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还是毁灭》是一本由[南非] 大卫·贝纳塔著作,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296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02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存还是毁灭》读后感(一):生存还是毁灭 "书是把论证投送到观念市场,尽管这个观念市场敌视悲观主义,悲观者因而处于弱势。人们的应对机制太强,悲观者很难求得公正的申辩机会。书店里有整片的‘自助’书籍区,更不用说‘灵性与宗教’和其他鸡汤读物,却没有‘无力自助’区和‘悲观主义’区,因为这类思想的市场规模微乎其微。 我不是在认真主张我们无力自助。我是认为存在一些事情,我们的确对之无能为力,但即使依据一种现实的悲观看法,我们仍然可以做些事来减轻(或加剧)我们的困境。 一本悲观的书最有可能慰藉到的对象,是已经有同样看法却因此感到孤独或觉得自己有病的人。若能发觉有人跟自己看法相同,而且这些看法有不错的论证来支撑,这些人或许能因此得到安慰。" 《生存还是毁灭》读后感(二):生存还是毁灭 《生存还是毁灭》(to be or to be is question)是1942年出品的一部惊悚片,由厄恩斯特·刘别谦执导拍摄。剧情描述的是性、金钱、毒品和暴力充斥的新宿歌舞伎町是一个泛滥着人类黑暗欲望的街区。那里发生了中国黑帮老大和同性恋混混被杀的事件。新宿警署的警官城岛认为这并非单纯的黑道斗殴,对此展开了调查。很快,他发现此事与由龙一领导的企图支配歌舞伎町的新兴流氓团体有关。另一方面,城岛为了支付女儿的手术费,向颇有势力的黑帮樱井组借了两千万日元。龙一准备插手樱井组与中国黑帮的毒品交易,却被城岛的部下打乱了计划,龙一的弟弟冬二也被流弹射中身亡。龙一为了复仇,在城岛的汽车里安放了炸弹,城岛的妻女由此被害。都想为亲人报仇的城岛与龙一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枪战…… 《生存还是毁灭》读后感(三):灵魂的死亡 此书一开始便指明了当代社会关于自杀的错误认识 死亡并不一定是坏的 而是相对坏的 就像让忍受着折磨永远无法解脱的人安乐死并不可以称为坏 因为死亡和无穷尽的痛苦相比相对好些 但并不可以说死亡是好的 相反死亡抹去了人所有可以拥有的未来把人类可以做出的抉择变成虚无 死亡代表整个人自身的自我完全的消失于终结 死亡毁灭了我们大家普遍认为越年轻的死去越值得惋惜 但我认为死亡的惋惜程度与人的生命深度有很大的联系 流浪汉哪怕二十岁就死了也不会有人惋惜 但位高权重的老人不论多少岁死掉大家也会十分惋惜 年龄并不是生命的唯一标准 而标准则是他有多少还可以做出的事情 而自杀与否其实取决于个人对亲属的义务 为了不让亲属伤心而选择活下去但如果他生命的负担到达某种程度 那么期待他为他人的利益活下去未免也是不合适的 关于永生 作者指出永生并非好事 他还有可能是种折磨 着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当永生时无尽的记忆会把人逼疯掉 我们越古老越痛苦 而相对的 当死亡消失了 生也就不存在了 人也就变成了徘徊于世间的幽魂 而关于自杀并非只有肉体的消亡算是自杀这属于灵魂谋杀肉体 而当一个人每天端坐在舒适区 大脑与灵魂逐渐消亡 这就是肉体谋杀灵魂的典型案例 人逐渐变成一副躯壳 忘记所有事情 这未免不是一种自杀 《生存还是毁灭》读后感(四):如何面对人生无意义 从宇宙的角度看,人类只是短暂存在于世的渺小物种,生命无意义。但是对每一个个体而言,存在世间意义,世间意义并不唯一,取决于人的不同价值取向。 生命的质量往往和意义成反比关系。一个人最痛苦之时,反而是对存在意义思考最深之时。 人的身体时常处于不舒服的状态,且不说生理需求方面的饥饿,困乏,寒冷,炎热,如果身体得了病,哪怕是一点小伤口,会瞬间发作,却要花费很长时间慢慢痊愈。因此身体正常,无病无灾无明显疼痛,是少有切值得珍惜的。为了延长这种时间,有必要进行锻炼,增强体质。身体这部机器,如果不自虐,疾病就会来虐你。被疾病虐的滋味不可控,感受更痛苦,想想自己被蚂蚁咬了一小口就脚面发肿发痒半夜无法入睡,更别提其他更大的疾病了。 人越老越怕死的原因:更多的情感牵绊;越来越真实的感受到死亡的威胁 人的存在是没有宇宙意义的,可如果因此而自杀,并不能解决无意义的问题,还会对损害自己的世间意义(伤害父母、亲人、朋友),因此自杀不是解决人生无意义这一问题的出路。可尝试为自己的生命赋予世间意义来进行缓解。 《生存还是毁灭》读后感(五):《生存还是毁灭》:另一个看待生命的角度 必须承认,初看完《生存还是毁灭:人生终极困境的坦率指南》,内心十分的茫然无措。这种感觉的由来,不仅在于书里讨论了"生存的意义"、"死亡"这样宏大且令人沮丧的话题,也在于全书的逻辑思维十分严密,作者先列出"有些人"或"前人"的观念,或驳斥或引证,通过紧凑的思辨将读者带到自己的结论,这样高强度的思辨在看书时让人绷紧神经,看完那一刻却让人怅然若失。 回首书中内容,先聊"生存的困境"。在书中,作者将生命放大到宇宙层级,在如此恢宏的背景下,引证认为生命渺无意味。但渺小普通如我,即使面对那么大的世界,依然只有小小的梦想——有个温暖的家和能够温饱的工作。纵然这些对宇宙毫无意义,但对照作者所述困境,我的内心竟然毫无波澜,且当自己是只不可语冰的夏虫。 作者本已认为生存是一种困境,而论及"死亡",作者所述更让人沉郁。 毁灭是一种代价极大的"解法",只会加深困境本身 如此一来,在作者眼中,死也是困境之一。生存难,毁灭也难,再看看"生存还是毁灭"的书名,一种无力感油然而生。 诚然,如作者所言,一方面,死亡让同处世间、视死者的生命富有意义的他人与死者的关系不得延续,对生命的意义构成威胁;另一方面,虽然死者本人的某些困境终结,但死亡也剥夺了死者未来潜在的好处,而且,死者年纪越小,潜在的好处越多。 死是坏事,既是因为它剥夺我们以后的好处,也是因为它毁灭我们。在其他情况下,死可能并不剥夺某人的任何好处。 但作者在死亡的"丧"里,也给了读者一些"小确幸"——看待死亡的恰当态度并非恒定不变。人们在生存的过程中,随着对世界的了解会逐渐涌现出继续存活的兴趣。而对待死亡的态度,也根据兴趣的多少、浓淡,以及命运的境地发生变化。当面对比死亡更糟的命运时,对个人而言,死亡确实也不能算是坏事。因此,作者在整体否定毁灭的论调中,也承认死亡的一点点的好处。 总的来说,作者给予了一个似乎比成功学、比宗教更丧的生死观,成功学强调个人的生命充满意义,宗教好赖还有死后的天堂或者来世的幸福,但《生存还是毁灭》却同时指证生存和毁灭的困境。然则,这不失为另一个看待生命的视角,从反面解读生命,许比正面激发更多的思考。想到最近在节目中看到几个名人对于"与自己和解"的讨论,当别人纷纷表示随着人生经历的累积,已经学会与自己和解时,其中一人却表示他不需要与自身和解,和自身的拧巴与纠结,正是其努力前进的动力。他的这一发言给我的震撼远超和解众人,认清反面的事实,加诸正面的努力,从而让生命更精彩,不也是很棒的人生吗?想来,我们很丧地从《生存还是毁灭:人生终极困境的坦率指南》中看到生存和死亡的困境,不惧生也不惧死,兴许也能更正确地面对人生。 《生存还是毁灭》读后感(六):一些周边信息 关于存在意义的问题,至今占据大众注意力的还是德国法国(和欧陆其他地区)的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声音,可是海德格尔不好读,萨特的解答文学味重于哲学性,可能大众最后的选择还是读一读存在主义的介绍性书籍(如某某咖啡馆),最后也没能弄明白哲学家给的答案是什么。 这给大部分缺少背景知识的读者一个不好的印象,好像从前苏格拉底至今的哲学家们都在炒冷饭或者只求恰一口饭吃(虽然某种程度上人文学科确实存在这种问题,无论国内国外)。 英美这边的哲学家论述相对简洁、清晰,但却好像天然避讳人生意义这样的"大问题",或者像个别学人投机取巧地抠字眼,以及用还原论的方法否认/消解意义问题。 南非哲学人大卫·贝纳塔总算是给了一个不错的样本,为英美分析哲学家接下了这个重担,给出了他的回答:活着不为什么,人生没什么重大的意义。 论证的答案虽然简单(且晦暗),但哲学从来不是结果导向的,贝纳塔给出了几方面的理由(活着必须面对的困境):意义稀缺,生命质量低,必死的宿命给人带来的阴影,自杀/永生无法助人逃离活着的困境等等。 他回应了相关论题上几种知名的论证,如伊壁鸠鲁主义者的论证:你死之前死亡不会降临,不必害怕;当你死了,死亡也不会伤害你,因为你已经不在了(大致如此,看起来非常不符合直觉但又没法轻易反驳的论证),并且一一指出其中的纰漏。 如果你对人生意义的问题感兴趣,或单纯想接受一下哲学论辩上的训练,这本书是一份非常好的"从入门到放弃"的读物,哦不,入门到前沿的读物。 贝纳塔给这本书设定的读者是入门和专家都能阅读的文本,因此单独为入门读者开辟了一个阅读指南,其中有略读(跳过一部分内容)建议。 写作上,贝纳塔把该交代的背景知识都交代了,因此它也适合给一般读者作为第一本哲学书。它会比Nagel写的"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要高阶一点(毕竟议题更集中),但没有他的Mortal Questions那么晦涩(毕竟在同一论题下写了更多字)。 (不知道Nagel的同学也别担心,贝纳塔在书里也介绍了Nagel在相关论题上的观点,给出了自己的回应。) 贝纳塔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虽然大量同行和媒体认为他是在世的最悲观的哲学家。他自己的抗辩是,他只是道出了真实的情况,并希望早点认清现实能够让人(避免希望落空)过得不那么糟糕。 这本书的封面其实也费了点心思,是一个前无通路后无归途的巷道,去掉一些枝蔓就是一个"困"字,也就是原书名里的关键词"困境"(Predicament),设计师心领神会。 翻译和引进一本严肃的哲学读物不易,尤其是翻译,哲学专业出身的人以及中文哲学读者对此应该深有体会。翻译这本书跟引进编辑这本书的豆友们都是哲学读者,希望这样的合作能让译本真正做到了一点改观。 关于定价,在编辑和出版方的努力下应该已经做到比同类哲学社科类新书更便宜,希望哲学系的同学们也能买得起。 同议题的书也推荐上面提到的Nagel的《你的第一本哲学书》以及Mortal Questions(分别由新思文化和上海译文推出中文版)。理想国同一系列的《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也处理价值和意义问题,如果你感到工作没意义,或者表现出怀念青春等症状,这本中年危机哲学指南会更切题一些。第一本和第三本都对哲学阅读新手友好。 这里提到的几本书都与我利益无关。 《生存还是毁灭》读后感(七):当我说要自杀时,你该如何安慰我 前几天看完了一本哲学向的书,名字叫《生存还是毁灭》,本来想做笔记的,但是转念一想,与其把那些大道理摘抄下来,不如直接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收获更好,于是就坐下来,开始写这一篇。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质量、死亡和永生以及我标题里的自杀,三个方面。我左思右想,决定从自杀入手,因为,冒出结束自己生命这样的念头,对于我这个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患者而言,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了,写起来总会有点"过来人"的自信。另外,在谈及自杀的时候,也会不可避免地谈到人生的意义,谈到死亡,所以我猜,这个角度就是最佳的切入点,不过,所有的探讨,我也仅仅只能从我的个人经验来进行,必然是受到我自己的体验所限制的,都是我个人的见解,不能一概而论,不用去分对与错,就是希望和看这篇文章的你的脑瓜子,擦出星星火花,简称,仅供参考。 绝大多数的正常的,或者说精神健康的人,在面对抑郁症的时候,理解都会停留在"矫情""身在福中不知福""能力配不上野心"之上,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叫《抑郁了就去菜市场看看》,连号称活得十分明白的蔡澜给抑郁的人的建议都是"去麦当劳打工"。这种误解我自以为,至少我自己之前是源于一种嫉妒的、不平衡的心理——装什么楚楚可怜?你们休想以"我弱我有理"的样子博取同情,明明没有少胳膊少腿,还不赶紧像我一样埋头苦干,努力生活?直到他们自杀的消息传来,人们才恍恍惚惚得出一个疑似结论的问题:难道真的是病了? 那么当我说要自杀时,我在想什么?鉴于我一贯的处事风格——以精神胜利法应对大部分的困境,能让我想去自杀的,掰着手指头盘算,真的就只有我自己的精神疾病,即我的抑郁相。而会想到自杀的原因,大抵也就是两个,一个是觉得活着毫无意义,一个是觉得死亡是种解脱——只有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才能使抑郁的人,至少是抑郁的我,打消轻生的念头——对,全然不是"我好惨""我好可怜""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而是"我真没用啊""我活着没什么价值""我不想再这么坚持下去了,我好累"在作怪,还望大家以后的安慰能"对症下药"。 《生存还是毁灭》这本书,外界比较一致的评论是它很丧——作者坚信,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困境,因为快乐总是短暂的,而痛苦总是绵长的。就像福克纳觉得人生很荒诞一样——每天吃不能吃八小时,喝不能喝八小时,偏偏为了吃喝就要做工八小时。人活着,每天都要忍受"饿了——吃——困了——睡"这样往复循环的困境,还有其他各种欲求不满的煎熬,所以死亡从某个方面而言,的确是一种解脱——再也不用困在忙忙碌碌但求一瞬快乐的难题里,就像西西弗斯终于被赐死而不是继续日复一日推着巨石。但死亡是最好且唯一的出路吗? 书里直接给出了答案——无论如何百般艰难,都要活下去,因为死亡是坏的,坏在它毁灭了一个人。死亡终止了一个人的存在,并剥夺了他若活下去则会拥有的一切好处,最关键的一点是,这样的毁灭和剥夺不单单存在于某一刻,而是自此延续至永远。而"好处"并不只是针对于这个人本身而言,因为一个人存在于世,必然会对周围产生影响,也会被周围影响,"好处"还包含着这些影响。而对于死亡,"更现实合理的回应,是保持对死亡阴影的敏锐察觉,但不整日沉湎其中,而是依然努力地生活下去,尽自己所能提升生命的质量和意义。" 写到此处,我不得不说,这本书根本不丧,它甚至从理论的角度,解决了抑郁轻生的另一大难题——无意义的虚无感。作者的智慧在于,把人生的意义分成了三种角度下的解读,第一是个人,第二是群体,第三是宇宙。如此划分的精明就是可以用斯多葛的二分法来对待自己生命的意义了。 个人角度,分为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就是自己觉得有意义,和别人觉得有意义,比如刚才说的推巨石的西西弗斯,他自己觉得他的生命有意义,但我们很多人会觉得无意义——没有结果的努力。我的建议是从主观的角度来看自己的生命——"某人的生命如果达成了由其他本人设定的富有意味的目的、目标时,它就有意义",因为这样,才能将个人角度从群体角度中区分出来,而且,找一个自己内心想要的目标去达成,总是比找一个别人希望我们达成的目标去努力,容易得多,也快乐得多。沮丧了迷茫了,就问问自己的心吧,找到火种,带它燎原。而对于朋友,就帮助他们找到他们爱做的事情,热爱总能抵御荒芜。 群体角度,大的方面大家都知道了,比如"体贴的医生护士、全心全意的教师、予人启迪的宗教领袖、受人欢迎的电台明星、无私奉献的慈善义工等等",我再补充一个,大文豪们,这些人都是影响了很多人,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有意义。 但是,群体角度还有一点是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小的方面——亲密关系、家庭关系、同事朋友关系等……这些也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在心里觉得自己没有价值的时候,我忽视了我对周围朋友的影响,我忽视了我对伴侣的爱和伴侣对我的爱,也忽视了爸妈的爱和爸妈对我的爱,而这些,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其实占据了很大的群体角度意义的份额。所以当有周围的人轻生时,不要对他说什么"想想你的亲人会多伤心",要说"想想你如何给你的亲人带去了温暖和欢乐""想想你的朋友要不是因为你的帮助她们会如何如何",这样的安慰才更有效果。 宇宙角度,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既然如此,我们就用斯多葛二分法——忽略不可控的,关注可控的。说起来大家的生命都是没有意义的,这点算是一视同仁,所以为什么还要因此而轻生呢?倒不如给宇宙的热寂添一把火,使劲浑身解数折腾地活下去。 至于永生,看过书以后,也不想了。因为我们所想象的永生,是过于美好的,是没有衰老和意外的,是精力无限的,是没有任何病痛的,而且所有永生之人还都必须绝育——限制条件太多了,根本不可能。实际上,正是因为人必有一死,才让几乎所有的事与人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才让生命有了重量,不能重新来过的重量,让人珍惜当下一刻,珍惜眼前的人。白头偕老未必浪漫,孤独终老未必凄楚,幸福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关键还是要活下去,才能体验。 生已经生下来了,困境就是这么个困境,快乐纵使白驹过隙,痛苦到头来也不过烟云。道理大家都懂,但有时候就是钻了牛角尖,自己走出不来,届时,请不要告诉我世界的美好,但要告诉我,世界因为有我而美好;请不要告诉我生活没有过不去的坎,但要告诉我,没有我的话你们遇到坎就过不去;请不要告诉我胡思乱想的坏处,但要告诉我,有人昨晚还在念着我。 以上就是我读完《生存还是毁灭》这本书的些许体悟。 《生存还是毁灭》读后感(八):关于意义,关于死 16年吧,那时刚开始工作,刚开始喜欢上读书,不知怎么,突然有一天,几个问题出现在脑海里,"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什么?""为什么要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百思不得其解,也因此一度消沉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因了不求甚解的性格,这些问题不再经常出现。后来我以为我想明白了,人其实没有必要想什么意义不意义的,来到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找到自己的爱好,享受它,找到自己的情感寄托,付出爱,人生就是有意义的。 之后我便不再经常思考人生的意义,只偶尔在看新闻时,或听别人说起他人的早逝时会稍稍想想生命的意义。看着身边相熟的老师傅们一个个退休,听到哪个哪个人英年早逝,我开始怀疑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说来真是可笑,我们连自己何时生病何时死去都不能确定,更不能掌控,又谈什么人生的意义。 人生无常 《生存还是毁灭》 《生存还是毁灭》,从书名便可看出其内容所钟,探讨生与死。书中,作者就生命的意义和质量,死是否是坏和永生是否是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论证,告诉我们人生在不同层级下的意义,生命质量之低,死并非最坏而永生也并非优选等"真谛"。读来颇受启发。 关于意义 生命是否有意义?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搞清楚何为生命的意义。"生命要被赋予一个意义,因为很显然,生命没有意义。""意义"一章开篇引用的亨利•米勒的这句话指名了生命意义的要义,即"生命没有意义",所以我们会思考给生命以意义,若生命本身存在意义,世人便不需再苦思生命的意义了。 紧接着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或者说能够赋予生命以哪些意义呢?两类,宇宙性意义和世间意义。宇宙性意义即时间永恒和空间无限观点下的意义,世间意义则包含人类观点下的意义、社群观点下的意义和个人观点下的意义。所以"生命是否有意义?"这个问题,其实是在问生命在不同层级下有意义与否。 ①永恒观点下,人生没有意义。 人类作为生存在地球上的众多物种之一,对地球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地球存在于太阳系中,相对于整个太阳系来说,地球的存在似乎有一定的价值,但这价值也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而若将地球置于广袤的宇宙之中,就是这可有可无的价值便也不再存在,更不必说生活于其上的人类了。这是空间方面。时间方面。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大爆炸,终于何时暂未可知;人类起源于距今300万年到400万年之间,未来会在什么时间灭绝也暂未有定论,但无论终于何时,人类都不会晚于宇宙终结。所以在永恒观点下人类整个物种的生命都没有意义,何况只有几十年生命的个人了。 ②人类观点下,极少的人的生命有意义。 "从全人类的角度判断,留下重大印记或者服务于重要目的的人比较少。"即人类层级下拥有人生意义的人极少。因为以个人之力产生对整个人类社会有显著影响的贡献毕竟困难,"大多数人的贡献都在比较局限的层面"。 ③社群观点下,许多人的生命有意义。 在社群层级中,最小的群体是"家庭"。可以说许多人对他们生活的家庭意义重大,他们爱着、珍视着家人,也"得到家人的爱和珍视"。许多并非全部,"有些人与家人的关系是缺失、薄弱甚至敌对的,因此他们无法从家庭角度获得人生的意义。"如视家人为仇人的人,如无家可归的人(此处的无家可归并非因精神层面无人理解的"无家可归",而是实际上的无家可归,像父母双亡的孤儿等)。不得不说,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悲剧。 比家庭大一些的群体有社区、学校、医院等。更大的群体,意味着人生意义的获得更难,为寻得此层级的人生意义所需付出的贡献要更多,不过"仍有很多人的生命从这一角度来看具有意义",如"无私奉献的慈善义工"、"全心全意的教师"、"体贴的医生护士"等。他们在所属的社群"留下印记,以此寻求并得到意义",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护。 ④个人观点下,许多人的生命获得了意义。 从某一个人的角度询问生命是否有意义才是大多数人思考的"活着的意义"此类问题的层级。对这一层级的意义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某人的生命从某个他人生命的角度看是否有意义",二是"某个人的生命从其本人的角度看有无意义"。生活于社会、人群中,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一个人的生活和行为免不了会对他人产生影响,只是有积极与消极之分而已,积极的影响带来意义,消极的影响则无意义。当然隐士与某些极端孤立的个体除外。而本人视角的意义则主观得多,全在自己所想。 《生存还是毁灭》 关于死 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恐怖的,健康的人如此,饱受病魔摧残的病人,只存意识的植物人,尤甚。死是坏事,这点几乎每个人都是认同的,死剥夺了若不死可能会有的好处,毁灭了人这个个体,终止了一切的可能。死是坏事,那死是不是最坏的事呢? 我们通常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这表明在我们的意识里,只要是活着就会比死好很多很多。而作者在对"死"的探讨中却论证了不同的观点,即死虽是坏事,但"死并不是最坏的命运"。这又是为何呢?在"质量"一章中,作者论证了人的生命的质量是非常低质的,好的正面的事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低于坏的负面的事。而且对部分人来说,活着是困难的,相较于活着,死可能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如癌症晚期患者,如久受病魔残害的人。为活着,他们或者他们的亲人付出的努力,承受的痛苦和收到的结果都拉低了本就低质的生命质量,此时,死成为并不是最坏的选择和结果,虽然死仍是一件坏事。 (永生和自杀两章还未读,待读后续补感受。) 这本标注"人生终极困境的坦率指南"的人生"指导手册",虽然充满了负面悲观的观念,读过之后会让人瞬间消沉消极,不过于众多悲观观念中,作者仍给出了一些积极的人生对策。如"当生命质量差到让生命不值得延续时","最佳的处理方式不是了断自己的性命,而是努力为自己的生命赋予一些意义。"人生的质量很低,生活中处处充斥着种种坏处,但我们还是可以选择快乐地生活,每一天的未知的变数以及读到的一段切合心意的文字等,都会为今天的生命增添色彩,也都会为我们的生命"赋予一些意义",让低质量的人生因为我们态度的不同而增加一点质量,增添一丝意义。《生存还是毁灭》 《生存还是毁灭》读后感(九):《生存还是毁灭》:这本书帮你直面人生终极困境,找到生命的意义 前些天,十岁的缪可馨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虽然还有背后其他的原因,但是一个孩子就这样抛弃了自己的生命,就此消失,这对于她的家人和欣赏她的人来说,实在是悲痛。她放弃了本该拥有的众多美好的未来的可能,这样的悲剧却时有发生,不只是孩子,我们对于死亡的认识真的太少了。 当生活给予我们的考验,达到我们的承受极限时,我们也常会思考"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也会问"活着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放弃吗?"甚至也会想到自我终结,但是对于面对这样的人生终极问题,很少有人能真的看懂透,甚至,问别人这个问题时,一般人会把你看成消极的"负能量"而远离,所以,我们真的该看看相关的书籍。 刚好理想国出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本书,这个时候进入我的视线。想其哈姆雷特里发出"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的疑问和思考。 《生存还是毁灭》封面:一个巨大的困字 而这本书就是思考关于活着和死亡,意义和困境的问题。在书中,作者有关于人类意义的分类和谈论,有关于人生质量的阐述,有对既有观点的议论驳斥,并指出起纰漏和不合理之处。 虽然读起来好像没有那么"正能量",但是对于现实存在的问题的思考,尤其是作者提出的问题,讨论问题的角度,还有一些不那么主流的观点,很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从作者理解我们某些时候的悲观想法上,也能给予困境中的人以安慰。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人生终极困境的坦率指南,希望给我们带来安慰的同时,也帮我们理清人生那些终极问题。《生存还是毁灭》开篇就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前提,"我们出世,我们生活,我们一路上受苦,然后我们死去,此后永远地被抹除。"是啊,虽然很多人都避讳谈论死亡,但是魔性的2020年,我们听到了太多关于死亡的消息。关于"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的死亡威胁,是时候该去正视和谈论它了。 那么,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既然生死已注定,人们只不过是白白在这世上走一遭,那么"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作者给出的答案是"说到底,不为什么。"哈哈,是不是听起来很丧?像作者说的"真相往往是丑陋的。"《活着》的作者余华也曾说过类似的话,"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曾看过对活着的意义最有意思的解释就是"来都来了"。"既来之,则安之。"也是我们稳定自己的一种心态。 问题是怎么安之呢?让我们积极地寻找人生的意义,提高生命的质量。 作者从这几个角度来判断生命有无意义。 一、个人观点下的意义 个人观点下的意义有两种, 一个是:一个人对他人有积极的影响,使得自己的生命在他人看来有意义。比如,勇爬楼营救小孩的海尔员工,他帮助了别人,使得个人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 再一个是:某个人的生命如果达成了由其本人设定的富有意味的目的、目标时,它就有意义。 这个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比如在健康、技能、熟练程度、知识等方面达到某种水平。 这些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的,完全在个人的掌控之中的,就可以是自己的生命有意义。 二、社群观点下的意义 一个是:对家人的爱和珍视,给与他们支持、陪伴,在他人的生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家人有重要的价值。 还有一个是:从人类社群角度看有意义,比如体贴的医生护士、爱岗敬业的教师、无私风险的义工,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留下好的影响的印记,这也是一种意义。 三、人类观点下的意义 少数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人物,他们对全世界施加生活影响,留下的重大印记。这样的人很少,但他们重要、积极、具有世界意义的影响,使得他们的生命具有人类观点下的意义。比如一些伟大的发明家或者其他行业有卓越建树的人,他们的作品替代他们流传下来,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四、宇宙性意义 在书中,作者通过种种论证得出结论,"宇宙性意义是无法获得的。"我们的生命不是永恒,对于宇宙层级的无意义,深深地属于人的困境,深到不可改变。 但是我们可以追求世间意义,我们的生命可以对彼此有意义。我们应该把关注点引到世间意义上来,想寻找意义,就要超越自我,在延伸到自我边界的事业上努力。 在《士兵突击》里,许三多有这样一句台词:"好好活就是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好好活着才有有意义的可能。 生命的意义不是唯一的,也很少有人会满意自己生命所拥有的意义的量,人们想要的意义一般都会超过已经获得的意义。而人本身能够获得的意义又是有限的,这就造成很多人会觉得迷茫。其实,我们不值得为无法获得的东西担忧,而是为我们可以改变的事情上努力。 能让自己的存在对他人有价值,就有了自己生命的世间意义,努力多创造一些世间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恢复个体的控制权,这就判定了自己的生命存在意义,也是值得延续的。从而自杀的选项就被弱化了。 书中作者还深刻地谈论了关于自杀的问题。 因为意义稀缺,人生有限,而困境时时都在,我们一旦来到这个世上,生命的艰难就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避开。所以,作者认为我们不应该对自杀的人进行道德评判。尤其是在生命的负担很沉重的时候,他们会有他们认为更明智的想法。自杀在人看来都是"想不开"的不理性,而作者深深地理解他们。有些人已经谨慎地思虑过自杀这件事情,他他们决定不再忍受他这份生命负担,我们也不应该去指责他们。 之前看到有评论说:"看过这本书,我不想自杀了。"是的,当有个人能够明白你,而且有理有据地告诉你,你的人生有意义,你可以去创造更大更的意义。他也能理解你身处困境的艰难,他不会指责批评你的不应该,这将是多大的安慰呀。 如作者大卫·贝纳塔 在《生存还是毁灭》引论里说的: "一本悲观的书最有可能慰藉到的对象,是已经有同样看法却因此感到孤独或觉得自己有病的人。若能发觉有人跟自己看法相同,而且这些看法有不错的论证来支撑,这些人或许能因此得到安慰。" 相信很多人对罗曼·罗兰那句名言已经背的非常熟了,"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依旧热爱生活。" 真相就像作者在书中说的,"人的困境,实际上仍是一种悲剧性的困境,这种困境无人能逃,这种困境不只在于生,也在于死"。 作者在通过多角度的思考,摆清楚所有的可能,告诉你所有意义的可能,也告诉你"生并非在每个方面都坏,死也不是在每个方面都坏"后,相信,很多人对于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会有更加通透的理解和认识。 叔本华说:"人生就是痛苦,我们可以把痛苦转换成幸福"。对此,关于人活着的意义,就关系到乐观和悲观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作者在书中也做了论述。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困境也会有不一样,人生中总有一些坏消息,但是多角度思考,换个角度看问题,也会发现有很多的好消息,把痛苦转换成幸福是我们的任务。 这本哲学类书籍总体来说,有点难懂,但是作者细心地考虑到读者,在书的前面有"阅读指南" ,告诉读者哪些章节大概讲了什么内容,又有哪些章节可以略读。在书后面又加上了全部总结了全书的"结论"。这本看似薄薄的书,却深含着人生中的大问题。如果你对生命的意义或者永生或者死亡的人生终极问题存在疑惑或者兴趣,这本书,可以看看。 希望在人们思考"生存还是毁灭"的时能够正视死亡,并能尊重和珍爱生命。 《生存还是毁灭》读后感(十):被迫来到这世界 在大学时看了一些书,开始冒出"每个人都是被迫来到这世界"这种想法,"被迫"是因为活着的痛苦远远大于快乐,不想承受非承受不可的痛苦,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我的出生。 陪母亲做检查时偶然看到理想国的新书讯,就买了这本开普敦大学哲学系教授David Benatar的《The Human Predicament》(生存还是毁灭/人的困境),内容关乎我当下最痛苦的问题,也关乎我读了萨特和加缪以来的迷惑。最妙的是作者的前一本书叫做《最好从未出生过》。 在母亲病床前读的这本书,坚定了我的悲观主义,也带给一个悲观主义者新的出路(当然这出路也很丧),悲观没问题,做个实用悲观主义者便好。 作者的论证看着简单,其实逻辑严密,推理"死是坏事"的第五章漂亮至极,还很幽默的在前面的阅读指南里为没耐心的读者指明阅读顺序和可跳过的部分。总的来说,这是一本介于科普和关于人类困境的论文之间的书,对"存在"感兴趣的读者不会觉得难读(很难读下去),视存在为自然的乐观主义者也可以看看某种真相。 一、意义与无意义 每个人都思考过"我为什么存在",可以说正是自从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开始,人开始成为人而区别于其他物种。只有人类会寻求生存的意义。 母亲隐隐约约猜到自己病情的时候,就说"活着真没意思",我理解,这等于是说"存在没有意义"。作为母亲,她最快乐的时光是我小的时候,她说过很多次希望我回到小时候——没有现在这种令她伤心的青春期延迟叛逆,小时候我只是一个孩子,无法独立思考也不会令人失望。当人至中年过半,她终于将人生重心转移到自己,并向家庭外寻求快乐的时候,偏偏就遭此打击,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 躺着无聊,她无数次点开广场舞老姐妹们所在的微信群,看她们跳舞和五一外出旅游的照片,目睹这场景,与我第一次听医生说已经大致确定是ca的那一刻一样心碎。 如果或早或晚,注定要遭受这么多痛苦,为什么还要活着?出生非我所愿,痛苦岂非是对主体的绑架?人如何抗击这种无意义感? David Benatar的结论是,我们的存在,在宇宙层级上是毫无意义的,宇宙对我们是漠然的,对我们的出生漠然,也将对我们的灭亡漠然。宇宙漠然,不是因为它有态度却单单不关心我们,而是因为它完全没有态度,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人类一切瑰丽的成果(建筑、艺术、文学、知识、音乐……)都将坍塌、毁灭、消亡,结束于人类的灭绝和地球的消失。 但我们的存在也有一定的意义,虽然这种意义非常有限——世间的有限角度。个人存在的影响是很小的,在我们影响到的一两代人死去之后,我们就会被忘却。虽然个人的存在对自己的家庭、社群乃至国家有一定意义,却无法上升至宇宙层面的有意义。我们存在的意义仅仅局限于世间的一部分。 二、生命的质量 人类生命的质量是显而易见的差,我们隔一阵总会感到饥饿,吃饱了又会感觉太饱,要么太热要么太冷,并且时不时会过敏、瘙痒、感冒、骨折、甚至得ca,慢性疼痛常有,慢性快乐倒从未听说。女性会有痛经,性高潮总结束得太快,美食的快乐稍微长一点,也不值称道。人生在世,也总免不了出车祸、被谋杀被抢劫被掠夺的风险;我们总会有欲望,未实现时为之焦灼痛苦,实现之后又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欲望……总之,一生中舒服的时间太少太少。 并且,人类对于自身存在的意义的判断,同样也是构成生命质量的一部分。假如自觉存在无甚意义或者毫无意义,就会降低生命的质量。但反过来,乐观主义者高估自己的生命意义,也能提高生命质量,虽然是虚假的质量,这个可称之为实用主义乐观;为了乐观而乐观。 他们会说,生命中也有快乐,但是,最坏的痛苦,远远大于最大的快乐。快乐总是短暂的,也很难维持快乐的强度。David Benatar举了个直观的例子,一头豹子活活吃一只羊,豹子当然是快乐的,羊的痛苦呢?千千万万倍。 作为人类的例子。比如瘫痪,从痛苦降临的那一刻起,这种感觉会一直持续然后加深,当你适应以后也许会习惯一些,然后心情稍微回缓,但那只是习惯,隐痛则会伴随生命很长时间,也要承受社会、心理层面的困难。更别提ca的痛苦,母亲跟我说,要是医生的治疗方案里面包括化疗,她宁愿不做了,只做姑息治疗,也并不愿意痛苦过完剩下的日子。 乐观主义观点认为:"这就是人啊。人就是痛苦和快乐交织,但仍觉值得活下去的生物。",神正论批评我们认为人类生命质量低的想法是完美主义,实则就是在坚持人类目前就是最好的状态,希望生命变得更好的愿望应当是有约束性的,例如不应当指望人类能在水中呼吸。 "乐观者宣称,我们生活在所有可能的世界当中最好的世界,而悲观者担心这恐怕是真的。" 要驳斥这种虚伪的乐观主义也很简单,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拜人类教。David Benatar的论证同样精彩:"要认识到这点,我们得从感情上拉开距离,可以不妨不考虑人类,而考虑一个想象中的物种。这个虚构的物种可以称为"不幸人"(Homo inornatus),其生命质量比大多数人类更悲惨,但他们的生命并非毫无快乐或其他好事可言。现在请想象,他们当中有位悲观的哲学家观察到了他们的生命状况何其恶劣不堪。他还指明了本可能有多么好的状况,例如在那种状况下,他们能活八九十年,而不是只活三十年;那种状况下,他们只在每天三次规律进餐之间会饿,而不是几乎一直处于饥饿状态;那种状况下,他们一年只病一次甚至更少,而不是每周都生病。在回应上述观察时,这个物种中占绝大多数的乐观成员会反驳说,假如他们的生命像那样变得更好了,他们就不再是不幸人了。但即使这一点观察为真,也无损于如下主张,即不幸人的生命很惨。毕竟,去问一个特定物种的生命质量有多好,有别于去问:过上好很多的一生,是否与身为这一物种的成员相容。也许,倘若我们的生命质量比目前这样好很多,我们就不再是人类,但不能由此得出人类生命的质量是好的。" 三、死 伊壁鸠鲁派认为死亡状态对死者来说并不是坏事,对他的结论的论证有多种解读。享乐主义的解读认为,好与坏都在感觉之中,好感受是唯一内在(intrinsically)好的东西,坏感受是唯一一种内在坏的东西,内在的好坏应当与工具性的好坏分开。例如接触致癌物不会当时就产生负面感受,但可以判断它是工具性的坏,因为得了癌症就会获得负面感受;但死亡会终止一切感受,因此,死就不会存在内在或外在的好坏。对此,我们应当宽泛地看,死亡的坏与偏好无关,与死亡会不会引起坏的感受无关。譬如伴侣背着你出轨而你不知情,你没有负面感受,但这确实对你是一件坏事。 剥夺论认为死亡剥夺了死者未来遇到的好事,甚至是不死的偏好,因此死是坏的。但剥夺论没有解释这一点:假如死者未来生命的质量足够坏,远远超过可能拥有的好,那死亡并不是一件坏事。 死始终是坏事不是因为它会剥夺死者可能拥有的好处,而在于毁灭。死彻底毁灭了死者。 虽然在某些情况下(活着更为痛苦的情况:例如奥斯维辛的犹太人),死是一种更好的选择,但并不意味着死是好事,最多只是两恶之中较轻的那个。 对人生大问题的(正确)回答,会揭示出人的境况是种悲剧性的困境,逃无可逃。一句话:生是坏事,但死也一样。当然,生并非在每个方面都坏,死也不是在每个方面都坏。然而,无论生还是死,在一些关键方面都很糟糕。两者合在一起,构成了一把存在之钳,恶狠狠地把困境钳在了我们身上。 四、自杀 如果是够格的人判定了自己的生命不值得延续,而所有情况下的自杀也都不可容许,那么这些人就被困住了。生命将变成强加给他们的东西,且无论生命分配给他们什么,他们都必须忍受。欲为人父人母者觉得,制造出注定将因此举受苦的人没什么不好,这已经是一件够坏的事了。而更坏的是,造出这些人后,还去谴责他们可能做出的终结自己生命的决定。拒绝给人以自杀的道德自由,就是拒绝让他们在对自己极其重要的一个决定上拥有控制权。 生命的负担已经如此沉重,有些人谨慎思虑过这些问题,决定不再忍受这份未经他们同意的负担,我认为便不应该指责他们。但是假如考虑到其他人的利益,例如家人朋友,这种联结和义务超过了ta个人生命的负担,同样也不应该自杀。但是,假如生命的负担沉重到了某个程度(由ta本人对自身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进行评估),再期待他为了他人的利益活下去,就变得很不合适了。 五、结论 我们应该如何回应人的困境?一种显而易见的回应是不再制造新人,从而不再让困境持续下去,因为新人一且出世,必不免于同样的困境。每次出生,都是一次等待中的死亡。每当听说一个孩子诞生,你必须明白,这个新人的死去是迟早的事。夹在生死之间的,是对意义的一场拼争,和为抵挡生命苦难的痛苦孤注一掷的努力。这就是为什么关于人的困境的悲观看法会引向一个反生育的结论,即我们不应当生育。诚然,生养子女有助于应对人的困境。子女是创造一些世间意义的途径之一。而且,子女还可以提高父母、兄弟姐妹和其他人的生命质量。但是,这不能用来为生育正名。之所以如此,次要的理由在于创造意义、提高生命质量还有其他的方式。更重要的理由是,"为了获得这些好处而造出小孩,算得上参与了一场生育上的庞氏骗局。"每一代人都造出新一代人来缓解自己的境况。这像所有庞氏骗局一样无法好好收场。不可避免,总会有最终的一代。而最终的一代越早来临,就越少有人被强加生存并因此被强加人的困境。 对于已经存在、开始承受生存困境的人,该怎么做?实用悲观主义可以一试,接受生命的低质量、宇宙层面上的无意义和世间有限的意义,尝试在世间意义中找几个锚点,去做点什么,毕竟"爱与美是一切问题的答案",去创造一点有限的美,去有限地爱,过完这辈子也就罢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