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说过"领导"这个词吗?这么说吧,刚才这十分钟听人说过"领导"吗?那"管理"呢?还记得"管理"这个词吗?依我说你应该记住这个词,因为我们现在天天说的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一场管理危机。一直以来美国太过流行花哨的领导,以至于忘记了以前那种平凡的管理。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这得从前些年说起。前几年,人们开始时兴把"领导人"和"管理者"分开,也就是把"做正确的事"的人和"正确地做事"的人分开。乍一听不错。但是你要想想现实工作中把他们分开会造成什么后果:美国企业中有太多领导人脱离了(忙乱的)管理工作,变得对实际情况一无所知。 我们现在是领导泛滥,管理缺失。我教管理,写管理文章,还提供管理咨询,几乎天天与管理打交道,也天天听到一些CEO不事管理只下命令的故事——例如,宣布业绩目标,让实际做管理工作的人去完成。 如果你想体会一下,不妨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在一家蓝筹金融公司(一家日后在华盛顿变得不招人待见的公司)做实际管理工作的管理者。老板跟你说,最好完成绩效目标,否则收拾东西走人。然后有人来跟你推销这些次贷产品了。买,还是不买?"如果领导都不管,我还管它干嘛呢?"你这么寻思。"评论员和媒体,更不用说董事会和他们给CEO发的天价奖金,已经摆明了CEO就是公司,公司就是CEO。我根本不算数。再说了,裁了那么多人,我都快没时间思考了。买吧,至少下个季度的报表会漂亮一些。" 或者换个情景:你是一名管理者,你了解的情况让你对公司的某项战略产生了严重的怀疑,但是领导层遥遥在上,根本听不到你的声音。 事实情况是,很多最成功的战略根本不是公司高层闭门造车独自空想出来的,而是在组织的上上下下通过分布式的领导逐渐发展起来的。另外,研究表明,至关重要的信息一般是通过非正式途径到达CEO那儿的;CEO往往通过口头谈话获知重要信息,而不是正式的书面报告。脱离管理的领导人无缘得到这些重要信息。 不幸的是,比起管理公司,这些领导人往往更在意自己在外界的风头和形象。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裁员,动辄宣布裁员几千人,丝毫不顾及裁员对公司士气的影响。一群侥幸留下的"人力资源"成就不了一个健康有活力的公司;一个生机勃勃的公司是一个和谐的社群,其成员是认真敬业的"人",而非"人力资源"。 经济危机之前,大多数裁员的公司并没有亏损,相反还在盈利,裁员只是因为公司没有达到华尔街的预期。成百上千的员工怎么会突然变成"冗余人员"?好像裁员之前他们根本没有用处一样?领导人的判断力到哪里去了?平衡华尔街的要求和公司长期需要的智慧到哪里去了?这些领导人揣着天价补贴离开后给公司留下了什么?十之八九的情况是,裁掉的员工离开公司时,一同离去的还有维系公司的心和魂。 在全球备受仰慕的美国企业,其当初的缔造者不是如今时兴的英雄式领导人,而是切身投入管理工作的领导人,而且我不妨说,他们也没有现在领导人的高额补贴。其实,现在最出色最敬业的领导实例出自政治圈。在奥巴马激情四溢的竞选过程中,他高超的管理竞选团队的能力着实令人瞩目。 除了挽救病入膏肓的企业巨擘,美国还有大量的重建工作要做。很多企业必须重建为社群。我认为最有效的重建方式是从中间向外辐射的方式,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老方式。做一个尽职尽责的领导人意味着在深入管理的同时必须时刻保持反思。管理的世界忙碌、凌乱、从无清闲;但是管理工作的回报也是巨大的,那就是你身边从来不缺灵感和想法。斯坦福大学的退休教授詹姆斯·马奇(James G. March)说:"做领导既有手工活的成分,也有诗艺的成分。"我们应该鼓励所有的管理者都成为领导人,而不是一味地在管理者和领导人之间划一条界限;而 "领导"这个词也应该定义为出色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