用。技工院校从校(院)长到分管教学副校(院)长再到普通教师,都应提高对思政课的认识,并把这种认识落到实处。从师资队伍建设到课程设置,再到授课形式、评价方式,都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思政课授课效率。让学生发自内心感受到思政课并不遥远,也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国家日益强大是每个人奋斗的结果,感受到四个自信,让爱国情怀内化于心,努力学习,成为国家需要的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二)加强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 思政课效果,与教师队伍质量息息相关,思政课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应不断提高。 1.思政课教师队伍要"专" 一是政治思想要"专"。思政课教师必须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有强烈的育人责任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示范、教育、引导的作用;教师如果思想理论不过硬,责任感不强,在课堂上信口开河,不注意自己的影响力,政治思想不"专",就不能胜任思政课教师一职。二是知识要"专"。思政课教师也是专业教师,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重要作用;应具备有系统的、丰富的专业知识,全面系统地了解、掌握思政课,这样才能上好思政课,做学生的人生导师。 2.思政课教师队伍要"精" 一是要精益求精。在很多人看来,思政课政治理论性强,都是大道理、大言论,枯燥乏味,与自身关系不大。要想改变学生的看法,教师首先要摒弃上述观念。教师对学问要有钻研精神,要有追求真理、耐得住寂寞、精益求精做学问的精神;要认真研究如何树立学生的新思想、新观念,如何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让学生乐学、教师乐教。 二是队伍要精干。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能有效地提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要用相应的政策引进人才,用良好的薪酬待遇、编制待遇、晋升渠道等政策引进高质量的教师或教学带头人。要用多种方式培养人,优秀的教师是培养出来的。学校要多种方式、多管齐下、持之以恒地培养教师,用"以老带新""学徒制"方式培养新教师。用"听课""磨课"和"研课"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训教师,帮助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高认识。要用科学的考核机制激励人,建立科学、适用的考核机制对师资队伍建设非常必要。"哪里需要考哪里",考核是指挥棒,同时考核也是动态的,不断调整的。技工院校要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针对师资队伍中的薄弱环节,以及技工院校认为有必要提高的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另外,合理运用考核结果也非常重要。针对考核结果,及时进行反馈、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使整个考核形成闭环,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师队伍才能优胜劣汰,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才能形成一支精干、高效的教师队伍。 3.思政课教师队伍要"实" 思政课教师要有平凡之心,要有实干精神。思政课是基础课,属思想领域课程,又是日常人们观念中的"政治课",其效果在短期内不易显现,也没有较为直观的评价手段,不能像其他专业一样,年年有竞赛、常常出成绩。思政课教师往往是"付出不见少,成绩不易见"。因此,思政课教师要有"十年磨一剑"的信念,拥有一颗平常心,用实干精神对待自己的教学和工作,只问耕耘,收获便会"不期而遇"。 (三)教材内容不断创新 教材内容对提高课堂效率有重要作用。首先,教材内容要与时俱进。要不断结合时事,充实、更新教材内容,如国家方针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家大事,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其次,教材内容要"接地气"。一方面,要把本省、本市发生的、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典型事例渗入教材,让学生感受到优秀事例就在身边;另一方面,要把"大国工匠"精神典型纳入教材,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认知教育,使学生清楚认识到社会需要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再次,教材要具有针对性。思政课教材要根据技工院校学生的年龄阶段和成长阶段,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需求和认识水平,确定学生在技工院校5年或6年的时间里,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待他们走出校门时,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使学生在不同的階段接受相应的教育,提高教材的"针对性"。 (四)课堂内授课形式要多样 要善用"互联网+"模式,充分利用网络,使授课形式生动有趣。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学生是网络原住民,网络对他们的吸引力远远超出粉笔和黑板。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喜好,把授课内容巧妙地和网络融合,如用翻转课堂、慕课等形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另外,授课内容要不断穿插近期发生的新闻时事和典型案例,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见解,一方面让学生多了解国家大事,另一方面也能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想法,及时纠正和提高他们的认知。 (五)课堂外授课注重"体验" 要充分利用课堂外的实践教学、体验教学,使思政课多姿多彩,吸引学生,提高实效。用"请进来"的方式,如请世界技能大赛金牌获得者给学生开讲座,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请行业内杰出代表人物,如最美交通人等,给学生讲课;组织学生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宣讲团讲座等。用"走出去"的方式,如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参加烈士纪念活动、结对帮扶贫困学生等,将思政课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正能量,从实践中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 (六)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 科学的考评体系对思政课建设有着导向和激励作用。其一,考评体系要科学合理,起到"指挥棒"作用。对学生思政课授课效果的考核,一方面,要考查学生对思政概念的理解、记忆情况,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另一方面,要考查其实际应用能力,对周围一些事情的认识,以及在日常行为中的表现等。其二,考评体系要动态管理。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适时调整考评内容、结构和分值比例,以便考评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情况。 思政课的内涵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思政课的授课效果,也就直接关系到技工院校学生的思想内涵和意识形态。技工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必须牢牢抓住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和领导权,保证"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质量,因此搞好技工院校思政课内涵建设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王芳,新时代技工院校思政课教学困境分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12). [2]郭棋叶.试论技工院校德育课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J].中国培训,2017(5). [3]龚兵.浅谈中等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思想政治课的价值思考[J].科教文汇,2018(8). [4]刘旋,周其明.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理论内涵[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5]李娜.提升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亲和力、针对性的路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7). [6]刘存玲.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四个维度[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