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孙子兵法第六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善于用兵的,也就是一个好的统帅,要做到使敌人屈服而不使用战争手段,占领敌人的城池而不使用强行攻城的手段,消灭敌人的国家而不使用打持久战的手段。那么,用什么方法呢?用"全"的方法。兵不血刃,把敌人完整地拿下来,并可以为我所用。只有用这种方式驰骋天下,才是正确的选择。从而做到,军队不受到损失而使利益最大化,这就是这一篇《谋攻篇》的宗旨所在。
  孙子继而从兵力的角度做了一次计算,这是第一篇《计篇》的延伸。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十、五、倍、敌、少、不若,都是从我方的角度看双方兵力的对比。
  十,就是我方的兵力十倍于敌人。因为有足够的兵力,所以可以形成合围之势。以淝水之战为例,苻坚号称百万之师,而东晋的兵力只有八万人,完全在十倍以上。不过,苻坚的兵力分散于各地,并没有集中,和东晋对峙的不过有十几万兵力,还达不到两倍的数量,其实即使从兵力上讲,优势也并不明显。假设苻坚能把所有的兵力调动起来,对东晋军队形成合围之势,胜算就大了许多。
  ……
  "敌则能战之",和前面的叙述方式相比,多了一个"能"字。这个"能"字非常重要,因为这个"能"字表达了一种主动的选择。也就是说,和对方交战,当与对方兵力势均力敌的时候,才可以选择战与不战。这是选择与敌人交战最低的兵力限度。但我们不能机械地理解兵力数量的多寡。首先我们需要考虑有效兵力的对比,不同素质的士兵战斗力是完全不同的,有的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其次,我们还要考量其他的因素,比如孙子所说的"经之以五事"。
  历史上有许多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如果抱着兵书机械地理解,那只能是有害无益。所以,兵力的对比,只是庙算中的内容之一,而不是全部。
  下面的"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差不多是一个意思。少是指实际的兵力,不若也可以指兵力,也可以指武器、战斗力等其他方面。总之,是敌方处于优势地位,而我方处于劣势地位。
  在这一组数字对比当中,"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意义最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般人理解兵法就是讲打胜仗的办法,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有取胜的方法。这只能说是一厢情愿。战争是残酷的,战争也是现实的,容不得半点空想,面对现实是最佳的对策。所以,孙子告诉我们,战场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那就是逃跑。当你的兵力处于弱势,打不过对方怎么办?最佳的选择就是逃跑。如果在对方强大的兵力面前,你能拿出有效的办法逃跑,那么,你就是伟大的军事家。
  当然,我们说过,千万不能机械地理解《孙子兵法》,不能用兵法来为战场上的真正的逃兵寻找理由。战略性逃跑和因为贪生怕死的逃跑有本质的区别。而且,暂时的逃跑不是战争的目的,这不过是一种权宜的手段,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打赢战争。
  孙子一开篇就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当敌人比我们强大的时候,战略性退却,是为了最后的胜利。如果逃跑是以亡国为代价,那和硬拼带来的亡国没有什么区别。
  当然,在这里,孙子强调的主要是审时度势,不能不顾实力的对比去硬拼。因为硬拼的结果是:"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当我方明显处于兵力劣势的时候,却非要去和敌人硬拼不可,这是愚蠢的自杀行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
  孙子在《谋攻篇》的最后总结道: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这又是三种对比:第一,也就是最高境界是"知彼知己"。作战之前一定要做足了功课,首先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然后对对方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尽量搜集准确全面的情报。这样,在"经之以五事",做庙算的时候,数据才会可靠,计算出来的结果才会有效。依据准确的大数据分析,战争在开战之前已经有了结果。能打赢的就打,不能打赢的就不打。适合战略防御的就采用防御的方式,适合战略进攻的就采用进攻的方式,等等。因为数据全面、真实,采取的策略针对性和正确性就强,胜率自然就会高。所以孙子说有了这一保障,就可以"百战不殆"。 "百战不殆"换个角度讲,就是"百战百胜"。
  孙子的这一思想完全可以超越战争的范畴,适用各个领域的竞争。比如在体育竞技比赛当中,必须对对方的情况尽量地多搜集情报,了解对方的实力,以及对方的优势和弱点。从而避开对方的优势,在对方的弱点上下功夫,增加战胜对方的筹码。
  这一点在商战当中同样适用。
  三种对比的第二种情况是:"不知彼而知己。"对自己的情况了解,对对方的情况不了解。
  三种情况中最糟糕的是:"不知彼,不知己。"如果是这种情况,则是"每战必殆"。打一仗败一仗。所以在"不知彼,不知己"的情况下,轻易不要有所行动。在做足功课之后,再选择战与不战。
  在《孙子兵法》当中,《谋攻篇》是重中之重。而在《谋攻篇》当中,"知彼知己"则是重中之重。
网站目录投稿:香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