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天王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这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在1781年首次发现了天王星。与恒星不同的是,天王星是一个小的圆盘。赫歇尔期初以为是发现了一颗彗星,但经过长时间的仔细观察后发现,天王星是有着自己的轨道的,并且发现它不是依循彗星的长椭圆路径而是行星的近圆路径——根据这个,天王星成为继土星后又一个行星。 1、不一样的自转轨道 天王星有一个明显不同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地方,就是它的自转轴和公转轨道的夹角大约是97.77°,几乎是躺倒在公转轨道平面上了,从他的运动轨迹来看,就像是躺着打滚一样。而其他行星的自转轴相对于太阳系的轨道平面都是朝上的。 这种独特的情况就使得天王星上的昼夜和季节与其他行星的大不相同。在天王星上,北半球处于夏季的时候,它的北极差不多正对着太阳,整个南半球完全处于黑暗和寒冷之中,相反,当北半球处于冬季时,南极差不多就正对着太阳。 天王星自转一周大约需要17小时14分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30亿公里,就是每84个地球年环绕太阳公转一周,所以每一个极都会有被太阳持续照射42年的极昼,而在另外的42年则处于极夜。 除了这个特别之处,天王星还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等离子体气泡,导致它的大气在悄悄流失;它的磁轴和自转轴又有着比较大的夹角,在八大行星中独树一帜。 天王星是太阳系由内向外的第七颗行星,也是一颗冰巨星。1781年,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通过望远镜发现了这颗行星,这也是第一颗用望远镜发现的行星。天王星的英文名是乌拉诺斯(Uranus),希腊神话中的天空之神,翻译到我国,就统一称为天王星了。 2、主要组成物质和表面成分 天王星主要是由岩石和各种成分不同的水冰物质组成的,主要元素是氢、氦,天王星的标准模型结构包括三个层面,在中心是岩石的核,中间是冰的地幔,最外面是氢氦组成的外壳,核非常的小,只有0.55个地球质量,半径不到天王星的20%。 在历史上,只有旅行者2号飞掠过天王星,给它拍下了不少照片,根据旅行者2号的探测结果,科学家推测天王星上可能有一个深度达到10000公里,但温度却可以高达6650℃的液态海洋,海洋中不光有水,还有硅、镁、含氮分子、碳氢化合物等物质,与我们地球上的海洋不是一个概念,但也有观点认为天王星并不存在这种海洋。 再说到大气,在天王星的大气层中,含量占到第三位的是甲烷,甲烷大气吸收了大部分的红色光谱,所以天王星的表面才呈现出漂亮的天蓝色,但漂亮归漂亮,如果你能靠近天王星,还能闻到天王星附近的气味,可能你的心情就不怎么美好了,天王星的大气层中还包含大量硫化氢,而硫化氢就是让臭鸡蛋发"臭"的"元凶"。 3、行星环和卫星 天王星也是有行星环的,只不过没有土星这么壮观,天王星的环系统非常暗淡,由直径约十米的黑暗粒状物组成,里面也有13颗环卫星,不过它们都非常小,但也有一些有趣的现象,科学家发现,环卫星里的天卫二十六位移天王星的一个弥散的尘埃环中,它和这个尘埃环之间还有物质的交换,天卫三河天卫四也有可能从不规则的卫星中掠取物质。 目前,人类一共在天王星的周围发现了27颗卫星,他们都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来起名字,其中有5颗"大卫星"比较值得关注,但这个大也是相对而言,其中最大的天卫三的直径还不到月球的一半呢。 据推测,这些卫星很可能是由岩石和水冰组成,在厚厚的冰层下还有流动的液态水海洋,海洋存在的意义不用多说了,每一个关注地外生命的人几乎都能对这个词语产生条件发射了。 4、探索计划 这些数据和结论其实都来自34年前的旅行者2号,以及大量的望远镜观测,但即使望远镜的分辨率再高,也比不过近距离的探测,只有通过近距离的观测和对地表的拍摄,我们才能通过地质特征、陨石坑这些信息,去发现天王星的更多秘密。 SETI研究所提出了一个总成本超过10亿美元的计划,他们想要在10年内设计建造一个探测器,并且借助天王星的探测窗口将探测器发射出去。火星的窗口期是26个月,也就是得轮26个月,才有一次发射探测器去往火星的最佳时机,那时候就可以借助行星的引力弹弓效应来节省能源、减少花在路上的时间。 而天王星因为距离非常远,窗口期更长,大约每10年才会出现一次。如果错过,就要再等10年。SETI的科学家们很希望他们的计划能够得到批准,这样他们的探测器就能在2030-2034年借助木星的引力作用,在40年代初或者中期达到天王星。 不过先下NASA还有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和南希·罗曼太空望远镜的任务,经费有限,更不用说载人登月和火星计划了,天王星的探测任务能不能落实?有点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