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百喻经读后感锦集


  《百喻经》是一本由史念林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12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百喻经》精选点评:
  ●金陵刻經處
  ●非常好看,看了这本书才知道我们每天都在做很愚蠢的事情而不自知。
  ●强说理,隐说理,到处是比喻。
  ●大国学基金会于2010年6月11日捐赠
  ●很受教
  ●原来许多故事都出自这里。
  ●这本《百喻经》大约是10年前购得,因为通篇文言文所以读了两页也就搁置了。却也忘记当时为什么要买一本不愿意读的书。最近想看点通俗的读物,也就简简单单地读完了。 大体也就是宣传一下佛教诋毁了外教然后讲了一些道理,倒是富有哲学性,不过,就连释迦牟尼也不忘贬低别人抬升自己啊。 随便摘录两句: 生死之中,无常苦空无我,离断常二边,处于中道,于此中过,可得解脱。 因缘暂会,无有宰主,一一推析,谁是我者?
  ●如果佛教像書中所說這樣膚淺,大家可以把佛學丟了。好比百家講壇那樣曲解低俗。其中67中,以物欲和物欲比較本就惡搞,我不覺得成書之人佛學有甚麼境界。
  ●…忘了。
  ●其实我是在少林寺买的线装本
  《百喻经》读后感(一):请教 - 《百喻经》引言中的一句话,无法理解
  那句"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在我看来是点睛的话,却没有解释,好象电影到了高潮时突然结束了。
  网络上是肯定没解释了,我GOOGLE过了。
  希望大家能帮我解答。
  《百喻经》读后感(二):发人深省的一部"笑话集"
  如果把这本书当作一本古代笑话集来读,如同舔舐药丸的糖衣,是件事倍功半的事情,不如去找本笑话集好了。这并不是一本笑话集。
  佛陀常常以案例分析来展开对弟子们的教导,佛门称这些故事为公案。通过浅显的故事,建立起的逻辑推理,往往可以轻而易举的推翻我们心里一些根深蒂固的成见或者习气。如果仔细观察,在我们许多自以为是的行为中,确实存在着大量如同故事中的愚者一模一样的思维方式。尽管我们会耻笑那些愚者,但我们又何尝不是也在做着同样荒唐可笑的演出呢?
  《百喻经》读后感(三):标题:《百喻经》读后:也许单纯的好笑真的会把人教坏
  《百喻经》读到一半的时候,以为可以当一部笑话集看,只是不能畅快地笑,一是这些笑话都简单荒诞到极点,现实里不大可能发生,二是虽则如此,还是觉得那可笑之人中有一个自己,三是每个笑话后面都紧跟着一段说教,这说教未免跟得也太紧,有点扫兴。
  不料读到最后,有这样一段话等着我:
  此论我所造 合和喜笑语
  多损正实说 观义应不应
  如似苦毒药 和合于石蜜
  药为破坏病 此论亦如是
  正法中戏笑 譬如彼狂药
  佛正法寂定 明照于世间
  如服吐下药 以酥润体中
  我今以此义 显发于寂定
  如阿伽陀药 树叶而裹之
  取药涂毒竟 树叶还弃之
  戏笑如叶裹 实义在其中
  智者取正义 戏笑便应弃
  原来这正是一本寓教于乐的书,而且寓得这样露骨。
  智者取正义,戏笑便应弃。作者想得很美,却有些失算。这些故事流传到民间,演变成了纯粹的笑话,那段扫兴的说教给抛弃掉了。故事本身还可以有它的寓意,却与作者的本意两样。这倒更接近于文学了。
  在作者看来,这样的说教是有损于佛法的,在作者眼里,佛法才是蜜,喜笑语才是苦。可是俗人对世界的看法就是这样颠倒,以为喜笑语是蜜,佛法是苦的。向这样的人们宣扬佛法,无异于请他们吃黄连。于是,这样的说教本身也可以编成一个笑话。他制作的东西,对他本人而言,不是裹着糖衣的药,而是涂着黄连的糖。然而为了他人能够接受,他不得不以他人的甘苦为甘苦。
  然而他人也并不颠倒得正好与作者想象的那样。既是为了糖衣才吃药,为什么不把糖衣从药上剥下来吃呢。如果一个小孩子很想吃糖,又只有药上的糖衣可吃,他竟懂得将糖衣从药上剥下来,将药丢在一边,只吃那糖,不是很聪明么。药可不能乱吃。如果人不以为自己有病,他为什么要去吃药。如果人知道自己有病,遍寻良药而不得,他又怎会因为药的味道而拒绝服药。
  寓教于乐的毛病就在这里,乐可以万民同乐,药却不是百病包治的。裹在糖衣里的药,也许什么人都可以吃得下去,却不是什么人都应该吃。所以,一层糖衣不能省去对症下药的程序。再说,万物处在同一世间,对世界有各自的看法,不同的世界观也不应该称之为病。猫吃老鼠,何病之有呢。
  寓教于乐的东西在今天让人皱眉头,其原因就是乐得不纯粹。糖并不一定要裹着药才可以甜,那么乐为什么一定要找一个教育意义作理由呢。而且有些教育意义的苦味实在不是因为它是良药,而是它太老套了,直教得人腻味,这些人人都腻味了的东西,还愁谁不知道呢,又何苦寓于乐中,再教给人。寓教于乐的方式本身就成问题,更何况那所寓之物是否值得教育人也成问题。更何况寓教于乐不但弄寓没了纯粹的乐,也寓没了纯粹的药,两样都败坏了。由于众人已不是得了病不肯吃药还想着吃糖的三岁小孩,寓教于乐的东西不受欢乐,实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忽然想起西天取经的故事,对于历经八十一难十万八千里的唐僧而言,佛法又是何等滋味呢。那是历尽千辛万苦的甘甜吧。
  《百喻经》成为笑话集,可以说是事与愿违,却也是不得不然的事情,谁让他向一帮以听笑话为乐的人们施教呢。本来就是以愚人能接受的方式对着愚人说的,却期望智者来取正义,弃戏笑,未免有些缘木求鱼了。难得的是这些笑话都拥有一个独特的视角,在那样一个视角看世人,世人就是这样可笑。无独有偶,俗世的笑话集子《广笑府》里,也有不少以僧人为笑料的笑话,也很好笑,我觉得那是很纯粹的笑话,纯粹得可能会给提倡寓教于乐的人删节掉。
  也许单纯的好笑真的会把人教坏吧。在一只猫的眼里,人世还不知好笑到什么程度呢。为了人世的庄严,一只眯着眼奸笑的猫是应该踢它一脚的。
  十二月十三日
  《百喻经》读后感(四):《百喻经》读到一半的感想
  这两天,临睡前看点《百喻经》,一次服十篇,就可打发十天的无聊了。这经书曾见鲁迅提起过,说是可以当文学书来看的。我看着看着,越看越是本笑话集,也有几个故事是从前听见过的,只是略微改动了一点。比如刻舟求剑的故事,这上面求的是另一样东西,那个字不认得,也许还是剑吧,只是做标记的方式有点变化,是画那水的波纹,然后到了另一个地方,看见了同样的波纹,就下水去找。虽是一样好笑,寓意却有些不同了。空中楼阁的故事也许最为有名,鲁迅就是因了它而提到这书的。
  昨晚看见一个故事,可说和从前听过的笑话是一模一样的了,笑话说,有人吃饼,吃到第七个的时候吃饱了,就只肯付这第七个饼的钱,因为前面六个饼没让他饱,是骗人的。
  这《百喻经》真是一部愚人的传奇,很小的时候,曾听老人家讲过一套呆头女婿的故事,可惜都忘掉了,这套故事应该还在吧,奶奶的葬礼上,她娘家的侄子们请了个小戏班子来热闹热闹,因为老人家是爱热闹的,以此表表孝心。当晚,上演的就是呆头女婿的故事,就在我家院子里,楼上楼下,邻居家的楼上,挤了许多的人看,他们应该看过不止一遍了,看到可笑的地方,就预先笑起来,然后笑话就在笑过之后一板一眼地上演,于是又是一场哄笑。奶奶死于高龄,走得也安详,我没有眼泪可流的,不过也没笑的心情,在人群中给逗乐了一回,觉得有点怪异,就走掉了。想来小时候所听的故事也是从这戏文中来的,而这戏文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书中有一个故事,说一个人在火上验金子的成色,另一个人偷了一块,藏在布里,结果烧过的金子把布给引燃了,不但偷藏的金子败露了,自己的布也烧掉了,以此来喻剽窃佛经的行为。我不知道这些雷同的故事发端于谁,它们的源头应该不是书本吧,它们能够不躺在书本里,能够流传在不识字的人的口中,不是很好么。可惜,它只是成了笑料,人们笑的同时,不知道自己正与笑话中人一样可笑。
  《百喻经》里的故事,我看着象反推出来的,现实中很难有这样呆的人。然而,我们都是这样的呆人。已达彼岸的人看着我们的行为,无异于我们的看笑话中人,而这笑话正是彼岸的人们跟据我们的行径编造出来的。人心若似人面,人也就会每天地清洗它了,街上时常能看见脏到人见人嫌的乞丐,人心若顿时现形,满大街有几个人能比他干净呢,这些嫌他脏的人却嫌不到自己。我看《百喻经》就是这样,笑话着笑话,又觉得自己就是笑话,然而我还不能象看笑话似的明显地看出自身的可笑来。
  十二月七日
  (一○)三重楼喻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木匠答言。是我所作。即便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是时木匠即便经地垒墼作楼。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作何等。木匠答言。作三重屋。愚人复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木匠答言。无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得造第三重屋。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为我作最上者。时人闻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譬如世尊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余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亦为时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无有异
  (一九)乘船失釪喻
  昔有人乘船渡海。失一银釪堕于水中。即便思念。我今画水作记。舍之而去后当取之。行经二月到师子诸国。见一河水便入其中觅本失釪。诸人问言。欲何所作。答言。我先失釪今欲觅取。问言。于何处失。答言。初入海失。又复问言。失经几时。言失来二月。问言。失来二月。云何此觅。答言。我失釪时画水作记。本所画水与此无异。是故觅之。又复问言。水虽不别汝昔失时乃在于彼。今在此觅何由可得。尔时众人无不大笑。亦如外道不修正行。相似善中横计苦困。以求解脱。犹如愚人失釪于彼而于此觅
  (三二)估客偷金喻
  昔有二估客。共行商贾。一卖真金。其第二者卖兜罗绵。有他买真金者烧而试之。第二估客即便偷他被烧之金。用兜罗绵裹。时金热故烧绵都尽。情事既露二事俱失。如彼外道偷取佛法着己法中。妄称己有。非是佛法。由是之故烧灭外典不行于世。如彼偷金事情都现。亦复如是
  (四四)欲食半饼喻
  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恚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从本以来常无有乐。然其痴倒横生乐想。如彼痴人于半番饼生于饱想。世人无知以富贵为乐。夫富贵者求时甚苦。既获得已守护亦苦。后还失之忧念复苦。于三时中都无有乐。犹如衣食遮故名乐。于辛苦中横生乐想。诸佛说言。三界无安。皆是大苦。凡夫倒惑。横生乐想
网站目录投稿: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