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李阳 摘要:工匠精神既是中职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应然诉求,也是现代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现阶段,作为中职院校应该将工匠精神教育贯穿于学生日常管理的全过程。对于中职工匠精神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的融通性不能泛泛而谈,也不能随意为之,而是应从班级管理、行为习惯养成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着手和使劲,实现工匠精神教育的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 关键词:中职;工匠精神;日常管理;融通 工匠精神是工匠执着专一、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意志体现,也中国制造走向中国精造乃至中国创造所必需的一种社会精神品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工匠精神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来说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从而也推动了我国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基于此,中职学校就需要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确保工匠精神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的融通性。 一、中职工匠精神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融通的意义 中职工匠精神教育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包含了诸多环节,其中学生日常管理是中职工匠精神教育实施的基本途径。也可以说,学生日常管理是中职院校实施工匠精神教育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学生日常管理对于学生能否正常学习、能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能否养成现代工匠所具备的品质至关重要。中职学生日常管理所提倡的严谨求学、尊师重教等精神都属于"工匠精神"的内涵所在。学生日常管理需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帮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养成践行工匠精神的行为习惯,要求学生遵规守纪,能够认真学习、认真生活、认真对待每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形成自我监督、一丝不苟、追求上进的品德,这些都与工匠精神教育不谋而合、相互通融。与此同时,只有抓好日常管理,确保各项制度、工作、活动到位,才能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有序、严谨求实的校园氛围,通过相互感染、相互激励、相互促进,来实现中职工匠精神教育有效持续地深入和推进。所以说,确保中职工匠精神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的融通性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二、中职工匠精神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融通的策略 1、抓好"班级管理",实现工匠精神的点滴教育。如果说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小型社会,那班级就是一个家庭。一个班级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整体价值观、行为习惯以及学习风气的形成,在中职学生日常管理中,不难发现不同班级的学生在职业素养、精神面貌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所以,班级管理对于工匠精神教育的影响非常大。作为中职学生,他们多数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对工匠精神也比较陌生。那么,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一方面,班主任应该积极开展工匠精神教育的班级活动。利用晨读、班会、自习等时间引领学生展开对工匠精神的学习和讨论。可以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关于工匠精神描写方面的书籍、网站、视频,鼓励学生多阅读有意义的文章。同时,可以多给学生讲解当前行业环境,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作为班主任,应该与学校、其他学科教师、社团组织以及宿管、教官等中职学生日常管理的主要力量形成"合力"。在学生的行为习惯、纪律养成、态度纠正方面严格督促,并且可以将工匠精神品质作为学生思想道德评定与学业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与此同时,在班级管理制度上融入工匠精神教育内容,实现工匠精神教育由小到大、积少成多、水到渠成的班级教育效应。 2、重视"行为习惯",实现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中职学生在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上存在很多问题,有的中职院校不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导致学生穿奇装、留怪发、逃课旷课、上课玩手机、睡觉、抄袭作业、下课泡网吧、喝酒、抽烟等不良行为屡见不鲜。这种轻人格品质塑造的教育与工匠精神教育格格不入,学生缺乏自律意识、责任意识和上进心,又怎能在将来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严谨求实,为此,在学生日常管理中,所有参与管理的人员都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用正确的方法和严厉的手段来督促学生养成符合工匠精神的人格品质。一方面,要高位引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思想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行为习惯,思想政治教育是引领学生养成正确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为此,中职院校在学生日常管理过程中,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思想认识状况,耐心地帮助他们解决升学、就业、交际等方面的认识困难,同时将工匠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重要专题之一,可以邀请本校有经验的教师或者企业代表来进行实例讲解和演绎,让学生明白何为工匠精神,自己应该怎么做,进而从内心灵魂深处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点燃学生践行工匠精神的决心和信心。另一方面,要低位引导,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对于平时的班级和宿舍管理、纪律管理、卫生管理到实训实习、岗位历练管理,都应该立足于学生行为表现,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督促学生踏踏实实、實事求是、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养成认真的态度和精细做事的习惯。此外,中职院校还要构建规范合理的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机制,将工匠精神教育与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有机地统一起来。 3、营造"校园文化",实现工匠精神的熏陶教育。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力量不容忽视。在学生日常管理中,校园文化建设一直都处于关键地位。中职院校应该将工匠精神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的营造中,突出工匠精神品质。中职院校应该积极利用校园媒体宣传平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工匠精神"的宣传教育,借助校园广播、橱窗、校报以及演讲比赛、辩论赛、文艺表演、体育竞赛等各项活动载体来渗透工匠精神,让学生耳濡目染,达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效果。例如以"严谨求实"、"追求卓越"、"吃苦耐劳"等等这些与工匠精神教育相关的主题为抓手,开展一系列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技能比赛等活动,来营造一种良好的宣传教育氛围。 三、结语 除了要掌握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外,工匠精神也是中职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只有一丝不苟、认真严谨、追求卓越,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实现自我价值。可以说,工匠精神是当代中职学生走向社会、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中国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为此,中职院校应该将工匠精神教育融入到学生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合格的"工匠"。 参考文献 [1] 张捷树.中职学校培育工匠精神的问题与对策[J]. 当代职业教育,2017(01). [2] 卢敏月.新时期中职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发挥与培育[J]. 职业,201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