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功法练习的要领 一、 头 拳歌曰:"远去手与足.近去膝与肘,贴身肩与胯,腰打要"很头爲"这里要讲的头,是在发力应用时要"根头"(就是将下颌紧收,前额向前顶劲,头顶百会处向上顶劲)。"根头"是为了让颈肌叫上劲,保证头顶项直,调动全身力量。在练习中.蓄力、吸气后,下颌应适当放松,但不可向前伸探,亦不可松劲(全在意念引导之中).这样有利于气质转换。在发力时,头部再"根"起,保证头部领起全身的作用。 二、 步拳歌曰:"催动前脚足外踩,膝随足尖档自开;让开后胯通消息,肩胯催力定尘埃。"在第一阶段的练法中.由于人们在自然常态中养成了松散的习惯.肌力很分散.均为局部所用,所以要求以合为主,掩裆扣膝,目的是为了锻炼整劲整力的发挥。进行功法练习时,我们要求向前垫步开裆,即拳中所讲的"圆裆".要做到"当开则开.当掩则掩,有的放矢,不失角度"。以后练习各式.此一步是关键的关键。这样做.为后胯直劲前催、换肩等动作创造了适宜的角度,便于力量的转换发挥。 拳歌曰:"膝打几处人不明.好似猛虎出木笼。"膝部在运动中是调整身体力度、高度、角度的关键部位。由于膝随足尖外开.因此身体的下降和提升更加灵活,阴阳转换更为得体。以往练法是膝向着人的正前方向运动的,以锻炼人向前直力的整劲发挥。但由于人体生理条件和力学原理的制约,足、膝、腰腹在同一垂直线上并成为三折之式(弯曲蹲身)的时候.身体下蹲就受到了限制。下蹲幅度越大.就越容易造成身体前俯或弯腰.人体重心也就越不稳,足、膝、腰腹折叠成为死角的形式.转换受限。而且踝关节角度小于60°时,受力就僵滞,必然带动后脚跟离地,造成踩地不实。因此.练习暗劲和柔化劲、舫力要浑身上下无一丝缺陷.首先要做到肌体关节放松随意.转换得力,创造在实用效果上"身势高低随人不随己"的条件.随高就高、随低就低而得心应手。而要达到上述效果,膝部的转换是关键.要求垫步外横之时.膝要随势松力外开,裆内要圆.随着身体的跟进立即掩膝裹劲.转换身式劲力。 四、胯 拳歌曰:"一胯擎起一胯落,起落高低使用多;下盘枢纽均在此.莫把此地空蹉跎。"严格地讲,胯部在人的运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在运动时.胯部起着支撑上肢、催带下肢、调整方向的功用。以前练拳要求无论出脚或出腿,总要以前脚带后脚.前脚极力往前趙;后脚催前脚,后脚极力往前蹬。现在,我们要求要和胯部运动结合起来。在出脚后,随着力度的转换,后胯先要華起(用腰带胯领起),向身前拉伸,然后再收回,如同拉橡皮条一样。向前拉伸时,脚尖应放松下来.不要绷住脚面,好像是猫行提步(拳经云:"行如槐虫,动如狸猫")。在收回的同时,小腹要松下来(但不要弯腰),作蓄力准备,然后随同收回之腿,继续推胯向前.随即后胯再催前胯.前胯催顶膝,脚叫力直劲前趟。王萝斋老先生发明的大成拳中,练习云步的趟踩步法就有此含义。拳经中讲:"外胯好似鱼打挺,里胯藏步变式难。"拳谱打手歌曰:"外胯好似鱼打挺.直步进取不放松。"讲的就是胯部的使用方法。如果将后胯收回掖进,前胯变为外胯的形式,再出式时,还须变藏进的内胯为直胯,等于 一式变为两式,所以拳谱中均提示道:"里胯藏步变式难。"因此,练习中一定要注意式子的变换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五、 手 拳歌曰:"出手釆意不落空.横竖顶劲在其中;意真力实到梢点,撕棉之意贯始终。"随着出脚收腿蓄力的完成.手势要完成竖顶之劲.在向前出式的同时,前手要有横劲翻采变化。所谓万物土中生.五行之中为土,拳中叫横劲。全部动作均要体现出横劲的运用,横劲出不来.运用全是空。拳经云"合身转折不停势.左右明拨任意行"即此意。横劲动作与翻落采劲要一致.横采角度要保证前后两式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采劲要暗含着用力.如同手搭住实物一般,以保证身体动作向前的平衡直进。如果采意不实,养成习惯.不仅在实用中手手是空.格物不明,也很容易造成身体失衡而影响全部动作的发挥。 六、 肘 前面讲过沉肩坠肘.进行功法练习时仍然要保持原意。在出式时.沉劲之中要有向前的推劲、按劲和横劲,使手肘部位有搭住.压住实物的感觉.并有黏住实物的意念。此即为暗劲柔练法则。 七、 肩 前面已讲过常规要领。进行功法练习时.要有开肩之意。所谓开肩.就是将肩部伸开.不要缩肩,配合手势动作进行换肩.也叫阴阳两仪交换。拳经云:"未曾上手先上身,手脚齐到方为真。"又云:"手到脚不到,力不真;脚到手不到,意不真。"讲的就是身法、步法和手法的协调配合."未曾上手先上身"指的就是肩部的前后阴阳交换。身体重心在中心时.随着前手竖顶横劲的完成,要将肩部随着抽劲的感知活动自然地随着前手的釆意.拔背催送至前面。要做好这个动作,含胸拔背是关键。只有含胸拔背,两肩暗含着用力换劲,才能做到内肋连贯(左右相拉之意力).全身劲力完整无缺(开肩作势.动作更能尽善尽美).之后肩胯催力至肘手、膝足。要注意在练习时.不要出 现一肩高一肩低的现象。一肩高一肩低在实际应用上很容易暴露自己力量的虚实转换,所以拳经云:"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彫不为能。" 八、其他要领 (一) 丹田 老拳谱中讲到:"腰为一身之主宰.在外为腰,在内为丹田。"拳歌曰:"腰打中节并相连.阴阳相合得之难。"据传戴龙邦授教时,就有专门练习丹田的功法..所以历代流传下来的戴氏心意拳.有抖丹田、射丹田、震丹田、蹲丹田(也叫蹲猴功)之说.并且有动与静的练法。"后来因为其动作姿势不甚美观,加之内功心法练之不当就容易走偏.所以在传形意拳时.很少专门练习此法。老前辈们在教拳时,把丹田的练法运用到动作中。例如明劲练法的白鹤亮翅中.双手回落到小腹时的动作,就是其中之一(在发力时进行力和气的对撞.也叫"震丹田")。现在大部分练形意拳术的人只有在老拳谱或拳经的论述中得以一观了。 下面介绍丹田鼓荡的练习法则。丹田练法与呼吸密切相关,类似五行拳中的劈拳动作。钻出前手时吸气,收腹藏腰;收腹收至胸腔膈膜处(尽量内收)时.后手从下方过前手.掌心向上,至前额处;止息直腰腹(不呼不吸,如同挑担中起担的形式)后,双手即同时回捋回采至胸前.双手手心由上翻转向下,双手腕部贴胸并相抱于胸前(也叫虎抱头式),同时再收腹藏腰。到此动作时.仍是不呼不吸的形式。在双手(两肘紧抱住肋)如同虎扑形式扑出时加重呼气(气走丹田处).同时,随步法和手势的前进.极力荡射腰腹向前,完成一气鼓荡的动作。此时原后手变成在前,气尽恢复原状,左右如此。拳经云:"进退伸缩往来.鼓荡之机全在一气之中。"练好鼓荡之气.配合伸缩往来,对练习柔韧之舫、内劲之力、身法、步法、手法、招式和左右横竖起落高低转换的协调运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拳经云"提气脚步法轻灵,气落丹田真力生;两肘抱肋借腰力,伸缩往来是一气".即此意。(注:练习丹田鼓荡最好有老师在旁指导.以防偏练。) (二) 呼止与吸止 前面已讲过呼吸的方法。进行功法练时的呼止与吸止,也叫打呼吸法。这 个在语言上确实不好讲清楚.因为每一个动作与呼吸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气呵成的.不应有一丝缺陷.而呼止与吸止就是在整个过程中的细微调整和变化。在练习时.随着钻翻裹落、起落横顺、进低退高、收蓄放发等动作,完成吸气、吸止、呼气、呼止的全过程。上面介绍的丹田鼓荡法中已有吸止的练法在内。现在大体细分就是:大吸、大呼体现在大架式动作中;在做中间转换式子如横顺翻裹等动作时,用止息(不呼不吸)的方式来完成;在发力时,釆用呼止的方式完成(呼气即将结束,多在明刚暗柔的劲力中发挥)。虽然有呼止和吸止之说.但不要憋气和努气去做.全在自然状态下完成。前人讲的"停息运势,封密归炉"即此意。我们讲.在止息时正是内力内舫运化转换之机,也是在实用中与人对抗之时。如果掌握好这一时机的练法,则柔化之功就练有所成了。前人拳谱中讲到:"以凡人之呼吸,寻真人之呼处。""真人呼吸以踵。"又曰:"用真意之元神,引于丹田,腹实而若虚,有而若无,绵绵若存。"再曰:"虚其心而灵性不昧,振道心,正气长存,此理即为拳中内劲之意义也。"在后面介绍五行拳功法时,将结合动作的运动形式.描述呼止、吸止的方法,以为参用。 (三)综合劲力 综合前面讲述的练法,合为一体就是明劲、暗劲和化劲的总体练法。前人曰:"形意拳头层明劲,谓之练精化气.为丹道中之武火也。二层暗劲.谓之练气化神,为丹道中之文火也。三层化劲,谓之练神还虚,为丹道中火候纯也。火候纯而内外一气成矣。再练亦无劲.亦无火.谓之练虚合道。以致行止坐卧.一言一默,无往而不合其道也。至此,无声无臭之徳至矣。"因此,练习暗劲的功法是不可缺少的。六合拳论中讲到:"夫内肋者.寄于无形之中.而接于有形之表,难以言传者也。然其理则可参焉。盖志者气之!W 也,气者体之充也。心动而气即随之.气动而力即赴之,此必至之理也。今以切于艺者言之,以为创肋者,非也;以为攻勧者,非也;以为崩舫者.亦非也;殆黏妙也。夫创W)太直而难起落,攻肋者太死而难为变化,崩肋太促而难为展拓,要皆强硬露形而不灵也。唯黏肋者,出没甚捷,可使日月无光而不见形.手到肋发可使阴阳交合而不费力。总之,如虎之登山,如龙之行空也。"古人诗曰:"道本自然以气游.空空静静最难求。得来万法皆无用.身形应当似水流。" 拳经十四打法云:"手、肘、肩、胯、膝、足左右共十二拳,头为一拳、 臀为一拳.共为十四拳.名为七拳。故有十四处打法。此十四处打法变之则羊万法,合之则为五行,两仪而仍归一气也。"因此.暗劲、柔化之舫力要在壬行拳中去练习.五行为万形之母.练好五行之劲.其他则可随势而行、随形为化、随遇而发了。练到一定程度,可有可无.无可无不可,即拳中讲到的"着无拳.意无意,无拳无意是真意"。此时.化劲自然在其中,熟悉转化之势& 规律即可为我所用。拳术功用.体用之全体悉化于身,夫复何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