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得好,身体自然好。一直以来宝宝睡觉问题都是妈妈们特别关注的问题,但有些宝宝在睡觉前总会有一阵哭闹,这被俗称为"作困",那么,解决五大难题,让宝宝睡得好,就让本站的小编和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新爸新妈们怎样才能知道自家宝宝是否睡够了呢? 婴幼儿的主要任务是睡眠,特别是刚生下来的孩子,每天要睡16至18小时,甚至20小时,早产儿的睡眠时间更长,出生之后基本都在睡。睡眠能保存婴幼儿的能量,维持体内环境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困不困有时是无法从他行动上来准确判断的,因为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对于睡眠缺乏的反应较为迟钝不会觉得困,可事实上其认知功能已经受损。项目组曾经做过一项调查,观察连续5天每天2小时的慢性睡眠剥夺对青少年和成人工作记忆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睡眠被剥夺后,成年人会产生明显的嗜睡感,但青少年基本上不会。但在工作记忆水平上,成年人的记忆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反倒是这些学生出现了简单词汇工作记忆和算术工作记忆水平的降低。其实,瞌睡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是在提醒人们"该睡觉了"。儿童没有这种"想睡觉"的意识,久而久之就会影响记忆水平。 如果想知道孩子是不是睡够了,家长可以看看自己的孩子早晨是否不容易被叫醒,叫醒后精神是否不好。还有休息日的补睡时间是否大于1小时。在正常情况下,能否在半小时内入睡;白天的精神状态良好,情绪保持稳定,说明孩子的睡眠质量不错。如果有一条"否",则提示着孩子的睡眠质量存在问题,可先自我调整,比如早点睡觉,睡前少做些具有刺激性、让孩子兴奋的活动。如果睡眠情况仍未改善,就可能需要到医院就诊,查找原因。 有些年轻妈妈很紧张孩子怎么老睡不踏实,一会儿动一动。其实,婴幼儿的深浅睡交替是正常现象,通常一个晚上真正深睡眠状态只有1/4左右,大部分时间孩子是处于相对浅的睡眠状态或者活动睡眠状态,家长这时候不要打扰孩子的美梦,过多的干预对孩子反而是不利的。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从小养成好的睡眠习惯? 家长要给孩子营造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不要在卧室内放电视、电脑等。房间的光线要柔和,室温在20摄氏度左右,温度不能过高。被褥最好选择纯棉质地,避免刺激孩子皮肤。对于睡眠困难的孩子,可以在睡前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 宝宝睡眠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正常的生长发育,爸爸妈妈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观察,如果发现宝宝睡眠有异常状况,要及时进地调整和解决,让宝宝能够拥有一个优质的睡眠。 孩子睡眠不足会带来哪些危害? 一般人以为多睡觉会发胖,孩子每天睡眠不到9小时,发生肥胖的概率要比睡得足的孩子高出4倍。如果在小的时候睡眠不足,年龄稍大时容易出现青春期肥胖和超重。这是因为睡眠不足可引起瘦素分泌减少,而胃饥饿素分泌增加,结果就是食欲增加导致了体重的增加。 同时,肥胖也成为不少孩子打鼾的原因,打鼾严重时会引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从而影响到正常的睡眠。目前,孩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睡眠障碍中发病率最高,达到了5%。但是不少家长认为孩子打鼾是睡得香的表现,这其实是非常大的误区。我曾经在门诊遇到过这样一个孩子。家长一直以为他是多动症,吃了很多药也不见好。在一次门诊中,我问了一下孩子的睡眠情况,家人告诉我这个孩子打呼噜的情况很严重。很多家长认为打呼噜不是病,但实际上这个孩子打呼噜已经到了呼吸暂停的程度。如果长期睡觉打呼噜出现呼吸暂停,会造成大脑慢性缺氧,会影响到孩子白天的状态。最显著的是注意力不强、脾气急躁、表现好动,单看这些症状的话的确与多动症类似。由于家长对病情不够了解,就单纯地以为是孩子调皮、好动,但是如果换个角度来看,这个孩子就是明显的睡眠呼吸暂停。结果检查证实了这一点。 此外,睡眠是人体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尤其两岁之前是宝宝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孩子的脑细胞正在不断地发育成熟,高质量的睡眠有助于他们体格生长和智能发育。而孩子体格生长所必需的生长激素只有在睡眠状态时才能达到高水平的分泌,充足的睡眠更是孩子脑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保证。而慢性睡眠缺失则会对孩子的学习记忆造成显著的损害。虽然目前我们尚无足够的证据证明慢性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宝宝智商,但可以证明缺觉孩子的注意力以及记忆力确实会受到一些影响。 不少家长看到自家宝宝"作困",总习惯将孩子抱着摇晃哄睡,这种做法好吗? 并不赞成这样的做法。目前,很多小婴儿都有 "不抱不睡"的恶习,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独立睡眠。传统观念总认为睡眠的问题等到孩子长大了自然会好,确实睡眠的很多问题到了一定的阶段,尤其像夜醒这样的情况会逐步的缓解,但是目前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早期的睡眠问题得不到解决,成年期以后睡眠障碍可能就会大一些,所以我们尽量建议尽早的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规律。 许多新爸新妈即使宝宝睡着了也要抱着,不肯放下,唯恐哭闹。其实,入睡对刚出生的孩子而言也是一个 "学习过程","作困"是宝宝学习睡觉的体现,若在此时,父母抱起或拍打孩子,容易造成孩子的"入睡依赖",导致睡眠问题。而且,如果经常抱着孩子睡觉,孩子睡得不深,醒后常常提不起精神,影响睡眠的质量。所以孩子睡觉时,培养孩子自我入睡的能力非常重要,不能一"作"就抱,家长可以尝试采取"消极应对法",孩子闹一会儿就会安静下来,有助于养成其独立入睡的习惯。如果孩子半夜醒来,家长也不必过分紧张,一有动静就抱起来哄,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越来越重的依赖性。 当然,孩子也不是一定不能抱。当孩子生病的时候,家长自然更宠爱,抱着哄着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也遇到过一些情况,有些孩子病好了,睡眠却不好了,大部分就是因为生病的时候家长抱得时间太长。生病了可以抱,但也要有一定的意识,不能太过了,否则也可能得不偿失。 年轻爸妈十分纠结夜间给宝宝喂奶到底要不要开灯? 现在确有不少新妈为了夜里起来喂奶方便,会让孩子在开着灯的房间里睡觉,其实,开灯对初来人世的宝宝十分不利,而且夜间喂奶也未必就要开灯。因为孩子生下来是没有昼夜节律的,白天晚上都一样,但是随着宝宝每天体验白天黑夜的环境,逐渐会形成24小时的昼夜节律。而0-1岁是宝宝睡眠行为形成的关键期,24小时的昼夜节律一般在3个月左右就已经确立了。这种节律形成的早与晚与孩子本身能力、周遭的环境都密切相关。所以,白天的时候,尤其早晨应该让宝宝多接触外界的自然光,家长不妨拉开窗帘,让房间亮一点,晚上睡觉的时候记得关灯,让周围环境变暗,这样光亮的反差对宝宝早期形成昼夜节律、养成良好睡眠是有好处的。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尤其1岁以上的孩子有夜间恐惧,如果家长仍然希望孩子一个人睡觉,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留一盏夜灯,在孩子入睡以后再关掉。不过对于小婴儿建议还是保持一个黑暗的环境,可以保证比较好的睡眠质量。 此外,还有些爸爸妈妈喂食宝宝过度讲究"定时",甚至会在夜间强行摇醒宝宝喂奶,这种做法也不可取。因为这样会打乱孩子本身的睡眠规律,长此以往会影响宝宝的身心健康。正确的做法是,一旦宝宝具有了一觉睡到天亮的能力,没有特殊情况不要随意中断。因为小婴儿如果是奶吃不够饿了,自然会醒来示意喝奶。 阅读本文后应该可以解决大家心中的相关疑问,如果你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好处等有关儿童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本站儿童早期安全教育安全常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