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聚焦三联阳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全球化、社会网络化、生活智能化趋势显著,人们生活节奏快、目标要求高、竞争强度大,导致个体心理、社会心理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然而,人们的奋斗目标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需要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因此,在社会心理服务大框架下实践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
  2012年9月以来,笔者所在学校按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基于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全面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转向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服务,从以心理问题为导向转向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因此,学校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原则,提出"聚焦心理发展,家校社联动,造就阳光人生"的心理健康服务核心理念。经过8年实践,形成了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以认识自我、学会学习、和谐交往、情绪调适、生活适应、就业择业为内容,以家校社联动为途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聚焦心理发展,优化两大阵地
  近年来,对学校每年入学新生的中考成绩、学习和行为习惯以及家庭状况进行的调查表明,学生存在"学习成绩低、学习动机低、自律能力低、家庭幸福指数低"的四低现象。具体表现为:学生入学成绩平均总分只占满分的52%至55%之间;入学后,大多数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兴趣不高,沉迷网络游戏;部分学生不遵守纪律、行为自由散漫,不服管教;家庭出身中单亲、离异、重组、空巢等特殊家庭占比在35%左右,这些特殊家庭出身孩子的心理异常情况比一般家庭比例要高。面对这一严峻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首先,学校以课程体系为抓手,制定必修课程、心理辅导课程、选修活动课程的课程标准,巩固课堂主体地位。其中必修课程涵盖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悦纳自我和健康成长、和谐关系和快乐生活、学会学习和有效学习、提升职业心理素质五大主题。课程采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俞国良主编的中职教材,教学内容符合中职生身心发展特点,包括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职业适应等内容,运用任务驱动、情境创设、问题探究等议题实施教学。心理辅导课程分为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正在开发《中职生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活动手册》。
  一方面,面向全体学生,学校开设由心理普测、专家讲座、线上线下心理健康知识传播、案例讨论分析等组成的选修活动课程,开展既有预防性又有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意愿,每年开展一次心理普测,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结合3·15、5·25、9·30、12·13等重要日期,开展心理健康系列活动,定期开办以青春期、心理调适、珍爱生命、法治案例等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讲座。每学期与检察院合作出一期《花季关护报》,每周出一期《生命教育简报》,普及心理安全和法治知识。
  另一方面,面向个体学生,构建心理咨询和辅导平台。学校高标准建设心理辅导站,配有数量足够的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针对心理困惑或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每天晚上安排专职心理教师在心理辅导站值班,进行个性化心理咨询和辅导;开通倾诉热线,倾听学生诉求,减缓其心理压力,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加强跟踪指导服务,为每位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详细记载了心理辅导的过程、效果和评价。
  学校以基地建设为载体,打造开放式、体验式的活动主阵地。检校共建"花季关护" 工作室,法治文化中心建有面积为880平方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场地,包括个人心理辅导室、团体辅导室、沙盘游戏区、心灵陶冶区、"激情释放"宣泄区、青春健康图书阅览区、健康防护品展示区以及集电子阅览、心理测量为一体的网络视听区,茶道、咖啡吧、民乐、瓯乐、电声乐、铜管乐和跆拳道训练馆等放松场所,布局合理,设备先进,设施齐全,功能完备。
  二、家校社联动,共建教育机制
  心理辅导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学校高度重视心理辅导培训工作,定期对任课教师、家长、社会相关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与实务培训,搭建起家庭、学校和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的立交桥,建立"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师生联心。心理教師遵循心理发展和教育规律,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心理辅导工作室,开通倾诉热线,向学生提供发展性心理辅导和个性化帮助。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
  家校联盟。学校通过举办家长学校,线上线下开设青春心理课堂、亲子关系讲座等形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加强亲子沟通,引导家长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养成,以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学校组织百名教师走访千户家庭,并通过周四打表扬电话等方式传播好声音,向家长提供促进孩子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助他们共同解决孩子成长中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
  社校联动。学校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大数据建立每个学生的活动信息库。与检察院共建"花季关护"工作室,检察官定期进校园和家庭走访,与老师、家长共同陪伴关护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帮助问题学生转变,同时接受校外涉罪未成年人入校帮教挽救任务。学校与卫健局共建青春健康俱乐部,开设青春健康PLA课程;开发《青春健康活动手册》;开展预防艾滋病、拒绝毒品宣传,引导女生自我保护,开辟青春期性防护品展示栏,让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性防护用品。与红十字会共建生命救护基地,针对每届高一新生,邀请红十字会专业培训人员开展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和处理能力。与团市委共建志愿服务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品质。与学生家庭所在社区与实习企业建立信息互通制度,了解学生在家、在企业的心理状况,发现异常及时交流沟通。
  得益于社校联动,学校开设了丰富的心理选修活动课程,包括全员生命急救培训、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和青春健康心理讲座等,并开发了《心理健康活动手册》和《中职法治教育读本》校本教材。
  三、评价多元多样,造就阳光人生
  指向"阳光"这一核心指标,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立足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创新多主体、多样化的心理健康评价体系。
  其一,评价主体多元,即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和企业相关人员从不同视角进行评价,有利于形成育人合力。
  学生自评和互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自画像、心理情景剧等方式,互相交流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性格,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学会自我认知,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就业打基础,做到扬长避短。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坚持肯定为主、批评为辅的原则,针对学生的特点,推行阳光卡奖励。每学期开展诚信、友善、劳动、艺术、体育、阅读、礼仪、进步、7S 和技能十类"校园星星"评比活动,实现由"差评"向"点赞"转变。
  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是建立在家庭活动之中的以正向激励为主导的欣赏性评价和以积极期待为主导的发展性评价。
  社会和企业相关人员对学生的评价,是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实习和就业时,相关方对学生做事的专注度、劳动态度和行为以及社会适应性和人际交往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不断矫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
  其二,评价形式多样化,即课堂考核与活动评价贯通,定量与定性结合,结果与过程结合。
  学校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做到定量和定性评价有机结合,让学生都能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在学校层面,采用阳光卡激励、星星评比等手段,培养阳光学生。在班级层面,建立学生心理发展档案,设立心理观察员,实时了解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同时,做到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即充分考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精神气质、创造能力、参与度、理解和感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提高与人合作、人际沟通的能力。
  四、8年心育实践,生师校共赢
  经过8年的实践与检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内容、途径和评价有重大创新,形成了学生、教师、学校共赢的良好局面。
  第一,学生自信自律,迈向出彩人生。据统计,近3年,相比新生入学当年心理普测,入学1年后心理普测的结果,异常情况的比例由39.8%、32.3%、26.3%,分别下降到33.5%、28.2%、22.1%,学生的心理品质明显改善。2012学年至2019学年,学生违纪现象明显减少,学生违纪比例由16%下降到0.5%,自信心和自主能力大幅提升,参与校园保洁、团学联、志愿服务自主管理人数比例由22.3%上升到80.1%,人均获阳光卡由0.73 张上升至6.18 张;经典诵读自律性好增加49.5%,自律性差下降27.3%。且学校无重大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发生,也没有发生过自杀等极端事件。
  自信自律带动了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大发展。近三年,学生中级工获证率年均95%,专业课统测合格率年均96%;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24金26银23铜,培养了1个全国技术能手、3个省技术能手;师生作品获6项发明专利;在省、市职业技能大赛中,获457个奖项。学生素养行为与企业员工标准同步,企业争抢毕业生,就业率100%。通过点滴改变,奠定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赢得了众多企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第二,教师专业成长,科研成绩突出。学校配有4位心理学专业本科学历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并纳入教师培训计划,定期进行轮训,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定期组织校长、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分批次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訓。目前4位专职心理教师均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其中一位教师进入宁波市青春健康教育师资库。任课教师心理健康C证持证率从过去的11%上升至现在的80%,其中两位教师持有心理健康B证,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相关成果申报人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宁波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宁波市教科研课题三等奖1项。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在期刊上发表3篇,曾获全国一等奖1篇、省级获奖2篇、宁波市级获奖14篇、慈溪市级获奖12篇。编写《花季关护报》45期、《生命教育简报》10期。拍摄微电影2个,其中《春雨》获省三等奖。
  第三,学校品牌影响力提升,领衔职教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地被评为全国青春期教育示范基地、上海心理健康热线心理示范基地;省德育品牌项目、省一级辅导站、省红十字会达标校、省2020年100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建设项目;宁波市中职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宁波市德育先进集体、宁波市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基地等荣誉。学校心育实践得到部级领导、分管教育副省长、中国工程院胡思得院士、中国教科院专家团队等的高度评价。办学经验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德育》《德育报》《浙江日报》《宁波日报》以及新华网、人民网、央广新闻等媒体上宣传报道,省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先后接待上海、江苏、贵州等全国各地170余批考察团学习交流;慈溪市教育局先后两次在学校召开现场会,心理健康教育基地成为全市中小学学习的样板。
网站目录投稿: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