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用单反相机拍出前景后景都实的照片? 通常情况下,在大场面的风光摄影中,我们比较强调前中后景三者清晰。通俗地讲,就是如何合理控制景深,从而获得一张"全景深"的照片。那么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手段呢?以下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目录如下: 1. 什么是景深、前景深、后景深? 2. 影响景深的因素有哪些? 3. 如何拍出全景深的照片? 图文原创,谢绝搬运。 1. 什么是景深、前景深、后景深? 我们知道,从感光元件上来说,准确合焦以后形成清晰影像的所有点的连接面称作"像面"(Image Plane);从被摄物体来说,从合焦点往四面八方延伸出去所有能被拍清楚的物体的连接面叫做"物面"(Object Plane)。 当摄影镜头对准某一被摄体(物面)准确对焦之后,离物面越近,清晰度就越高,而离物面越远,清晰度就越模糊。上述位于焦平面前后的能结成相对清晰影像的景物间的纵深距离,也即是在像面上能够获得相对清晰影像的景物空间深度范围称为景深。 通俗点讲,镜头对准被摄主体准确对焦后,对焦点前后都有一段画面较为清晰的范围,这就是 "景深",这个范围的前后画面都会出现模糊。从对焦点到"前景清晰点"的距离又叫"前景深",对焦点到"后景清晰点"的距离就叫"后景深"。通常后景深的距离大于前景深的距离,比例大概三比一左右。 清晰的范围大我们称为"景深大",清晰的范围小则称为"景深小"。 2. 影响景深的因素有哪些? 通过基础的摄影理论学习我们知道,影响景深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光圈的大小、镜头焦距的长短、拍摄距离的远近以及相机传感器画幅的大小。在相机画幅确定的情况下,起主要作用的主要是前面三个因素,具体而言: ⑴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⑵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⑶ 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越小;拍摄距离越远,景深越大。 3. 如何拍出全景深的照片? 基于以上景深的知识,如果要获得一张全景深的照片,在拍摄时我们可以作如下考虑: (1)小光圈:光圈越小,景深越大,清晰范围越大。 在风光摄影时,为了取得大的景深,我们几乎都会使用小光圈拍摄,但较小的光圈会导致光线衍射,即光波在穿过狭缝、小孔或圆盘之类的障碍物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弯散传播,并且孔径越小,波束扩散越大。假设光线本来应该聚集成为一个小点,但因为衍射效应,变成一个由明暗条纹间隔的光斑,这种光斑被物理学家称为埃里斑。由于埃里斑的存在,两个相邻光点之间就会形成重叠现象,导致影像传感器无法准确分辨,成像画质随之下降。一般情况下,镜头光圈在 f/8 时成像最为清晰,随着光圈的收缩清晰度逐渐下降。所以虽然小光圈能够解决一定的景深问题,但过小的光圈会导致成像质量下降。通常情况下,我们在拍摄星芒时才会使用 f/16 - f/22 这样的小光圈,其他情况建议光圈数值均控制在 f/11以下。 (2)广角镜头:使用广角或超广角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由于焦距的原因,广角镜头的视角会非常广,前后左右的图像都可以容纳进来,放大率更小,能够获得更大的景深范围。通常情况下,我们使用得较多的是 14-24mm 以及 16-35mm 这样恒定光圈的广角镜头。 (3)增加拍摄距离:拍摄距离更远,画面中的远近景物就比例缩小,可以获得更大的景深范围。 (4)使用超焦距拍摄 因为这种手法属于风光摄影中获得大景深的常用手法,这里稍做简单介绍。当镜头对焦在无穷远时,从离开镜头后的某一点开始到无穷远的这段距离内的物体成像都清晰。换言之,当镜头对焦在无穷远时,景深是从某一点开始到无穷远,这个点就叫超焦点。超焦点会因镜头焦段和光圈大小的不同而变化。若先将镜头的对焦点落在超焦点处,则由超焦距的一半开始,到无穷远处都落在景深范围之内。我们将这种利用超焦距的特性获得最大景深的拍摄方法,称为超焦距拍摄。 具体操作如下:先将镜头标尺调整到"∞"无穷远处,然后慢慢转动调焦环,待取景框中近处的景物变得越来越清晰,而无穷远的景物开始变得模糊,只要到达这个临界点,镜头的对焦点也就在"超焦距"附近,将镜头上的对焦开关由自动"AF"位置拨向手动"MF"位置,此后只要不转动对焦环,无论你怎样构图甚至多次拍摄都可放心操作。 (5)前期景深包围,后期景深合成技术 对于商业性质的风光摄影师而言,往往对景深和画质有非常苛刻的要求,常用的手法就是前期景深包围拍摄和后期景深合成,这种手法可以在获得最佳画质的同时保证照片的全景深需求。这里介绍一种最简便的拍摄方法,原因在于风光摄影的"Magic Hour"非常短暂,如果一张张精确对焦后再拍摄往往错过最佳时机,所以我比较建议采用这种方法。 具体操作如下: ① 准备:三脚架、快门线、单反开启反光板预升(无反另当别论)、M档、低 ISO、RAW格式、镜头使用 MF 并关闭镜头防抖、使用光圈 f/8 - f/11(保证画质)。 ② 拍摄:转动镜头变焦环,标尺对着镜头对焦环上的刻度,每个刻度拍一张,拍摄完成。 ③ 后期:在Photoshop中完成景深合成。 A. 照片筛选:首先对所拍摄的照片进行筛选,通过放大到100%来确认可进行景深合成的照片,保留景深能够相互拼接的照片,减少软件拼合运行时间。 B. 基础修正:在进行景深合成前不要做镜头校正等操作,避免拼合困难,通常情况下只需要做曝光、高光、阴影等基础修正,然后在Camera RAW 对所有照片进行同步处理,全部照片导出为TIFF 文件。 C. 打开 Photoshop,选择"文件-脚本-将文件载入堆栈" 菜单,打开"载入图层"对话框,单击"浏览"按钮选择之前处理好的图片文件,并勾选"尝试自动对齐源图像",单击"确定"后,在PS中打开,自动对齐时为抵消对焦变化导致的呼吸效应,图片会被自动拉伸。对齐以后就要把图片融合在一起,全选所有图层,单击"编辑-自动混合图层"菜单,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堆叠图像",同时勾选"无缝色调和颜色",单击"确定"后开始自动融合,融合完成后,每个图层的旁都添加了蒙版,这是 Photoshop 自动抓取出每个图层最清晰部分的结果,最后是拼合图像,然后进行更为精细的图像调整,为给后期保留更大的空间,建议存储为 TIF 格式。因为操作相对简单,这里不再提供具体操作截图。 总而言之 以上就是如何获得一张前中后景都清晰的"全景深"照片的全部操作手法,特别提醒的是,如果对画质有极端苛刻要求,甚至可以考虑利用镜头的"最佳光圈"前期进行景深包围拍摄,后期景深合成,但操作上最佳光圈的景深往往不能太好地满足需求,一般情况下,我们还是建议采用 f/8 - f/11 的光圈进行拍摄即可,部分摄影师建议采用 f/16 - f/22 拍摄,在我看来除非是星芒需求,单从画质上讲,这样的光圈数值顶多只能算"记录"而已。一家之言,希望有所帮助!谢谢! 没有愚蠢的问题,只有无趣的回答。 我是影人"知非",但愿我的回答足够有趣而严谨。 如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评论探讨!更欢迎影友们点赞、关注! 谢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