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教案如同鸡肋尴尬了谁


  教案,即教学方案,是教师站在育人角度,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方法与理念上的创新,辅助课堂教学有效实施而设计的方案。写教案是教师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上课要有教案,是对教师基本的职业要求。检查教师教案,也是教学管理的内容之一。而今,教案这一教学过程中必备的指导性方案,却如同"鸡肋"一样,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教案"如同"鸡肋",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案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即由教案为教学服务转变成教案为检查服务。
  写教案是教师教学基本功之一。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检查教师教案也是教学管理的需要。但是,查什么,怎么查,检查后的结果如何使用,这些教学管理中的常规问题,因管理理念的偏差,导致教学管理部门用统一的模板化的格式,为不同学科、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设定统一的教案格式及书写要求,致使教师只为应付检查而写教案。这样的管理导向,让教案变成了上课时"需要带"却"没有用"的形式上的存在。弃之,不符合教学规范;用之,上课时几乎没有用。如同"鸡肋"的教案,不仅浪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浪费了大量纸张,也增加了管理的成本。
  "教案"如同"鸡肋",不仅是教案的尴尬,也是教学管理的尴尬,更是教育的尴尬。要改变这一现状,应从改变管理理念入手,用科学的管理回归教案应有的属性。
  首先,教学管理人员应对教案的作用有清醒的认识。教案是为教学服务的,不是用来被别人检查的。因而,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案,如何写教案,决定权在教师。不要将查教案当成一种管理手段,更不要制定刻板的统一要求,如字迹是否工整,字数是否达标,格式是否规范,三维目标是否都写得一清二楚,等等。应转变定期查教案的思维与做法,用符合教育规律的管理,让教师写有用的教案。
  其次,勿将教案当成教学管理的业绩。过于重视教案的管理属性,就会把教案的"外在美、数量多"作为管理的重点。如有的学校要求每篇教案不能少于三页纸,重点内容要用彩色笔标记,不仅要有纸质教案,还要有电子教案,两种教案都要定期上交和上传。学期结束时,所有的纸质教案都要上交教务处统一保管。每到期末,堆积如山的教案或许只能当成一项工作业绩,但这些教案是否有使用和保管的价值,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数量庞大的教案,即使不被弃之,最多也就是"鸡肋"般的存在。
  再次,把写教案的自主权还给教师。如何设计教案格式,如何书写教案,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需求。即使是同一名教师,在教授不同的教学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时,对教案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基于此,每节课是写简案还是详案,以什么样的格式写,应成为教师个性化的选择。把写教案的自主权还给教师,不用条条框框约束教师,教师才能写出对教学有用的教案。
  "教案"如同"鸡肋",是形式主义工作作风的必然结果。让教案回归应有的地位与属性,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从转变工作作风做起,还教师清净的教学环境,让教师的一切教学工作都以师生成长需求为出发点,让教育在淡定中前行。
网站目录投稿:凌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