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探春的改革只是贾府灭亡前的回光返照吗


  熙丰秉政遗恨多----探春持家
  红楼人物
  读红每次遇到探春的时候,心里有说不出来的高兴。最喜欢探春了。
  ‘玫瑰花’是探春的诨名,也有人叫她‘多剌玫瑰’,多么美丽的花呀,探春是应该配的。探春生得美丽,稳重、大方而端庄,她有思想、有知识、有才能、也有心机,精明、能干,擅决断,处事果断,一个庶出小姐,却得正房太太王夫人的内心喜欢,这个"多剌玫瑰"真了不起!
  每读到探春的时候总是翻回到第五回,想象着关于探春的画:‘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再读一读关于探春的判词和曲词: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分骨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再配上王立平的音乐,心里总是有说不出的酸楚!
  总感觉探春的远嫁虽然是悲哀的,但她自己的家庭是幸福的。我总是把探春想象成王昭君,昭君是美丽的,昭君绰约的‘意态’连皇家画工‘毛延寿’都‘画不成’,然而在汉宫却没得到恩爱,汉帝狠心地把她嫁给了单于用以和亲,但是单于对昭君却是百般恩爱,于是王荆公说:‘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贵在相知心!’希望探春能有个美好的家庭,丈夫是个高才,且知疼知热,与探春相亲相近,举案齐眉!
  除了巧姐不太明显之外,在前八十回里,每个金陵名钗都有一段辉煌精彩的事件和时段,‘兴利除宿弊’是‘敏探春’最精彩的时刻。
  王熙凤生病期间,王夫人将家中琐碎之事全交给李纨和探春管理,而李纨是一个‘尚德不尚才’的人,真正起管理作用的还是探春。探春管理家政有其自己的方式和特色,就是继承而革新,依理护利,见善思齐,除弊节流。
  探春上任伊始,就遇到了非常棘手的麻烦事,赵姨娘的弟弟赵国基死了,赵国基是荣府的家生奴才,探春并没有念及亲娘舅这层关系,依照祖例发给了‘丧葬费’,奴才死了,主子家发给‘丧葬费’,这是惯例,探春继承了这一祖制,执行的很果断,毫不顾念亲情,在赵姨娘来搅闹的时候也没有动摇,而是动之以情,说之以理,决不破例,可见探春在继承祖制上是很坚决的,她是依照当时的‘理’来维护荣府的‘利’。
  但是祖制惯例并非十全十美的,良好的坚决继承,弊端坚决革除,当探春发现供‘家学’里爷们上学的八两银子和府里小姐奶奶们的‘头油脂粉’的二两银子都是重叠浪费之后,毫不犹豫的蠲除了,从而为荣府节省了一笔开销!小说只是明写了这两项,估计探春在实际中肯定革除了很多弊端!使荣府的金钱花销得到有效的节流!
  探春很有心计,事事留意,见善思齐。因为孙子作了官,赖大家庆祝了一番,要贾家参加,探春也去了,她有机会和赖大家的女儿的聊天,从中了解到赖大家把自家的园子包出去,除了自家带的花,吃的笋菜和鱼虾外,一年还能剩二百多两银子的情况。于是明白了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道理。趁此主管家政之机,借用赖大家的办法,选些懂行会干的奴才对整个荣府及大观园的园林、花草、稻田等实行大包干,承包到户,但是并没有让一部分人因而先富起来,而是使所有的奴才都得到了实惠好处,这其间虽有宝钗的参与筹划,但大政方针是探春给出的,宝钗只是具体实行了一下。这样一搞,荣府在自家庭院方面就基本上不再耗费银钱了,按照探春的保守的估计,一年还能剩四百两银子,于是荣府的开支出现了一个大的节约。承包到个人,既开源又节流,也调动了奴才们的积极性,这是能人王熙凤想都没有想到的。
  这‘承包到个人’的举措效果如何呢?五十八回到六十回写了一些琐事,其中杏子阴下假凤祭奠虚凰烧纸钱时被制止,柳叶渚边宝钗的丫环莺儿和宝玉的丫环小燕遭到嗔咤以及柳家的被一个看门小厮求丢摘杏子的一番说话等等,都表明探春的这一新举措的效果良好,承包人为了完成任务、为了自己能收获利益而尽心尽职尽责,在任务的逼迫、利益的驱动下,整个荣府及大观园自然地得到了维护和保管,根本不用主子操心,可谓达到了‘无为而治’。
  正是探春用于改革,革除弊端,依理治理,以利驱人,在贾母等要人都不在家时,致使荣府的秩序一片井然,各级奴才都不令而行,尽职尽责,此时探春的管理显得很幽闲。在六十二回里写了一段探春理事的情节,那天是宝玉和宝琴、邢岫烟、平儿等的生日,众位姑娘们都在怡红院,当时探春正和宝琴下棋,
  ‘只见林之孝家的和一群女人带了一个媳妇进来。那媳妇愁眉苦脸,也不敢进厅,只到了阶下,便朝上跪下了,碰头有声。探春因一块棋受了敌,算来算去总得了两个眼,便折了官着,两眼只瞅着棋枰,一只手却伸在盒内,只管抓弄棋子作想。林之孝家的站了半天,因回头要茶时才看见,问:"什么事?"林之孝家的便指那媳妇说:"这是四姑娘屋里的小丫头彩儿的娘,现是园内伺候的人。嘴很不好,才是我听见了问着他,他说的话也不敢回姑娘,竟要撵出去才是。"探春道:"怎么不回大奶奶?"林之孝家的道:"方才大奶奶都往厅上姨太太处去了,顶头看见,我已回明白了,叫回姑娘来。"探春道:"怎么不回二奶奶?"平儿道:"不回去也罢,我回去说一声就是了。"探春点点头,道:"既这么着,就撵出他去,等太太来了,再回定夺。"说毕仍又下棋。’
  简直就是一幅垂拱而治的太平象!
  管理是利益的维护,然而也是利益的适当重新分配,于是就不得不得罪人,蠲除‘学里’爷们的八两银子,其中就有李纨的儿子贾兰,于是李纨的收入就少了一项,后来宝玉对黛玉说过:"不知道呢。你病着时,他干了好几件事。这园子也分了人管,如今多掐一草也不能了。又蠲了几件事,单拿我和凤姐姐作筏子禁别人。最是心里有算计的人。"宝玉和李纨都是不计较的人,但是凤姐虽然此时不想多管事情,但是她是很有心计的人,难免不生嫌怨。
  探春知书识字,文化素质高,凤姐曾说过:"她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她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一层了。"凤姐对探春的所作所为不得不佩服的同时些许有些嫉妒,但是看在探春是姑娘,早晚要出嫁的,不对凤姐构成威胁,凤姐才将探春当作臂膀。
  探春是一个心高气傲的女孩子,非常在意自己的地位和出身,更生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她生活在那个封建等级森严的时代,又是庶出,本来就比别人矮了一个头,她对自己尊严的维护相当地谨慎。害怕别人提她的出身,自己的母亲也不例外。探春无权决定自己的命运,但她懂得怎么样去巩固自己的地位,才有了"我眼里只有老爷太太,旁的任什么我一概不认得。"因此她奉承老太太,讨好王夫人,亲近宝二爷。她希望所有的人都认为她是宝玉的妹妹,而不是环儿的姐姐。第七十四回讲述的抄检事件中,王善保家的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对凤姐嘻嘻笑道:"连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没有什么。"探春顿时大怒,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的耳光。并问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我不过看在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年纪,叫你一声妈妈,你就狗仗人势,┉┉你不该拿我取笑。"这个耳光也是打给凤姐和贾府中的其他人看的,足见她的自我保护意识,但这些无形中就得罪了不少人。
  对探春来说最悲惨的是自己的亲生娘——赵姨娘的不配合和乱滋事端,第七十二回最末赵姨娘在加正面前说宝玉早有了‘房里人’,于是有第七十三回小鹊的报信,使宝玉要连夜读书,预防贾政的考察,晴雯借机让宝玉装作被唬而精神恍惚,本想骗贾政,却惊动了贾母,于是贾母一怒亲自管了一回家政,查出家奴们夜间赌钱的事情,探春此时作了汇报,然而却遭到了训斥,只得‘默然归座’。这里贾母似乎对探春有了意见。接下来凤姐的抄捡大观园、王夫人驱逐晴雯的一系列事情都含着探春失去信任一因而权利渐渐变空,探春渐渐的不再管理了。
  这是探春的悲哀,探春的无奈,探春的尴尬。这些我最不愿看到,但是却无奈。最后曹公只好安排她远嫁,探春远嫁应该是曹公真地不愿意伤害这位卓越的管理者!
  探春对衰败的贾府也进行了系列的改革,但她的力量毕竟有限,也无济于事。试想,探春蠲除的弊端、承包出大观园及荣府的园林,一年下来最多也就节省三千两银子,但是荣府为了维护元春在宫中的地位,被太监讹诈,一次就拿出两千两银子,而且这讹诈是不定期而来的,此外爷们在外挥霍无度,内部争权夺利而互相倾轧,家里早就自杀自灭起来了,虽然探春也早有预见,阐述过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由于没有人重视,贾府这座大厦最终倾倒是必然的,探春的管理,探春的改革只是贾府灭亡前的回光返照。
  王安石在北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的进行了系列的改革,为了振兴国家,深得皇帝的支持,可惜用人不当,自己也‘拗’,因而改革归于失败,北宋不久灭亡,探春在荣府里也做了系列的改革,虽有宝玉的赞赏,却没得到贾母、王夫人的深深信任,改革也归于失败,两种改革都是遗恨多多,幽思难忘!
  然而探春是一位可亲、可敬、可慕的奇女子。她以一个庶出小姐,能够在贾家荣府中立足,完全是靠自己的奋斗、个人的能力和聪明才智实现的。‘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的去,我早走了,立出一番事业来,那时自有一番道理。’从她的话中可以感受她有一种‘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气魄。
  探春,金陵十二钗里很喜欢的一钗。
网站目录投稿:宛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