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最后一个问题怎么问?这样问就对了你就成功了! 这个问题称得上惊艳,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我们好像很少反过来思考如何回答这一题,即用人方到底希望招到一个什么样的人? 并不局限在指业务层面,毕竟技能和项目都明明白白地写在简历上了。而面试时更多要考察的,恰恰是那些没能展示在简历上的隐性条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软技能。 有的时候,候选人举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足以让面试官判断TA是否符合条件了。 4月1日刚结束的挑战魔鬼面试官欧莱雅专场中,第一位面试者就展示了过硬的软实力,赢得了评论区一致的称赞。 随后面试官针对每一位面试者的点评,也让直播观众惊呼:醍醐灌顶的建议,我为啥没有早点看到直播。 我们翻看了第一季和第二季以来面试官给出的所有点评,发现他们在面试时,提问逻辑和答案的判断标准,其实具有很高的相似度,并且具备极高的复用价值。 点击预约观看 观看回放、抽取好礼、为面试者加油 扫码加小助手进群 本文由LinkedIn原创。 面试官最看重的品质 到底是什么 我把这个问题抛给第一季的几位面试官,得到了如下的回复: 抗压能力 咨询行业的面试官Wayne提到,他最重视的就是韧劲(resilience)。 人固然有很多美好的、重要的品质,但是面试中(而不是靠背调或者其他辅助方式)通过问问题能检验的、也是职场中特别关键的品质,就是韧劲。 一个有韧劲的人会愿意打破自己的舒适圈去主动延展自己的技能,学习新的也是工作必备的能力,也意味着愿意主动克服自己的惰性去充实自己和不断变强。 这在职场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只要保持这个品质,未来的上限可能会很高。 沟通能力 营销行业的面试官Mark表示,冲突管理的能力(conflict management)很重要。这里的冲突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工作中如何处理与不同团队和个人的关系,也包括事务本身遇到挑战时的处理方法。 Marketing在快消中经常扮演项目负责人这一类"大管家"的角色,你需要协调许多不同部门的同事,甚至于很多比你更加资深的同事。 这当中不可避免会有许多需要协调的地方,如何扮演好"大管家"的角色就十分重要。 面试中经常会有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或者团队合作类的题目,都是在考察大家在与人相关的冲突管理中的能力。 另一方面,Marketing也是需要在面对难题时,不断寻找解决办法(其他行业也是),面对营销战役时,不断超越自己寻找创新的方案,而不是"一招鲜吃遍天"的态度,这其实也是一种冲突管理,求新和求稳的冲突。 面试中经常会问到"遇到过的挑战以及如何解决"或者"如果再做一次你会怎么做",其实都是在让你走出舒适圈,去面对那些事务上的冲突。 学习能力 微软面试官段旭东给出的答案是成长型思维。 因为现在的工作会不断的要求一个人能成长和进步,而不是在固有思维体系里去做事情。 不要停止学习,不断地去实践,在提高技能的同时,也充实面试时的经验和案例。 面试的所有答案和storytelling,都要在说明自己的实力之余,尽量展示这三个方面的能力。 尤其在缺乏相关经验的时候,这三种底层能力至关重要。它们能极大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潜在实力,而这种潜力,正是企业寻找人才时,最看重的一点。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几乎每一位面试官,都提到的一个技能,就是讲故事的能力。 段旭东给出了最好的故事的三个标准:1、能展示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2、不仅是自己觉得好的,旁人也觉得好的案例;3、描述过程中带有故事性,是一个能让别人记住的故事。 金融方向的面试官张笑予提到,在面试时,很多五百强企业最看重的就是软技巧。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地开发新的开放型题目,拒绝用模板问题考察面试者。 比如,面试官会问"你喜欢什么?"回答这个问题时,讲故事的能力和沟通技巧才是重点,能否把自己的软技巧包在回答里,才是答案的是否出彩的要点。 所以在面试回答时,必须要讲故事。欧莱雅的面试官Vincent建议,故事要具象化,少用华丽的形容词,而是用真情实感打动人。面试官会去从你的故事中,了解你的性格和为人。 而在"挑战魔鬼面试官"的面试直播过程中,所有的面试者会将各种各样行业的故事和案例,一一呈现在你的面前。 假如面试只能问一个问题 会是什么 我们经历的面试,通常会持续15-20分钟,面试官提出多个维度的问题,尽可能地观察候选人的性格和能力是否与公司需求相符。 但假设一场面试中,面试官只能问一个问题,他们会问什么呢? 这个问题将是他们最关心的,也是最能决定"生死"的关键问题。 我同样请第一季的几位面试官分别回答了这个难题,他们给出的答案惊人地一致。 面试官段旭东和Wayne都认为这个问题应该是:你经历的最大挫折和教训是什么? 他们解释说,这个问题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经常反省自己并具备很强的韧性和成长能力。 通常来说,教训属于典型的"吃一堑,长一智",很大概率是尝到了失败的味道。 但是重要的是失败后、得到教训后的心态如何,如何积极看待这个教训,并且有没有反思出来更好的方法方式,从而在遇到下次类似的挑战时候能否做到更好。 这个过程中所反映出的韧劲、举一反三能力、自我审视都是非常可贵的职场好品质。 在领英上也看到有一位创意总监分享了类似的观点。 我总觉得一个善于内观的人,时时刻刻都想着发挥自己的优点,隐藏或是减少自己的缺点的人,一定是公司值得栽培的成长型人才。 这份意识比什么专业能力都重要。而且这份意识是非常稀缺的。职场上太多人盯着别人的薪水title认为他们才不配位,却从来不用相同标准的眼光好好检验自己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