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论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摘 要】近年来,大众传媒种类日渐多样,传媒行业发展壮大,其影响力也逐步加大,它慢慢的被运用到大众生活以及社会生产中,同时当代文学也从文学家的专利下放到民众个人,渐渐的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大众传媒的进步,当代文学也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在面对机遇和挑战时,社会对大众传媒和当代文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大众传媒;当代文学;影响
  大众传媒与当代文学紧密结合,使得我国的当代文化的传播方式得以改善和升级,丰富了大众的精神生活,同时,大众传媒对于网络的运用开辟了我国新媒体和文学新纪元。本文根据对大众传媒与当代文学的概括研究,由浅入深的对两者关系以及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的影响问题做出了具体探讨。
  一、传媒与文学的渊源
  (一)文学与报刊
  报刊的出现为文学发展提供了载体,印刷产业的改良进步,加上经过文学家呕心沥血的写作,作品才得以发表。由于此时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品质,报刊又具有时效性,且新颖可观,人们对物质生活难以满足的精神财富极度渴求,大量的印刷机器与产品应运而生,"新月派"等报刊的出版足以证明当时期刊的发展迅速状况。那个年代有很多大家应运而生,鲁迅等杰出文学作家为我国近现代文学做出了卓越贡献,报刊便是成就他们的桥梁。对文学作品的发展具有突破性的进步意义[1]。
  (二)文学与广播
  广播具有印刷产品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报刊只能起到视觉享受功能且容易疲劳,广播不仅解放了眼睛,且这种新型传播方式让人眼前一亮,将晦涩难懂的纸上文字转变为口语化听觉产品,人们可以边工作边享受,给收听者带来极度的听觉盛宴。美国第一次播出《火星人进攻地球》时,便是采用广播手段,给民众带来刺激的真实体验,实现了文学的空前繁荣。
  (三)文学与影视
  文字描写再生动、跃然纸上也不及将纸张上的经典利用影视媒介,以画面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影视将文字叙述以大众更能接受的传播手段,通过聘请演员,加上后期特效,给大众以更大的视觉冲击,这是报刊等印刷产品无法匹及的。《红高粱》影视作品就是影视化的良好典范。将莫言的纸上文学生动鲜活的形态展现的淋漓尽致,为我国的当代文学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成就了莫言这类文学大家的艺术人生。而这也恰恰展现了我国传媒的发展形态与趋势:通俗化、大众化。
  二、大众传媒与当代文学的关系
  (一)大众传媒是对当代文学的传播媒介
  当代文学基本上是通过影视、图像等方式进行传播表达,而大众传媒是其网络传播的媒介,为其提供信息以及传播技术,是文化艺术载体的不二之选[2]。
  (二)大众传媒转变了文学审美方向
  大众传媒引领文学作品向城市化、时尚以及趣味雅致方向迈进,摆脱了乡村化文化写作,将消费者向知识教养的方向引进。
  (三)大众传媒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代文学的发展
  当代文学作品是指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的缩影。传统的文学作品仍采用官方体制文学,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作品存在着很多弊端。而同样,当代文学大都向通俗化、大众化发展,小说这种本影响不大的文体开始成为大众的阅读重点,而古典文学作品等高雅艺术反而开始呈下滑状态,传统的审美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三、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一)大众传媒扩大当代文学艺术影响范围
  大众传媒使得当代文学多元化。世界、作家、作品、读者这四大要素不再单单只是以前的只有两者之间的简单关联,这四大要素因大众传媒的极速发展开始紧密相连起来,每两者之间或者与其他要素之间都形成了更完善与更系统的接触渠道,它们相互之间紧密配合,扩展与外界的联系,激发创作灵感,反映当代的社会状态,文学发展呈现"百花齐放"形式,使作家的作品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的渠道接触到消费者,也能让消费者看到更加多元化的作品。其中,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被翻拍成影视或戏剧作品,通过网络传播,使这些文学作品不再说单调的文字,用图像或是人来直接表演的形式呈现到众多读者也是观众的面前,这样形成的文学的传播维度从一个字的点,到图像的面,在到演出的三维体验,扩大当代文学艺术作品的受众范围,也扩大了文学作品的影响力,通过这些方式,将有灵感、有灵魂的作品传达至世界的各个角落,能为当代文学创造出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3]。
  (二)大众传媒呈现当代文学的主体内涵
  经典的文学作品出版成书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但销量并不可观,其原因在于,这类出版物大都厚重繁杂,人物关系脉络复杂,难于梳理,需要有一定文学涵养和文化底蕴的人,才能真正懂得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意义与作者想表达出的感情,也需要用一定量的时间去品读,这些原因使得作品的受众范围不广。相比之下,大众更加青睐小说等短篇休闲娱乐杂志上的碎片式文学,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到有趣的内容而且简单易懂。但大众传媒通过将繁复的经典作品改拍为影视作品,利用电视剧、电影的方式对文学作品进行包裝,使文学作品"简化",将长篇的,不间断的作品,改造成一段一段的影像,能更容易被大众接受。这种直白的影像信息有助于观看者对历史资料、革命文献或文学著作等进行消化理解然后吸收。通过这种提升视觉感触的方式,不仅仅使大脑的文字处理区开始活跃起来,也使得图像处理区和声音处理区都运作起来,给大脑更多信息,让观众对其中的内容感同身受,以此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令大众了解到文学作品真正所要表达的主体内涵。
  (三)大众传媒为当代文学提供传播途径
  电视、电影等传播手段受到大众青睐。也促进了文学类型的电视节目迅速发展,央视的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节目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典范,通过讲坛的形式,给文学大家提供了一个舞台,也给听众和观众提供了一个渠道,使大众真正能对当代的作家提出对文学作品的看法,用这样手段对文学作品进行对鉴赏和分析。通过主持人对观众的引导,令听众和观众更直观的了解到我国的文学历史和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其他的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拓展了青少年对中国古老文化的认知,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同时,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使我们的青少年对我们的文化更有自信,对文学更有兴趣[4]。这些电视节目也可以帮我们吸引一批喜欢文学的人,营造起全社会对当代文学以及古代文学的喜爱与想深造其中的氛围。
  四、总结
  大众传媒不仅促进了当代文学的传播,还让文学作品富有生命力,使文学作品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生生不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让人们在生活之余能够感受精神财富。同时为人们增添了生活情趣,提高了人类的审美。其作为媒介体,缩短了世界的距离,让世界成为了"地球村",加深了人们的共同认知,让世界得以共同前进,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彭成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六届青年论坛暨"学术话语新变:学术史、思想史与文学制度"学术研讨会述评[J].文艺理论研究,2018(04):214-216.
  [2]胡春艳.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大学生中传播的主要渠道——基于29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03):113-118.
  [3]唐宏峰.新机制、新媒介与当代性——对当代条件下文艺高峰建设的思考[J].文艺争鸣,2018(06):85-92.
  [4]吴玉杰.大众传媒与当代文学批评的市场角色[J].文艺争鸣,2010(15):123-126.
网站目录投稿:笑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