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墓可按图索骥社员墙悲壮名气大 魏有名 拉雪兹公墓位于法国巴黎东部,占地44公顷。公墓划分为97个墓区,已经安葬了上百万人,是巴黎最大的公墓。 12世纪时,拉雪兹公墓所占的土地是巴黎主教的领地,种着蔬菜、谷物和葡萄。1626年,耶稣会获得了这片土地的所有权,人们称其为"封闭的路易山"。1762年,耶稣会被解散,"路易山"也被拍卖。后来,号称"太陽王"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宠信的拉雪兹神父获得了这片地,人们便用他的名字称呼这块地。1804年5月,这块地正式改为公墓地。 第一位安葬在拉雪兹公墓里的是一名警察。拿破仑在位时宣布,公墓不得拒绝任何要求来此安葬的人。随后,墓地为了扩大知名度,开始广告宣传,不断将名人的遗体迁葬到拉雪兹公墓。 现在,拉雪兹公墓不仅是一座墓葬博物馆,而且已经成为巴黎的一大景点,吸引不少游客来此一睹欧洲墓葬风情。学绘画和雕塑的人频频来此临摹、摄影。 拉雪兹公墓有多个出入口,在每个入口处都立有公墓平面图,标注了各个墓区和名人墓的地点。在标出的106个名人墓中,有法国和其他国家的政治家、科学家、作家和演员等。游客若想拜访某个名人墓,只需花1.5欧元买一张导游图,便可按图索骥。 名人墓大都十分简朴。波兰著名音乐家"钢琴诗人"肖邦的墓坐落在一个小坡上。1831年,肖邦来到法国定居。后来,他结识了比自己大6岁的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甜蜜的爱情给肖邦带来了无限的创作灵感。1847年,两人关系破裂后,肖邦因心情忧郁,创作力衰退。1849年,年仅39岁的肖邦因肺病在巴黎逝世。在肖邦墓低矮的墓碑上,有一个怀抱小提琴、沉浸在忧伤中的少女雕像。雕像寄托着人们对天才大师的惋惜和哀悼。 《国际歌》歌词的作者欧仁•鲍狄埃的墓在95区,墓碑很特别,形状如一本打开的书。"书页"的左边刻着鲍狄埃的生卒年(1816-1887),右边是国际歌歌词:"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大门乐队主唱吉姆•莫里森在美国成名后,为了逃避丑闻、官司的纠缠,1971年3月带着女友从旧金山来到巴黎定居,寻求梦幻般的艺术家生活。同年7月,莫里森因心肌梗塞在寓所的浴缸中猝死,4天后被安葬在拉雪兹公墓。此后,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歌迷来到莫里森的墓前凭吊。 在拉雪兹公墓安葬的名人还有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英国作家王尔德、美国舞蹈家邓肯、歌剧《卡门》的作者比才等。拉雪兹公墓里还葬有华人,祖籍有温州的、上海的。 拉雪兹公墓除了名人墓地吸引游客,它的围墙也是游客参观的必到之处。 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5月21日,为了保卫公社政权,巴黎公社的社员同凡尔赛政府军展开浴血奋战。5月28日,147名公社战士在拉雪兹公墓的围墙下高呼着"公社万岁"的口号英勇就义。 社员墙是拉雪兹公墓围墙的一小段,是巴黎公社社员壮烈牺牲的地方。这堵墙高约2米,墙外是居民住宅区。在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后,现在墙上已经看不到当年槍林弹雨的痕迹。墙上镶嵌的一块白色大理石板已呈灰色。 拉雪兹公墓里安葬了很多平民。其实,人们只要付得起钱,就可以在公墓中选择墓穴安葬。有不少家族买上一大块墓地,修建小屋、亭台或地下室,将家族中逝去的人集中安葬在一起,使他们能够在"另一个世界"享受天伦之乐。那些买不起墓地的人可以买一块存放骨灰的地方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