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摘要:小学生思维活跃,常有不囿于常理的思维光芒闪现,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敏于发现,着力发展学生的这种思维,努力营造一种飞扬激情,燃烧思想,充盈情思的课堂氛围,让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起步阶段,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将使他们长大后能更好地发挥其创造性才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贡献。而语文学科是数学等其他一切自然学科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更应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那么,什么是创新思维?所谓创新思维是指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获得的新信息和已储存的知识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思维形式,创造出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形象,从而使认识和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活动。简单概述为:具备创意和有利进步的思维。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创设和谐氛围,催化创新意识
  有的老师上课,常常一脸的严肃态度,要不要就斥训学生,这样的教学方法弄得教室死气沉沉,学生很少发言;而有的老师上课,常常面带微笑,用商量和启发的口吻来引导学生发言,使得教室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发言踊跃积极。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那种专制的"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方法压抑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遏制了学生思维和想象的发展;而那种启发、诱导、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却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动脑动嘴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学习活跃和学习创新的发展。可见,和谐、活泼、民主的教学气氛有助于培養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所以,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诚于嘉许,宽于称道"的态度,充当智多星、向导、顾问和伙伴的角色,把爱心、微笑、激励成功和信任带入课堂,在足够的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二、鼓励学生质疑,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造是从提问开始的,发现问题是创新的前提,是思维的第一步。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个问题重要,因为提出一个新问题,从新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回答问题是思维第二步。这样"问题-回答-问题-回答",就形成了一系列的对话,形成了不断向前推进的思维流程,进而进发出创造的火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质疑。怀疑引起反思,反思导致探索,探索促成创造,真正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落到实处。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教学《天上偷来的火种》一文,为了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开始给学生描述了这样一个情境:在远古时代,每到夜晚地球上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到,既不能做饭,也不能取火。只能以动物来充饥,只能以树叶来遮挡风雨。(电脑展示古代人的生活场景),许多人被饿死,许多人被冻死。望着这样的悲惨的景象,大家纷纷出谋划策。是准为人类取来第一粒火种呢?课前的这一富有儿童色彩的童话情境叙述,犹如一块磁铁紧紧吸引了学生的心,学生们纷纷被调动起来,萌发了探究的兴趣,从而激烈地想知道人类第一粒火种的由来,为下面探究文本内容作了很好的铺垫。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此为目的,仅停留在获取初步探索的结果上。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永不满足,这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
  三、启发创造想象,培养创新精神
  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也就没有人类的进步。现代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曾这样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心理学研究却表明,一般人只使用了大脑想象区的十分之五。儿童少年身上蕴藏着丰富的想象力。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想象的潜力,无论多么荒唐的设想,多么奇异的考虑,都要热情保护,使他们的想象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更加绚丽,更加美妙多姿。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后,可设疑延伸想象:"如果乌鸦再找到一片肉,狐狸又想得到这片肉,情况会怎样?"同学们思维活跃,纷纷争着发言。有的说:"狐狸故伎重演,加倍奉承乌鸦,乌鸦接受上一次教训,不再理睬,狐狸只好夹着尾巴灰溜溜地爬进洞里去了。"有的说:"狐狸先说好话,乌鸦毫不理睬,狐狸眼珠子骨碌—转,随即破口大骂起来,诬陷乌鸦偷人家的东西,迫害小麻雀,造小白兔的谣言??"这时乌鸦沉不住了,立即还击:"你这是胡说!"刚一张口,肉片就掉到狐狸的嘴里??这位同学的想法多富有创意,他冲破了定势思维的束缚,迈入更广阔的思维空间,点燃了创新意识的火花。于是教师紧接着设疑:"狐狸第二次得到那片肉,乌鸦又一次上当,我们应当如何认识呢?"学生发言十分热烈。有的认为狐狸实在太狡猾,防不胜防;有的认为乌鸦太老实,不能识破奸计。其中有一个同学说得更准确,也更深入:"这说明我们即不能爱听奉承话,也不能经不住造谣陷害,受不得一点委屈,遇事要冷静分析,排除各种干扰。"象这样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对知识理解的更透彻,思想和思维都得到升华。
  四、结语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时代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以语文教学改革为落脚点,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给他们广阔的驰骋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引导他们从多角度看问题,养成求异创新的思维习惯,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敢于探索、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有较高综合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网站目录投稿:寒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