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比费曼还牛,让我们先看看他所获得的成就: 1975年获图灵奖,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高奖,代表了业界认可的最高成就,堪称计算机领域的诺贝尔奖;他被公认为是人工智能的奠基人,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 1978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个不用说就知道能获得这个奖的人都不是一般的牛人; 198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1993年获美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 再让我们看看这个人一生发表的论文与著作: 一生发表1000多篇高质量论文,都是被其他学者高频引用的论文。 一生撰写了27本著作,其中有:《管理行为》《公共管理》《组织理论的比较》《理性抉择的行为模式》《理性抉择与环境结构》《组织》《经济学与行为科学中的决策模型》《管理决策新科学》《求解难题过程中的事物搜索》《论如何决定做什么》《思维模型》《有限理性模型》《我的生活模型》《人工智能科学》,等等。 在他横跨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科学等每一个科学领域,他均卓有建树,硕果累累,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智慧财富。 他在近四十年的学术生涯中获得9个博士学位。 还有,他有个中文名:司马贺。这是他来中国访问后,自学中文,给自己起的中文名字。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司马贺一位名叫爱德华.费根鲍姆的学生回忆说,他有问司马贺为什么能掌握这么多跨学科领域的知识,并取和如此骄人的成绩?司马贺的回答让他终身难忘:"我是沉迷于单一事物的偏执狂"。 这个人就是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 什么是西蒙学习法? 关于学习,西蒙提出了这样一个见解:"对于一个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他只要真正肯下功夫,在6个月内就可以掌握任何一门学问。" 西蒙所依据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1分钟到1分半钟可以记忆一个信息,心理学把这样一个信息称为"块",估记每一门学问所包含的信息量大约是5万块,如果1分钟能记忆1"块",那么5万块大约需要1000个小时,以每星期学习40小时计算,要掌握一门学问大约需要用6个月。教育心理学界称这种学习法为西蒙学习法。 形象地说,西蒙学习法就像是一把锥子。正如居里夫人所说,"知识的专一性像锥尖,精力的集中好比是锥子的作用力,时间的连续性好比是不停顿地使锥子往前钻进。" 西蒙学习法所支配的学习活动,呈现出一种尖锐猛烈、持续不断的态势,所以又被称之为锥形学习法。 对西蒙学习法的理解可以用烧水来比喻:烧一壶开水,如果断断续续地烧,1万个小时也烧不开,如果连续烧,1个小时就够用了。 西蒙学习法为什么有效?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西蒙学习法与我们传统的学习方法做个对比。我们在校学习时是每天要学几门课程,不同课程交替学习。这样的结果是每门学科内容都会被人为强行中断,大脑不能聚集于某一门学科,需要在不同学科之间不断转换。这个就对每门学科知识的掌握造成了干扰。 西蒙学习法是聚集全部精力,聚焦于一门学科,不断思考,不断精进,这中间没有因其他学科穿插而造成大脑的游离,所学到的知识不断深化,不断在脑内形成联接。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越来越深刻。正是因为持续一门学科的学习研究,这中间避免了遗忘这一传统学习过程无法避免的弊病,因为一方面使得学习高效,同时因为注意力高度集中于一门学科,对知识的理解也变得比传统学习方法更深刻。 在我身边就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那是我在中学时代,我的一个同学,姓马,成绩中等,但有一段时间,他的数学成绩进步得很快。我发现那段时间,他有空就看数学,做数学题。现在知道,他采用的就是西蒙学习法。当把数学成绩提上来后,他又开始如法炮制学物理。一段时间狂看物理书,狂做物理题。就这样他的学习成绩一门门突破,最终各门成绩均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 传统学习法的弊端是每次学习时,可能已经遗忘了之前学过的知识。为了继续学习,你不得不花时间重温已经学过的知识,回忆之前学到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时间浪费已经是必然的。另外有时还难以找回当时学习的状态。除此之外,因为距上一次学习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中间又有其他学科知识的相互干扰,之前新学到的知识和以往学到的知识还有可能形成混淆。这样更加剧了学习的困难。这些情况都会极大地影响学习的效果和后续的进度。 总结起来,西蒙学习法具有以下2个特点: 注意力高度集中于一门学科知识 持续性学习研究思考,直至彻底研究透彻 如果学习是一项深入研究的能力,选择特定的知识进行学习就像握住了"锥子",知识点的专一正是那个"锥尖"。锥尖可以保证锋利无比,持续精进可以保证快速进步,不断产生新的成果。 学习的精力和时间就是"锥子"的作用力,想要不断地进行深入,在确定锥尖落点后,需要持续施加作用力。花费在选定知识点上的精力和时间便是进行学习"深凿"时的作用力,它得以保证让学习更为深入,结出果实。 西蒙学习法实例 《华盛顿邮报》曾有过这样一篇报道:德克萨斯州双腿残疾的年轻黑人男孩戴维·汉姆生,17岁那年立志要当一名音乐家,他以每天10小时的时间苦练了1年钢琴,终于使音乐专家也为他高超的钢琴演奏艺术叹服。然而不幸的是,由于练习钢琴过猛而得了难以治愈的腱鞘炎。于是他又以每天10个多小时的时间攻读法语,只用了2年时间就学完了法语专业的全部课本,最后以法语第1名的成绩考入了康奈尔大学法语系,插班2年级。不久他又攻读考古学,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学完了大学考古专业4年学完的课程,并一举夺魁考了个考古研究生第1名,师从著名考古学家怀特·邦德教授。 从费曼到西蒙,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学习大咖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在这个世界上每人每天都只有24个小时,不多也不少,绝对公平。但是为什么只有他们可以做出如此让人艳羡的成绩呢?结论是他们找到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他们的方法就是锤子与钉子的关系,用手想去将一枚钉子按入木板那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但是当你有一把锤子在手,这件工作就是一件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