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之人有三病:其一,浮慕时名,徒为架上观美,牙签①锦轴②,装潢衒曜,骊牝③之外,一切不知,谓之无书可也。其一,广收远括,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不事讨论,徒涴④灰尘,半束高阁,谓之书肆可也。其一,博学多识,矻矻⑤穷年,而慧根⑥短浅,难以自运⑦,记诵如流,寸觚⑧莫展,视之肉食面墙⑨诚有间矣,其于没世无闻,均也。夫知而能好,好而能运,古人犹难之,况今日乎! (《五杂俎》) 注释①牙签——用象牙制成的书签。②锦轴——指古书函套裱以有花纹的丝织品。③骊牝(lipin)——外表。④涴(wo)——玷污。⑤矻矻(kuku)——勤奋不懈的样子。⑥慧根——佛家语。指天赋的聪明才智。⑦运——运用。⑧觚(gu)——古代写字用的木板。寸觚莫展,是指对于学问毫无发挥。⑨面墙——面对墙壁什么也看不见。 赏析按一般常理而言,一个人不好名,不好利,唯独好书,这似乎还是有见识的。但好书竟然成病,则只有像谢肇淛这样的知名藏书家、文学家能够窥破其成病之由。虽然时过境迁,他所批评的时弊到今天仍然很有价值。 这绝非套话。记得一张小报上登载的类似笑话的一则新闻:某君新婚,室内装饰、家具都极为新潮,尤惹人注目者乃一合金钢质书柜里一列列耀眼的豪华本精装书,此君还对贺喜的诸友夸耀说,我最喜欢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莎士比亚的这一套。其不学无术、信口开河,徒为自己招耻惹笑还洋洋自得,岂不令人为之悲哀!此君之好书真可谓谢氏批评的"浮慕时名,徒为架上观美"的当代代表人物了。他对书的所谓爱好,不过是装点门面,借以卖弄。此种人真是"谓之无书可也"。 至于害了"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为上之病者,同样不懂得好书之真义。好藏书乃是为了多读书。就像一位名人曾说过的,如果一个人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这是表明一个人靠自己的直接经验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世界上中外古今一切有价值的好书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每个人都必须通过阅读来获取间接的知识,以增长见识。如果只求藏书多多益善,但一律束之高阁,并不问津,这和时下卖酒的宣传广告倒颇为合拍,所谓"醉不在酒,醉在拥有"。只要酒买得越多,不喝似乎也就醉了;同理,只要拥有的书越多,不读似乎知识也有了。这岂不真正成了"书肆"! 当然,读书不是目的,读了要消化,更要运用、发挥,所以谢氏对第三种人的批评就更深刻。这种人真好书,也真读书,且"矻矻穷年"、"记诵如流"、"博学多识",不可谓不用心也。此种人虽和浅陋不学者有别,但不能运用,更说不上有创见,不过是记了一肚子死知识的活书柜,于世又有何补益?谢氏本人既是好书的藏书家,又是有真才实学的学问家。他于阅读中自有独特的体会。他的《<金瓶梅>跋》,其观点之新颖、论述之全面,可谓同期作家评《金瓶梅》的权威之作。道学家们都将《金瓶梅》嗤为"淫书"之时,他却称道其为"稗官之上乘,炉锤之妙手",赞赏其对世事能"穷极境象,駴意快心",对人物之描写则"不徒有其貌,且并其神传之",足见其功力与胆识。谢氏一生好书,读书,著书立说,时有创见,所以他不仅能批评好书的时弊,更能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提出"知而能好,好而能运"的十分有见地的观点。<!--金瓶梅--> 全文不到二百字,但能层层深入揭出好书之病,并提出不要死读书的精辟见解,且用词精当、生动,三种害好书病者的特征活现。这正是谢氏博览群书,功底深厚又能运用自如独抒己见的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