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场镇位于贵阳市乌当区东北部,处于东经106°45′―106°52′,北纬26°48′--26°54′之间,全镇南北最大距离10.9公里,东西最大距离13.75公里,总面积98.16平方公里。西邻修文扎佐,南接白云牛场,东与羊昌接壤,北连开阳,镇人民政府驻新场街上,距离区政府所在地36公里,距贵阳市行政中心46公里,处于贵阳市一小时经济圈内,临近贵开、贵遵高速公路,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新场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布依、苗、仡佬等民族在此聚居,全镇地形为北邻岭谷纵横,南邻为中低山河丘陵宽谷地带。既有青山绿水,也有人文胜景,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平均海拔1346米,森林覆盖率52%,属亚热势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4℃左右。境内自然禀赋优越,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降雨充沛,农业基础较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洋芋、红苕、大豆等,经济作物有油菜籽、茶叶、果树、番茄等。境内有蓄水量为56万立方米的羊午水库,新寨水库蓄水量8万立方米。境内有正在开发的可龙万亩杜鹃森林公园旅游景区,有牛鼻水、三亩峡峡谷和多姿多彩的布依族(可龙红灯戏)和苗族文化(小尧花鼓舞)、民俗等良好的旅游发展优势资源,小尧花鼓舞于2007年5月省政府授予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新场镇辖新场村,王坝村,大岗村,达古村,大坝村,尖坡村,大桥村,谷溪村,尧上村,永丰村,杨梅村,可龙村,保寨村等13个村与大坝社区1个,下辖89个村民组,110个自然村寨,总人口16976人,农业人口15010人 。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2 %。 十五期间(2001年-2005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18238万元,同比2000年增长69%,年均增速达10%;财政总收入达568万元,年均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达178万元,年均增速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744.1万元,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80元,年均增长8%。招商引资实际累计完成5017万元,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16万元,年均增长9.6%。 十一期间(2006年-2010年),全镇农业总产值完成11934万元,较"十五"末的8589万元增长38.9%;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下完成2219万元,较"十五"末的2451万元减少9.5% ;第三产业总产值完成2607万元,较"十五"末的877万元增长197.3%;地方财政收完成120万元,较"十五"末的150万元减少20%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40万元,较"十五"末的1744万元增长41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09万元,较"十五"末的903万元增长111.4% ;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5780元,较"十五"末的3223元增长79.3%;招商引资完成4985万元,较"十五"末的3098万元增长60.9%。 十二五期间(2011年-2015年),全镇农业总产值完成28508.3万元,较"十一五"末的11934万元增长138.9%;工业总产值完成22700万元,较"十一五"末的2219万元增增长922.9%;第三产业总产值完成4300万元,较"十一五"末的2607万元增长64.9%;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67万元,较"十一五"末的120万元增长205.8%;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12895.1元,较"十一五"末的5780元增长123.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000万元,较"十一五"末的9040万元增长12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12万元,较"十一五"末的1909万元增长21.1%;招商引资完成28000万元,较"十一五"末的4985万元增长461.6%。 十三五期间(2015年-2018年)全镇农业总产值完成3.9亿元,较"十二五"末的2.9亿元增长34%;工业总产值完成3.1亿元,较"十二五"末的2.3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总产值完成0.56亿元,较"十二五"末的0.43亿元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1.72万元,较"十二五"末的1.3万元增长33.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2亿元,较"十二五"末的2亿元增长11%;招商引资完成5亿元,较"十二五"末的2.8亿元增长79%。 十八年来(2001年-2019年),2018年,全镇农业总产值完成3.9亿元,比2000年的1.1亿元增加了2.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2亿元,比2000年的0.1亿元增加了2.12亿元;工业总产值完成2.3亿元,比2000年的0.17万元增加2.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1.72万元;比2000年的0.23元增加1.49万元;招商引资完成5亿元,比2000年的0.3亿元增加了4.7亿元。 新场镇是农业大镇,长期以来,持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蔬、果、药、茶、畜(禽)"五大支柱产业初具规模,城郊农业、生态农业和市场农业初现雏形。大力实施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实现长足发展。2001年-2005年,全镇以科学种植管理为切入点,做大做强水果产业,大力实施"优果"工程和"品牌"带动战略,高标准建设以黄金梨为主要品种的优质果园,梨园产值年均达500多万元。依托本地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夏秋反季节蔬菜和冬春次熟蔬菜,建立了尖坡、大桥折耳根基地4000亩,尧上青菜、莲白基地2000亩,达古、王坝晚番茄基地300亩。2006年-2010年,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运作模式,与老干妈、黔五福等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建立了以"蕃茄、雪里蕻、水生菜、香细菜"为主导产品的1500余亩蔬菜和3000余亩优质小米种植基地;依托新场、大坝奶牛养殖基地,养殖奶牛1500头、发展牧草种植6000余亩;初步形成了5000亩的优质水果和600亩的茶叶种植基地;以金实农业为龙头,建立了2500余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企业发展的"三赢"发展格局。2011年-2015年,全镇围绕新场优质蔬菜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已基本完成园区冷库、展示中心及中学生农业实训基地建设,万亩优质蔬菜园区基本形成。其中,核心区建成蔬菜实验示范基地1000亩,晚番茄种植3000亩,折耳根种植2400亩,辣椒种植2600亩,其他蔬菜种植种植2000亩。我镇成立农民合作社13个,通过抓好农业、道路改扩建、建设农产品(蔬菜)产地物流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目前,农业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75亿元,带动园区内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9977元,基本实现预期目标。同时,园区电商体系通过天天果蔬汇、苏宁易购等公司业务已经打通,并实现销售收入76万元。2015年,全镇有效耕地面积15900亩,农作物播种面积55740亩,粮食播种面积20640亩,绿化苗木种植达到3000余亩,林地面积52333.03亩。粮食总产量1376吨,蔬菜产量16483吨,水果产量22344吨,生猪出栏11784头,肉禽23万羽。 "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 "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 的重要指示。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推进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2014年,我镇成立了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按照"报―查―评―审―批"五个环节的工作程序进行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建立健全档案资料。数据统计,2015年新场镇扶贫对象共334户,812人。其中:低保户142户,298人;扶贫户177户499人,(其中:国家标准91户230人,省级标准86户269人)另有五保户15户15人。根据《2015年乌当区遍访工作实施方案》相关要求,落实在我镇领导干部遍访帮扶精准扶贫系统内国家标准的扶贫户有91户,230人,省级标准的有8户23人(可龙村6户20人、杨梅村2户3人),涉及9个村共计99户253人,2014年脱贫任务数179人,实际脱贫59户179人。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结合各村各贫困户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一对一"帮扶,减贫人口遍访帮扶涉及农户99户253人,获财政扶贫资金共计49.5万元。现已通过养殖帮扶,使扶贫户摆脱贫困,增加收入。 工业是新场镇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法治稳镇、生态立镇、产业富镇、文化活镇、发展兴镇为抓手,团结进取,攻坚克难。2001年-2005年,新场镇充分利用交通、土地、区位优势,利用501厂整体搬迁后闲置的土地、厂房,营造宽松的招商引资环境,引进了顺生铸造厂、大坝鞋底厂等企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2006-2010年,新场镇成功引进贵阳德丰肥业、贵阳一二三汽车缸套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入驻新场,年新增工业产值2300万元,新增就业350人。2011年-2015年,新场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完善,严格把好入口关,按照"盘活存量、控制增量、做好服务"的要求,力促有进展、有突破,确保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取得了明显进展。全力做好中航惠腾、泰尔肯新能源基地等企业的跟踪服务工作。 围绕"周末花园"下大力气打造文化旅游名片,梨韵尖坡作为乌当区"泉城九韵"新增的"四韵"之一,春可赏花,秋可摘果,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市场运作"的要求,充分发挥新场旅游资源优势,加大对辖区内景区景观与内涵的开发。截至2015年,全镇完成旅游指标0.43亿元,接待量年均达50000人次,修建景区公厕18个,停车场5个,垃圾箱26个,有300住宿床位,村民农家乐年均收入5万元。新场街道有门面50个,餐饮行业6个,服饰店8个,超市5个,汽车修理厂4个,家具家电卖场10个,农贸市场4个,药店3个,理发店5个。手机网络营业厅6个,已完成了4G网络覆盖。 新场镇积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助推经济转型升级。自2000年-2005年,先后完成羊昌至501厂、新场至牛场尖山两条县级公路的硬化改造,对集镇外环路和新场小学至派出所主干道破损路面进行改造维修;硬化村寨道路25条,40余公里。2006年-2010年,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370.2万元。完成了进村道路硬化53.4公里、窜户路56公里、机耕道30公里,农村小水池490口、灌溉沟渠40公里、人畜饮水点60个;新建或改扩建12村级综合楼和配套设施建设;新建客运站候车楼主体和2300平方米停车场;完成新场农贸市场2000平方米大棚、600平方米经营铺面和管理用房工程建设;2011年-2015年,全镇共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2088余万元。新建通车道路58.48公里,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寨4个;安装太阳能路灯566盏,新建排污沟7.5公里;建成文化活动广场3600平方米;新建2个村级综合楼,完成对11个村级综合楼改造建设;完成5处党小组活动室建设;完成羊下线大修建设项目;配合有关部门完成村级计生服务室8个。 在"十二五"期间,全镇未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工作保持良好态势,共排查各类安全生产隐患400余条,整改400余条,整改率达到100%。修改完善安全生产事故救援总体预案4次,各专项应急预案2次,新增配备协警2人。积极争取政府上级部门的支持投入资金5万余元,完善了集镇道路交通标识标牌的设置。认真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推行消防网格化管理工作,加强辖区内消防队建设,共建村级义务消防队13支,150人。落实一个村村级消防示范村,建有消防站,并配备相关消防设备。加强消防培训工作,消防人员演练培训、训练,群众知识知晓率达85%到90%。截至目前,共张贴消防宣传标语10余幅,消防演习4次,进学校、企业、人口密集村寨巡查4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在辖区内张贴秸秆禁烧宣传标语10幅,发现焚烧秸秆、烧毁积肥现象20余起,制止20余起,受教育人达到20余人。并与各村、组签订《秸秆禁烧责任书》以及各村制定《秸秆禁烧责任分解表》。积极申报王坝村省级生态村称号。 新场镇加大治安管理力度,认真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是为进一步强化镇便民利民中心的作用,将镇信访、维稳等部门整合进入便民利民中心,明确专人负责坐班。同时,出台了《新场镇党政领导接访工作制度》。2015年,共处理各类信访件17件,重信重访2件(其中书记区长交流台4件,处理回复4件;区长信箱2件,处理回复2件;区群工中心转办件6件,已调查回复的5件,正在调查核实的1件;自办案件5件),调查率100%,答复率94%。建立完善镇维稳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创新"五个在先"特色。实行网格化管理,明确由镇党政主要领导为网格负总责,安排并督促各网格落实好相关信访维稳工作。2015年,全镇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62件,通过采取联席调处、专题会议等措施,成功调62件,调处成功率100%;针对全国"两会"、省市"两会"、可龙红灯会、王坝村曹以刚户违章建筑等重大活动开展了维稳评估工作。对辖区内流动人口进行清查,共清查流动人口675名。全镇共完成4名"两释"人员的无缝接茬,家属动员及接回率均为100%。及时调整充实了镇禁毒委等工作机构,加大禁毒宣传及涉毒人员的走访、帮教力度,实现吸毒人员100%管控到位。落实禁毒工作 "一票否决"制度,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与各村(居)、镇属各部门层层签订了责任书。截止目前,全镇登记在册吸毒人员29人。其中社会面15人(参加社区康复的1人、社区戒毒的5人、社区戒毒未报到的1人、未下决定书的7人、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1人);回归社会的6人、在场在所的8人。较去年新增吸毒人员6人。 坚持以就业促发展、以社保惠民生的目标,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劳动维权帮扶、农村合作医疗等民生工作,旨在保障民生、惠泽全民,是新场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的职责所在。十二五期间,新增就业岗位750人,帮助1268人顺利实现再就业;开展城镇统筹培训1000人次,非技能培训360人次;全镇农村人口参合率达98%以上;全镇共有1162人次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共有1300人次已经领取养老金;2832人次享受农低保户,发放救济金408余万元;发放救济粮375300斤,完成359户危旧房改造。同时,于2014年完成撤乡建镇工作。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42.8万元。通过镇民政专项经费救济(助)临时困难家庭的有42户,共发放救济(助)金额8200元;临时救济569户,发放大米42990斤;大额医疗救助5户,大额临时救助17户,发放救助金34875元。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55人,完成目标任务72人。 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把教育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加大控学保辍力度,确保中小学入学率和在校生辍学率达到国家规定目标,小学生无1人辍学,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2.5%以内;9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小学达96%以上,初中95%以上。小学入学率达到99%以上,初中入学率达95%以上。符合政策生育率97.5%; 镇机关下设党政办公室、财政所、社会事务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科技宣传文化信息服务中心、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水利站、生态文明保护站。有派出所、信用社、国土所、司法所、卫生院、供电所、校务委员会等驻镇单位。 辖区内有学校9所(小学5 所,幼儿园4所),在校生797人,在校教师79人,运动场5个,图书室5个,藏书10万册,电脑20台。中心完小1所,教学班20个,学生320人,专任教师20人,电脑10台,运动场1个;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3所,学生合计240人。至2015年推行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程以来,新场镇共有6所学校享受营养改善工程,其中1所中心小学,4所村级小学,1所公办幼儿园。涉及797名学生享受营养改善工程政策,投入营养改善补助经费30万元。 新场镇辖区内有镇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室13个。镇卫生院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医疗人员11名。卫生院占地面积为1500平方米,病床36张,门诊量约为3546人次。村级卫生室配备1名医护人员和1名计生指导员。 新场镇文化资源丰富,有积淀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有奇异独特的民族文化,还有多姿多彩的精神文明建设。新场镇积极发掘民族文化,大力建设布依族、苗族等民族风情村寨,成功举办新场可龙万亩杜鹃花节、尖坡梨花节,不断宣传新场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达到了让新场镇人民群众欢聚一堂、共享盛典的效果。如今,全镇已建成1个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13个,完成14个村(居)"道德讲堂"建设。新场镇还加大了对辖区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建设力度,强化对农村文化骨干队伍、农村文化带头人以及村干部的培训。全镇先后组建和培养了2支太极拳(剑)队、扇子舞队以及书法协会等民间文艺团体组织近20个,让"文化活镇"活动有了有效的载体。这些民间兴趣活动小组,在谷溪村、王坝村举办的新春晚会和正月十五元宵喜乐会上给当地人民群众献上了绝美的视听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