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中小学校园里,下课铃声一响,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就会响成一片。可如今,很多中小学校和老师不允许学生课间外出玩耍,甚至不允许学生课间在教室大声说话、疾走,课间往往安静如上课。"安静的课间十分钟"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0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5.2%的受访家长称身边中小学"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现象普遍,且在小学中最为突出。 课间十分钟,目的是让学生身心得到放松,大脑得到休息,精神得到调整,在40分钟紧张的课堂生活之后,让孩子走出教室,步入校园,尽情地奔跑,自由地打闹,开心地说笑,以蓄势待发,精神饱满地迎接下一节课的到来,这才是教育的常态,才是学生应有的状态。 然而,现如今的校园多了几分安静,却少了几分热闹。课堂上,学生端正坐好,聚精会神,课间依然不出教室,不跑不跳,不吵不闹,安安静静。教室里"入室即静"的标语,校园里"不准打闹"的禁令,"红领巾监督岗"冷峻的目光,教师明确的要求,让原本活泼好动的孩子变得异常安静,成了"老态龙钟"的小大人。 孩子就是孩子,童年就是童年,人的童年只有一次,孩子的小学时代,不仅仅有读书写字,更应当有快乐的回忆。中学时代,繁重紧张的学习压力,学生顾不上玩耍也就罢了。如果小学时代就追求这样的"安静",是否剥夺了孩子作为孩子应有的权利呢?是否会让孩子的童年失去值得回忆的记忆呢? 从学校管理角度来讲,管理者与教师当然希望孩子一天到晚都是"安静"的,这样就不用劳神费力,不用担心安全事故,不用提醒孩子进班,更能保证孩子拥有更多地时间去读书学习,提高学习成绩。但是,教育不能仅盯当下,仅盯眼前,而应着眼孩子的未来,放眼孩子的人生。 孩子在学校,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文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教育生活应当是丰富多彩的,孩子之间的交往也是丰富多彩的教育生活中的一部分。课间十分钟,孩子们动起来,跳起来,疯起来,才能让体质更加强健,让性格更加开朗,让生活更具情趣。孩子们在课下交往中也将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学会交往的方法与技巧,这都是书本无法学习到的内容与知识。 学校不是工厂,教育不是限制,好的教育要让孩子获得自由地发展。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限制学生打闹的权利,一味追求学生的安静,在让教育者省心背后,却恰恰丢失了教育的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