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算够》是一本由艾伦・杜宁著作,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9.80元,页数:19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多少算够》精选点评: ●如果全世界人民都希望活得像美国人一样会发生什么事。有理有据,又很温和的一本书,推荐 ●过度消费无异于吸毒 不同在于 吸毒是牺牲个人健康 而前者则是牺牲子孙后代的未来 ●值得深思的问题,可是还是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值得深思 ●现在读来竟然一点都不过时。非常喜欢作者的论述方法! ●读得太迟,感觉很多观念都已经知道了,少了看到新观点的兴奋感。 ●对消费主义的逆转,现今的观念革命。 ●1992年的书,但对现在的世界还是有价值。 ●The problem about consumerism is that it is not satisfying our needs, it is cultivating our needs, desires and lust. ●消费主义及其后果,以及我们能做什么。 简明通俗、 《多少算够》读后感(一):一个人的富有与其能够做的顺其自然的事情的多少成正比。 相比"多少算够"这个令人震撼的标题,杜宁内文陈述比较趋于调查数据、乏善可陈,附录参考书目几乎占据了整本书三分之一的厚度,并且中英对照表上错漏百出——但最终想说的不是这本书本身,而是此书引起的思考。 初版于1992年,梭罗发行《瓦尔登湖》之后138年,利奥波德发行《沙乡年鉴》41年,而同年,《into the wild》的主人公christopher mccandless执意为了脱离社会而生存最终把生命留在了阿拉斯加的荒野中。 书中各种取自西方90年代初的数据和事例,恰恰成为了20年后今日中国的最准确的参照。从八十年代的苦日子、九十年代的"过得去"一直到今天的"小康生活",已经不断感觉到身边的物质过剩。总有逛不完的商场,穿不完的衣服,吃不完的食物,可一个个工厂还在马不停蹄地转动它们的机器,义乌仍是趋之若鹜的地方,化工院仍绞尽脑汁为新研制的化学除草剂而巧立名目。这些都曾是苦年代里人人憧憬的美好未来;可当大多数人都终于活在了他们的美好未来之中的时候,才蓦然发现似乎什么都有的日子里唯独缺少了苦年代中纯净的空气、洁净的水和清贫但充满希望的生活。兜里钞票越多的时候,人类却变得空前的贫穷。 因为大凡经济活动都是人类通过对自然的榨取而产生的"财富"。看看你手头上的任何一件东西,都有它们各自的环境代价。书本源自于树木,粮食源自阳光水分和土地的养分,金属源于矿脉,塑料源于石油,石油源于古老的动植物和阳光。 随着民主发展"人吃人"已普遍受到指责的时候,居然没有人敢承认"人吃大自然"的恶行。自然不知不觉成了哑口无言的冤大头,而人类却越来越不知羞耻,什么都有了却什么都还想要。人类越富有的时候自然便越贫穷。 既然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之间属于此消彼长、你死我活的关系,那么我真的想知道,像christopher mccandless那样,一个人脱离社会生存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多少算够》读后感(二):技术革新 & 能量消耗 问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这样一些问题: * 想不想叫食物和商品直接送货上门? * 想不想想不断的升级自己的手机、电脑? * 想不想要要住大一点的房子?用很多的高级的电器? * 想不想拥有自己的汽车甚或是私人飞机?...... 可是有没有人停下来想过这个问题:多少算够呢? 针对上面的问题,我不否认自己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但那是在自己的价值观还没有形成之前被动接受的别人的和社会的价值观。其实,直到现在,这些物质依然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之一。 现在针对这些问题及可以预想到的大家的答案,我自己有下面几个问题: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追求这样的生活方式呢? 是人类对于安逸的贪婪追求吗?亚里士多德早在2300多年前就写道:"人类的贪婪是不能满足的。"我个人不赞成从人性上否定这件事情,那就太悲观了。 这样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好呢? 这也是这本书引起我的新的思考-关于技术的革新和能量的消耗。虽然我之前知道技术是有副作用的,但是我仍然一直都推崇它,因为正是技术的革新把人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逐渐解放了出来。可是试着对比一下这两个数字:自己手洗衣服用掉的水和能量 VS 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用掉的水和能量。答案是远远小于。而且本来1周洗一次的衣服,现在1-2天就洗一次,反正是用洗衣机嘛。换句话说这种人的双手解放出来的洗衣机做同样的事情消耗了大得多的能量。而且这件事情是可以推广的。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消耗的能量=每一件工作消耗的能量*做工作的数量。而"机械化"、"自动化"后这两个乘数都增加了,所有这些都意味着耗费更多的能量!如果大家都追求美国人那样的生活方式,要知道-那是以全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为什么这样的生活方式很难改变呢? 《多少算够》里面写到一句触及本质的话:"全球经济的建立却是主要是为了供应世界上最富裕的1/5人口的消费生活方式,而从高消费到低消费的转变将彻底的动摇这种结构。它将需要大批的工人转换工作,整个大陆重新建立它们的产业基础,并且所有规模的企事业单位转变它们的运作方式,最坏的是,它可能导致数千个家庭和团体的痛苦的骚乱。" 好了,到此撇开所有这些环境的问题不谈,我再问一个问题: * 拥有这样的生活方式然后就幸福了吗? 多少研究结果显示财富和幸福感是没有相关性的。经济学家E.F.舒马赫提出的一个经济学定律"一个社会真正可用的闲暇的数量通常是与这个社会用以节省劳动力的机器数量成反比。"人们越重视时间-因而越绞尽脑汁去节省它-人们就越不可能放松和享有它。 这真是一个大大的嘲讽! 原文链接:http://lijuan.yo2.cn/2008/04/30/reading-how-much-is-enough/ 《多少算够》读后感(三):更多的时间或是更多的金钱?这是一个好问题。 有几句话要写在最开头: 首先,中国不是北京上海,也不是广州深圳,但看这书的人大多在这些一、二线城市,因此会感同身受。但其实,中国大部分地方还远未达到书中所说的消费阶层的水平,因此这本书还略有些超前。 第二,中国的贫富差距、生活质量差距在不同城市、城乡之间较大,富人穷奢极欲,穷人刚刚温饱,因此这本书是有意义的。 第三,中国未来总有一天会达到今日美国、日本的发展水平,如果中国人民真的有什么特别的智慧,那这本书应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但对此我不抱过高期望。 最后,此书成书早,很多新情况、新科技、新工具、新思想未纳入其中,作为思考的引子可以,不能照搬。 以下是读书过程中随手记下的一些要点: 1.消费的民主化变成了美国经济政策不言而喻的目标,消费甚至被渲染成一种爱国责任。 2.在消费社会,需要被别人承认和尊重往往通过消费表现出来。 3.理想的幸福似乎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闲暇时间。但现实是幸福来源于与他人的比较。 4.在消费者社会的理想家庭中,人们几乎不为自己做事。 5.我们除了孩子几乎什么都不生产。 6.随着国家变得富裕,人们也越来越着急。到底急什么?我猜根本原因在于幸福来源于比较,比较产生竞争,竞争产生焦虑,焦虑让人着急,囚徒困境。 7.人们越重视时间----因而越绞尽脑汁去节省它----人们就越不可能放松和享有它。闲暇时间如此宝贵,以至于不能在空闲上"浪费"。握沙原理? 8.是否应考虑过一种物质相对节制,精神极大富足的生活。 9.作为现代消费社会的一员,我有什么资格来评判?能改变什么?怎么改变?物质从简,追求精神的富足吧。 10.我们负担不起对物质的照料,人工、时间最昂贵。 11.似乎并没有人真正在意这些问题,人类的行为总让我想起末日审判的场景,谁知道呢,可能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一切自然会被解决吧,只不过目前这些问题还没有严重到必须尽快解决的程度而已。犬儒。 12.不消费就衰退,衰退就失业的逻辑怎么破?没有一个政府承担得起这个后果。民主的后果之一就是造成政治的极端短视,因为选民们只在乎眼前的利益,长效机制如何建立是个问题。此外,民主造成对精英主义的排斥,民粹更容易上台,但民粹的素质堪忧,于是就看到了民众自己给自己挖坑的结果。 13.我们有了充足的东西,但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我们能选择从事一项工作或离开它,但我们不能用较少的日工作时间从事工作,留给我们的就是好的全日制工作和差的非全日制工作。 14.对于很多人,电视是当他们的创造激情不足的时候,当他们太疲劳以至于不能从事更值得做的事请时才做的事(对人性存疑,但每天工作结束后到家只想躺着也是事实,欧洲及大萧条时期的反例值得深思) 15.由于全球化,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劳动政策都不可能有效实现其目标,除非其他所有国家都采用了相同的政策,否则就会造成囚徒困境,因此,本书所讨论的很多内容是无用的。换个角度考虑,这也说明为什么国家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只要多数国家还相对落后,少部分发达国家就无法实现其国内政策的目标,所以,"行善"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也是在帮他们自己。引申一下,中国援非的行为从长远来看是有益的,但大多数群众更关心眼前的利益,因此类似美国这种即民主同时人民素质有参差不齐的国家就很尴尬。 16.登广告的人特别喜欢利用妇女们的不安全感和自疑。男性也不乐观,贩卖焦虑的到处都是。 17.追逐利益会成为主流价值观,可能也与利益便于度量,而幸福难以明言有关。追逐利益更容易,而要想清楚自己人生的意义太难,可能一生也得不到答案,从实用主义角度来看太不实用了。 18.如工作时间缩短,我们可以用这些"多"出的时间做什么:个人发展,家庭及社会活动。 19.广告的作用在于告诉受众:你目前的生活不够好,买了这个就能变得更好。而事实是,由于没有时间,即使买了能够更好也可能没有机会使用,更不要说这种更好可能微乎其微,与所付出的价格相比,性价比低的可怜。 20."金钱从没有使人幸福,也永远不会使人幸福",富兰克林这话说的绝对了。 21."一种持久文化不会很快到来,我们不能期待社会价值方面的即刻改革、道德的觉醒或者’范式‘的转换。 22.充裕的生活与过度消费的生活根本区别是什么? 注释占了近1/3 《多少算够》读后感(四):幸福永远不在消费中 特别好的一个小册子:《多少算够》。美 艾伦.杜宁(Alan During)著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读后感:幸福永远不在消费中,简朴不等于单调与乏味,而恰恰相反。 近百年来鼓催消费即是贡献的消费主义思想,给人类的幸福给地球的环境给子孙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毁灭性以及加速度的打击。 下面是一些共鸣和摘抄: 汽车对于城市来说,与其说是福利,不如说是障碍。 我们"负担不起"对东西的照料--劳动力是昂贵的,时间是昂贵的,但是物质--创造所有的原料--却是这样的便宜--以至于我们负担不起照料它们的费用。 节制消费,保持和修理用品;再使用和再循环物质-- 关心地球意味着关心我们从中获取的东西。 美国工业设计者威廉。斯顿夫的话:我们有了充足的东西,但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 按照传统的经济理论,做广告则提供了这个信息。但是市场信息内容本身表明了只是头脑简单的解释。当许多同类产品为得到购买者的垂青而相互竞争时,广告变成了梦境一般美妙的事物。许多广告几乎不提供任何信息,而是用形象化的描述来代替,例如性功能的充沛、永远年轻、关于存在的意义,以及无数的其他各种"难道你不喜欢这样么?"的主题。 在消费社会里,促销的炮火是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实际上没能记住几个广告。然而电视中播放的广告节目有一个结果,即使它们不能卖出一种特别的产品,但是他们通过反复说教有一种解决任何生活问题的产品,甚至某种令人幸福和圆满的存在物(只要买对了东西)的办法兜售出了消费主义思想本身。因此,登广告的人通过把它们的商品和人类精神对于存在的无限渴求拴在一起从而培养了需求。整个工业已经为他们自己制造了需求。 商业电视通过把高消费和生活方式作为一个模仿的榜样来描绘,结果促进了对更多东西的无休止的渴望。 对于全世界的许多穷人来说,似乎是一片乐土的西方,每晚都在世界上的8亿台电视机上出现。 作为部分结果,各个地方的理想和追求被当前的美国标准所限定。 自从1989年,洛杉矶的传媒和价值中心,一直在敦促传媒的阅读活动,他们沿用马泽尔教给的方法(一个难于老师迈克尔。马泽尔让中学生学习电视制作,一边它们将来能够识别操纵观看者情感的伎俩),告诫全美的父母们教育他们的孩子用批判的眼光去观看电视。 商业电视和广告的扩大是培养需求的两个主要动力,公共空间的商业化是第三个。 然而,一个购物街不是一个社会。它是一个精心设计去促进购买的商业事业。它人为地把人们从自然的循环中,从一个的时间中,以及从天气的变化中隔离出来。他们排斥那些不能和消费者阶层同样花费的其他人。它鼓励一种不关心无名者的态度,而不是把人们的关系建立在对邻里和场所依恋的基础上。 像在欧洲的大部分地方一样,大多数的德国商店必须在晚上6点钟关门, 而且周末的关门时间也受到了限制。不论出于什么目的,这些做法在公共空间的形式上和精神上有助于控制消费主义的影响。 更进一步,除非我们降低我们的消费,否则我们将没有权力反对目前世界上中等收入和穷人阶层对地球的损害。(作者本书中按照收入的多少,将人群分为消费阶层、中等收入、穷人阶层)最近一个动画片解释了肆意挥霍的人对穷人宣扬保护的荒谬:一辆豪华轿车的驾驶者使其匡胤汽油的发动机空转,并对一个正准备伐倒一棵树的饥饿的农民叫喊:喂!朋友!我们需要那棵树保护我们免于温室影响。 新价值观从不抽象地到来,它们往往与具体的情况、崭新的现实以及新的世界理解一起到来。实际上,道德只存在于实践中,存在于日常微小事情的决策上,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在道德方面,决策依赖观念。当大多数人看到一辆大汽车并且首先想到它所导致的空气污染而不是它所象征的社会地位的时候,环境道德就到来了。同样的,当大多数人看到过渡的包装、一次性产品或者一个新的购物中心而认为这些是对他们子孙犯罪而愤怒的时候,消费主义就处于衰退之中了。 对于这些实践者,目标不是禁欲主义的自我克制,而是一种朴素的魅力。一些人已经开始认为诸如晒衣绳、窗帘和自行车有一种衣服干燥机、空调和轿车所缺少的魅力。这些朴素的机械不仅安静、便于人工操作、防火,对臭氧和环境无害,而且容易修理和价格便宜。因为他们不太方便,因而需要一定程度的预见天气,从而训练了生命所必需的空间感和时间感。《家庭生态学》(Home Ecology)的作者卡伦。克里斯坦森强调简朴的生活不是单调或乏味:因为我们将爱惜东西而不是浪费它们,我们将成为保存者和创造者而不仅仅是消费者。 最后,作者的态度是乐观的,因为,消费主义的历史是短的,根基可能是肤浅的,因此它也可能是脆弱的。但是,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