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打动人心的个交际技巧


  六 《开玩笑也要讲求学问》
  开玩笑本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润滑剂,玩笑开得恰当、得体、幽默、风趣,会为周围的人带来欢愉。但许多人因为玩笑开得出格而导致朋友反目,甚至闹出流血、人命事件。可见,开玩笑也要把握尺度,也要讲究礼仪。
  (1)不要揭他人短处。将对方生理缺陷、生活污点等鲜为人知的短处当做笑料一一抖出,严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2)不要怀着讥讽的心态开玩笑。如果开玩笑的出发点是为了贬低对方,指桑骂槐,达到抬高自己的目的,那就大错特错了。
  (3)不带着污语说话。一出口便是一嘴脏话秽语,自以为豪迈,其实不仅自降人格,还惹得对方心中不快,周围听众避而远之。
  (4)不涉及他人隐私。开玩笑常常会无意中涉及对方生活、工作上的隐私,如此时恰逢对方的恋人、亲人尤其是上级在场,很容易造成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坏了对方的"好事"。
  (5)不把人逼进死胡同。"将军"是象棋中的一句术语,是把对方逼到绝境的意思。如把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当成笑料,并再"将对方的军"、让对方去做,而对方又正是一个要面子的人,众目睽睽,只好顶风为之,结果发生意外,以悲剧收场。
  (6)不要拿人做笑柄。总开重复的玩笑,对方以为是跟他过不去,心中忌恨,反目成仇。
  (7)不要刨根问底。将一些流言蜚语作为开玩笑内容,并步步紧逼,刨根问底,惹得对方反感至极。
  (8)不开庸俗无礼的玩笑。拿一些下流或私生活上的事作为笑料,既显得自己没素质,又搞得对方下不了台。
  (9)不捉弄他人。搞恶作剧,哄骗对方突发不幸、惊喜之事,待水落石出看到对方被捉弄惨相后,幸灾乐祸。这种做法是要不得的。
  专家支招
  不要板着脸开玩笑。在生活中不要板着面孔和人家开玩笑,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不要开上司的玩笑。即使与上司以前是同学或是好朋友,也不要自恃过去的交情与上司开玩笑,特别是在有别人在场的情况下,更应格外注意。
  不要总和同事开玩笑。开玩笑要掌握尺度,不要大大咧咧总是在开玩笑。这样时间久了,在同事面前就显得不够庄重,同事们就不会尊重你;在领导面前,你会显得不够成熟,不够踏实,领导也不会再信任你,不会对你委以重任。
  不要和异性同事开过分的玩笑。有时候,在办公室开个玩笑可以调节紧张工作的气氛,异性之间开玩笑亦能拉近彼此距离。但切记异性之间开玩笑不可过分,尤其是不能在异性面前说黄色笑话。
  七 《巧妙地说服他人》
  说服他人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最好要先考虑到对方的合理需要。人生在世,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必然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包括物质的、精神的、生理的等等,了解到这些,双方交谈也就有了共同的语言,就可以从这些人手处说服对方。但是,有时对方的需要在特定的时空场合、特定的情景之中可能变得模糊不清,由此而造成与你持不同、甚至对立的态度。其实,如果对方认识到自己的需求与你的观点、主张等可以求得一致,接受你的劝说可以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时,他也就会认可你的劝说。如此有的放矢,说服一般是会有成效的。
  说服过程中必须把握住对方的心理,针对其特定心理来劝说。入情人理地帮助对方发现和满足自己的需要。因为,不同的心理会影响劝说的实效,影响对你的观点、看法、态度的认可。产生心理的因素很多,人们不但会因为性别、年龄、职业、阶层、民族、文化、教养等因素而形成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也会因具体的时空场合、人事环境等等因素而产生瞬问的心理。
  人有的时候一旦固执己见、自以为是,或者沉醉入迷、心灰意冷的时候,往往很难听得进别人的好言相劝。要想在这种情况下说服人,是很困难的,但巧用类比,有时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对比,说服对方。将双方的观点进行相互比较,通过对比证明对方思路有失偏颇,存在漏洞,同时阐明自己观点的正确,让对方在对比中权衡利弊,使其最后放弃自己的观点。有时候,人们会忘却从前的某些教训,好了伤疤忘了痛。但切肤之痛毕竟感受深刻,只要他人一提及,其厉害得失不难记起。了解对方,并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只有这样才会缩短心理距离,才容易打动对方。对一些听不进一般劝告的人,给其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类似事件,利用两件事的相似之处,或借甲事说乙事,让对方在其中产生感悟,以达到委婉说服的目的。
  专家支招
  善于谈话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受欢迎的人。由此说来,如何与人交谈就真的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研究了。试着说一些对方感兴趣的事。不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大谈特谈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趣和吸引人的话题,如:国际大事、社会、文学、艺术、音乐、心理学、教育、科学、体育、爱好等等。你的谈话内容最能迅速反映出你的性格和生活品位。
  八 《拒绝他人时要讲究方法》
  在生活中,常会出现当别人有求于你,而你出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受的情况。这时,就要懂得拒绝的礼仪,既不伤害别人,又不勉强自己。
  拒绝,就是不接受。既然是对别人意愿或行为的一种间接的否定,那么就应该考虑不要把话说绝,应该给别人以台阶下。当别人提的要求使你心有余而力不足时,可以委婉地说"这事不久以后就能解决"之类的话。但是,有的时候,面对一些勉为其难,有悖原则的要求,这个忙不能帮时,就该当机立断,马上拒绝,不要含含糊糊,态度暖昧。但这个时候,要避免态度生硬,说话难听。千万不要为了面子,当别人求助于自己时充好汉,而答应了对方,到后来无能为力,一拖再拖,最后才说没办法。这时候不仅耽误了别人的事情,更把自己推向了尴尬的境地。
  想拒绝别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用敬语,这样既能表现出对对方的格外尊重,又能在对方的心理上产生一种距离效应,使对方不好意思将要求和意愿提出来。或者当他人的问题很棘手甚至具有挑衅、侮辱的意味,不妨以静制动,一言不发,静观其变。这种拒绝,所表达出的无可奉告之意,常常会产生极强的心理上的威慑力。
  既然是拒绝,就是有原因的,这些原因对方未必都清楚,在拒绝对方的同时,不妨将拒绝的理由及自己的难处一并陈述给对方,只要是真诚的,对方多半能予以理解和谅解。但同时也应主动理解对方,可对对方的处境表示同情,也可帮对方想一些其他办法或提一些建议。这样的拒绝不仅不会伤和气,在更大程度上,顾全了被拒绝者的尊严,有可能促进双方关系的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有些场合对某些人说明拒绝的理由,有可能会节外生枝,事与愿违。因此,为了减少麻烦,在这种场合可以不说理由,而委婉地拒绝。
  在商务活动中,面对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有许多问题不便直接表态,必要时可来个答非所问,就是避实就虚,对对方不说"是",也不说"否",只是搁置下来,转而议论其他事情。比如当遇到某人提出一些棘手的问题或过分的要求时,就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既不能说"是",也不好说"不是",来个避实就虚,将问题回避开。这样既顾及了对方的面子,又摆脱了自己的麻烦。
  专家支招
  (1)不能一个人讲个没完,而使别人没有机会发言。
  (2)不能打断别人的谈话。
  (3)不能过于竖持自己的论点,总觉得他人观点一无是处。
  (4)不能情绪失控或是发火。
  (5)不要只说自己的事,免得别人觉得好像只有你的事才最重要。
  (6)不要一味地贬低自己,过分谦虚就是虚伪的表现。
  (7)不要过于直率,而令别人感到不愉快或是尴尬。当然除非你是想使用一下"激将法",以便使谈话达到预期的效果。
  九 《巧妙地提出问题》
  提问可以让一个人在交际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决定对方说什么,怎么说,也决定了双方的交谈程序和交际气氛。所以若想让提问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就要懂得提问的礼仪。
  提出问题要因人而异。对性格直爽者,不妨开门见山,对脾气倔强者,要迂回曲折,对平辈或晚辈,要真诚坦率;对文化较低者,要问得通俗;对心有烦恼者,要体贴谅解,问得亲切。对于较重要的交谈,要想好顺序、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最后问什么。总体上要问哪些事,心中要有数,力求发问的最佳效果。两人问答时,气氛是紧张还是融洽,对交际效果很有影响。交际气氛可由提问的问题和方式来控制。问什么,怎么问,话题的选择是一大关键。要使对方乐于答话,应选他擅长的来说,提问也是如此。有时人们提问不是要对方解疑,而是要对方听自己表达。这就有个由自己提问到自己表达的转变过程。可以用一个问句诱导对方说出自己要他说的话,然后接过话头,表达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也可以不立刻说出自己的观点,而是步步设问,让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作出肯定的答复,最后服从自己的思想。
  交谈中不善提问,常使交谈失败。问句按句式分为是非问、选择问、一般问、特殊问等类型,这就有个选择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先避开中心问题,从对方熟悉而愿意回答的问题人手,边问边分析对方反应,再巧妙地引出正题。
  另外,提问要适可而止。问题必须使对方乐意回答。问话后要察颜观色,从对方反应中获得信息反馈。对方低头不语或答非所问,可能是表示他不感兴趣或不能回答。这时就要换个提法再问,对方面露难色或有疲劳厌倦感,应适可而止。
  专家支招
  对幼儿提问时要激发幼儿的兴趣,引起悬念与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幼儿注意力后再提出问题,先提问,幼儿举手后点名,先思考再回答,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与良好的习惯。提问的时候要注意,不同水平的问题请不同能力的幼儿来回答,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可以利用恰当的表情来对幼儿的回答加以肯定或否定,并对幼儿的回答做及时鼓励、表扬,使他们感受到回答问题的乐趣。
  十 《要注意插话的时机》
  在谈话中,要想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就必须能以适当的方式参与到他人谈论的话题中去,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时,要想自己的插话被人接受,而不被人讨厌,还应该懂得插话的礼仪。
  插话要善于抓住时机,掌控交谈节拍。插话不是争话,压住别人的话头硬发表自己的意见,会令人反感。因此要等别人把话说完,在交谈的间歇处及时发话。因为在对方说话的间歇,很自然得体地将自己的话简短说出,就不会使人感到你轻视他或不耐烦。恰当的插话会引起对方的注意,停止自己的言谈,让你先说。另外,交谈是多边的交流活动,作为谈话中的一员,谈话内容应服从于统一话题。如果插话违背对方原意;未听明白就下结论;或抓得不着边际,转移话题;或抢过话头,显示自己更高明等,就会有不尊重的味道,闹不好会引起争执,不欢而散。插话时也可以从前面的谈话中抓住一点作为源头,将别人的话作一小结,然后发表己见,把话题推向实质性阶段。同时要注意,当交谈进入你最熟悉最有真知灼见的内容时,千万不要失去机会,说就要说得别人心服口服,无关紧要的话不说也罢。这样的插话就显得协调、合拍,就等于驾驭了交谈局面。
  插话应以交换意见的语气进行,谈自己的认识,应该多用些"我以为""我觉得"较好,这样可以增加交谈的探讨气氛。别人谈话时,用"听我说","你知不知道"一类的话,打断对方的谈话,未免粗暴。插话应根据交谈的特定语境,选择独特角度,发表独到见解,力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此言一出,大家听得入迷,能激起大家的兴趣,并把话题引向纵深,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老调重谈、人云亦云很难吸引别人。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不是讨论性的交谈,一般不要与人争辩。如果对方反驳你的意见,没有必要急躁、恼怒,从容说出自己的道理便是。否则,即使你说得很有理,其他在场的人也不会支持你。
  专家支招
  有的求职者为了获取主考官的好感,总喜欢抢着表现自己,比如在谈话上往往喜欢试图控制对方。这样一来两人的表现变得像是在做一场虚假的交易,很可能一事无成。聪明的求职者往往是顺其自然。应该说爱插话者的真正目的也许是出自好心,但人们往往非常讨厌这种现象。因而,在求职面试时,无论当时多么激励兴奋,无论见解多么独道超群,无论别人的看法或观点多么不够成熟或近于荒谬,求职者都必须尽量避免插嘴。只有这样,主考官才不致于因为你的打岔而感到心中不快。
  十一 《批评方式一定要适当》
  批评往往使对方产生一种对立情绪,如果批评的方式不得当的话,就很容易给双方的关系和工作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当你要对别人发表看法,对他人的错误进行批评时,一定要掌握批评的礼仪。
  批评他人,可以从自身做起。在批评他人之前先谈一谈自己从前做过的类似的错事,一方面可以为对方提供活生生的例证,让他从这例证中认识到犯错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带给对方一定程度的认同感,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营造出心胸开阔、坦诚相见的良好的批评氛围,从而使对方更容易接受。有时候,碍于所处的场合或评价对象的面子,批评者虽然胸怀块垒,不吐不快,但却不便以过于直露的方式进行表白。这时候,批评者可以不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把自己的表白作为个人感受的抒发,而将批评之意蕴藏在貌似中性的表白之中,既不破坏特定场合的气氛又能够使批评对象领会其批评的意图,并引起所有在场者的思考。
  有时候批评也需要营造适宜的氛围,在冷冰冰的气氛里很难收到良好的批评效果。如果在批评之前先表示对对方某一长处的赞赏,肯定对方的价值,满足其某种心理需要,那么就能够营造出较好的气氛,这样既削弱批评本身让人难以接受的程度,又使被批评者不致产生逆反心理。幽默并非只是与讽刺结缘,在批评中引入幽默是调节气氛最好的方式,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如果把握不好往往会使批评掺杂上讽刺的意味,就会招人反感。
  另外,在批评他人时,要善于运用词汇,例如,"意见"和"建议"两词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否定性的,而后者是建设性的。相比之下,人们更容易接受建议而不是意见。建议性的批评可以削弱批评中的否定因素,营造出良好的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气氛。在这样的气氛中,被批评者既没有从批评中感受到太多不快,又自然地放弃了原先不正确的做法。
  对于那些天真幼稚、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采取一种巧妙的方法。在发现对方的某种错误之后,巧妙借助这种错误行为含义与某种物体的联系,用一个动作和拟人手法的有机结合带出批评的含义,寓批评于某种动作或意味深长的话语之中,会促使人深思、自责。
  值得注意的是,当事人犯了错误,最忌讳别人津津乐道他的短处。批评者过多地纠缠于错误本身及其后果只会让他厌烦痛苦,丧失信心,甚至于怀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进行顶撞。既然错误已经发生,倒不如既往不咎,引导犯错者着眼未来,为做好明天的事情而吸取教训,细心准备。许多人之所以做出错误的行为,并不是因为他不懂得这行为本身的违法、违规和不道德性,而是因为一时被种种不良的念头所驱使,导致自己做出了在理性状态下不太可能做出的错事。遇到这种情况时,批评者往往没有必要再去重申那人人皆知的大道理,只需采用含蓄的方式,暗示对方正在忽略最为基本的道德尺度和法律法规,使之从贪婪的念头中惊醒过来,从而自觉地放弃错误的行为。
  专家支招
  微笑是一种魅力,是广交朋友、化解矛盾的有效方法。温馨亲切的微笑可以给对方良好的感受,可以反映出自身的礼貌和修养。微笑要发自内心,不能"皮笑肉不笑"。
  十二 《勇于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人们在谈话中免不了会对谈话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这个时候,怎样做得恰到好处,又不得罪人,是一个很难掌控的问题。因为谁也不想被别人推翻自己的见解,这样会显得很没有面子。
  因此,当发表意见时,对方肯定会心理不舒服,也就免不了对发表意见的人产生隔阂。要想除去这种隔阂,发表意见的人,就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礼仪。这样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又没有体现出对对方的不敬之意。
  要想恳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又不得罪人,就要在表达自己的意见的时候,肯定对方的观点,然后由其推导出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在此基础上,再提出自己的意见。当然分析对方意见的弊端要实事求是,有理有据。
  同时也要承认自己的意见也可能有错。我们不能强迫别人立刻接受和相信我们的意见,而要允许别人考虑我们的意见。
  若要别人也像我们自己一样相信我们的意见,我们就必须给对方充分的论据,使之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我们的意见,既不盲从,也不武断。而且要尽量用商讨或询问的口吻,不用命令或过于绝对的语气。
  有时,自己直接说出不同意见比较为难,譬如面对的是老师、长辈或上级,可借助同类型的,对方也熟悉、或已明确了的事例来替代自己的意见。
  另外,我们还要表示愿意考虑别人和我们不同的意见,请对方提出更多的说明、解释和证明。假使别人能够使我们相信他的意见,那我们就应表示立即抛弃自己原来的看法。这样,才是最理想的表达不同意见的方式。
  专家支招
  在社交活动中,有些谈话内容被视为不礼貌的,这些话题是交谈中的禁忌:
  (1)生理缺陷或身体私处。
  (2)亲密的性关系。
  (3)病痛的细节。
  (4)每个人物品的价值。
  (5)谈论朋友的工资或是经济收入;谈论女士的年龄。
  十三 《解释也是沟通的必要》
  解释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沟通方式。但若想在具体进行解释时做到让人信服,有说服力,还要讲究一定的方式和方法。
  解释的主要功能在于澄清事实。当别人对自己提出的观点或言行的动机不明了、疑惑不解,或对自己过去的某一说法或做法有怀疑时,人们常常要对别人解释,说明真相,把事情的原因解释清楚。出于这样的目的,若想让人信服,解释必须有理有据,如实地陈述事情的本来状况。同时,为了让别人相信你的理由是正确的,你也可以相应采取比喻的方法,使你的解释浅显、具体、生动、形象,让人一听就明白。有时对一些明知故问或明显带有挑衅、讥讽、轻视意味的问题,或者不便解释、解释起来很费口舌的问题,可以采取不正面回答的方法,以反讽的方式对其质疑和进行反问,使对方对原来的问题重新认识,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当别人对你的行为提出某种疑问或表示不理解、不明白时,你也可以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做一些必要的细节交代,从而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最关键的问题是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一切从他人的利益出发,在解释申辩时注意从对方的角度出发,从对他有利、有好处的角度来解释。这样的解释会使对方对你的误解与不解迅速地消除。
  专家支招
  个人问题:欧美人除了极接近的亲友外,在普通谈话之际,是不喜欢触及个人问题的,如对方的年龄、职业、工资多少、宗教信仰、种族、婚姻状况、妻室儿女情况以及"你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你的某种东西是花多少钱买的?"等诸如此类寻问底细的问题是最令西方人讨厌的。
  关于身体(非健康)问题:按照欧美人的习惯,即使在家族之间,也不说关于身体的各部位,在生病或必要时,也只是用小声或旁边没人时才说。现在虽没有以前那样严格了,但在妇女之间仍在恪守这一习惯,即有关下部身体的话如脚、腹、腿等都不说为好。
  关于政治问题:欧美人大抵都有党派,政见不同,在交际场中提到这些问题,最容易惹起争论,所以最好是避免谈及。尤其是外交关系,瞬息万变,今日之友,也许即明日之敌,我们局外人对于谁是谁非,更无从判断,若单凭一纸新闻的报道,盲目地加以褒贬,则还不如不说的好。
  十四 《聆听别人很重要》
  一个人为人处世,做每件事情,时时刻刻都要讲究用心。做一件事,如果不是经过心中反复考虑才决定的,那肯定是一种任意鲁莽的行为。与人交谈,如果没有用心去听,很快会惹来朋友的不快,以至拂袖而去。因此,只有掌握了倾听的礼仪,才能形成沟通、促进交往。
  任何人都会对诚心诚意倾听自己谈话的人产生感激之情,从而开启心扉,倾吐真情实意。所以,在交谈过程中,我们要做个善解人意的人,赢得对方的尊敬,并让对方乐于与你交谈。聆听时要专心致志,保持目光接触,仔细听清对方所说的话。不要三心二意,东张西望。应当排除一切干扰,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倾诉者总是希望与倾听者进行交流,希望被人理解,获得同情等。在这种情况下倾听者适当的提问、提示会表现出兴趣,给倾诉者以鼓励。
  聆听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观察。人们在表述自己的想法时,主要通过有声语言,即说话,但同时也会有意无意地渗透着非语言因素,表达出更为隐秘的心理活动。我们若将说话者的言与行结合在一起作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人的真实想法,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人们面对面的交谈中,讲与听是对立统一的,认真聆听对方的谈话,是对讲话者的一种尊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对方的需要,同时可以使人们的交往、交谈更有效,彼此之间的关系更融洽。同时,对倾听者来说可以获得必要的信息和最新的情报资料。注意聆听别人的讲话,从对方说话的内容、声调、神态,可以从中了解对方的需要、态度、期望和性格,他们会自然地向你靠近,这样你就可以与很多人进行思想交流,建立较广泛的人际关系。还可以同时思考自己所要说的话,整理自己的思想,寻找恰当的词句,以完善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给人鲜明的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社交场合受大家欢迎的人、人人都爱与之交谈的人,并不仅仅在于他能说会道,而更重要的是他会听。因为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每一个人的生活履历,都是一部蕴藏丰富内容的教科书,都可供你阅读和吸取有益的养分,从而时刻提醒着自己,避开前进中的沼泽。所以,我们要善于去接近和喜欢别人,要学会聆听别人的话。
  专家支招
  (1)给对方帮助和关怀。在听对方表述之后,尽其所能去关心对方。鼓励并帮助他面对问题,帮他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让对方感受你的真诚。听别人说话时,真诚的笑容,真诚的目光,真诚的态度会为你们的友谊架起桥梁。
  (3)当别人与你交谈的话题你不感兴趣时,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认真地听,也许会使你转变态度。千万不要表现出不耐烦。
  十五 《成功演讲的技巧》
  演讲又叫演说或讲演,是当众所进行的一种正规而庄严的讲话,与一般的交谈或闲聊不同,大都在公共场合进行。作为演讲者,若想调动观众的情绪,把自己的观点陈述给听众,并让听众接受自己的观点,就要掌握语言的运用,懂得语言的礼仪。
  演讲的语言要素
  比喻:一个精彩的比喻,会让人听起来耐人寻味。比喻是说服听众,获得理解的有效方法之一。
  排比:有净化思想,加强语势,增强语言的节奏和旋律美的效果。用它说理,可以使论述细密严谨,使事物集中完美地表现。
  引用:通过名言警句、诗歌、谚语、故事等,加强演讲的说服力,使演讲更生动、形象,有助于听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
  设问:提出问题但不要求别人回答,而是为了启发人们去思考,使听众注意力引到演讲者身上,集中精力来听取演讲内容。
  幽默:使听众心里欢畅,使全场气氛活跃,能加强听众对演讲内容的注意力,加深听众对演讲的深刻理解。
  演讲时的语言运用
  从结构上讲,任何演讲的内容都不外乎由开场白、正题与结束语三部分构成。在语言上,它应当尽量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可以多举例证,多打比方多或使用名言警句,但不要乱开玩笑,尤其不能讲脏话、黑话。在内容上,应当言之有物,不要夸大其词,无的放矢。
  人们在交谈时,形象风趣的论理会使人脑清目明,生动感人的叙述会使人为之动容,新鲜、简洁的语言使人乐于倾听。因此,演讲者的语言除了要抑扬顿挫,缓急有致外,还要与听众交流。在演讲的同时和间隙,双方都用态势语进行交流。如默契的眼神交流,以手势、服饰、风度引起相应的反应等。调节和适应听众心理,并察颜观色而寻求更好的表达。值得注意的是演讲者演讲时,应当辅以适当的手势,但不要摇头晃脑,指手画脚,更不要将拳头煞有介事地挥来挥去。
  另外,演讲者在时间上,应当力求点到为止,短小精悍。照常理来说,发表即席的演讲,三分钟左右即可,一般不要超过五分钟。如果是限时演讲,即演讲的时间有所规定,则宁肯时间没用完,也不要超过。
  专家支招
  (1)进入会场。有人陪同时,听众可能已经坐好,几位演讲者同时进入会场,不可在门口推托谦让,而应以原有的顺序进入会场。
  (2)坐下前后。要等陪同人指示座位,并与其他演讲者同时落座。如果先进入会场,被主持人发现时给调换坐位,应马上服从并表示谢意。坐好后不要左顾右盼,更不要主动与别人打招呼。
  (3)介绍。演讲前主持人常常要向听众介绍演讲者。主持人提到名字,演讲者应主动站起来,立直身体,面向听众,并微笑致意。
  (4)走上讲台。走路时上身要直立,不躬腰,不腆肚,步伐不疾不徐。目视前方,虚光看路。头要正,不偏不摇,双手自然摆动。
  (5)走下讲台。演讲完毕,要向听众敬礼,向主持人致意。如果听到掌声,应再次向听众表示谢意,然后下台回原座位。
  (6)走出会场。演讲全部结束,演讲者可以由主持人陪同先行退场。
网站目录投稿:翠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