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外地亲戚来不让住我家很过分


  文 / 桂鱼青 熊太行
  外地亲戚到你们所在的城市办事,上门借宿几天。两口子一个立刻答应了,另一个不大高兴。
  "我侄子又不是外人,住几天怎么了?"
  "你怎么这么小心眼儿?"
  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家庭冲突。
  亲戚上门借住是常有的事,在一些人的观念里,只有住在一起才显得亲,不让住家就是不礼貌。
  但是借住确实会给人添麻烦:
  拥挤,没隐私,增加开销,增加家务量(通常是女方承担),影响工作效率等。
  △ 万一不幸遇上个把熊孩子……
  事实上,许多人不是反对借住,而是反对不得体的借住行为。
  即便是亲戚,借住也并非什么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传统"。回到经典名著中你会发现,亲戚借住这件事,有讲究、有规矩、有风险,非常考验人。
  "不可多行一步路":边界意识
  林黛玉幼年丧母,外祖母贾府老太太"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派人接她来跟自己住。从那以后,除了回乡探望父亲和办丧事,黛玉一直住在贾府。
  如果丧母后林如海快速续弦,和贾家的关系就会比较疏远,把女儿送去外祖母家,其实是一种巩固血亲关系的方式。而林如海死后,家里的伯伯叔叔们不敢图谋林黛玉的家产(孤女很好欺负,往外一嫁,大家就分钱了),也是因为有这个强大的姥姥家(当然,林家的钱最后留在了贾家)。
  对黛玉来说,除了"住亲戚家",没有更好的选择,贾府和她其实是一种收养关系。
  "跟着老太太和舅母,是和家里一样的。"
  这是黛玉进贾府第一天,大舅贾赦说的客气话。贾赦是个什么样的混蛋大家都清楚,老太太的丫鬟都要睡上去的孝顺儿子。
  聪明人是不会把客气话当真的。
  今天很多人觉得林妹妹情商不够高,其实她只是尖酸一点,大事上明白得很。早在踏进贾府大门之前,她就有了这样的认识:
  今至其家,都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
  不多说一句话,不多行一步路,其实就是边界感:
  别人家不比自己家,不能想干嘛干嘛,要尽量不给人添麻烦。
  很多不得体的行为,正是源于两人中的某一方要强行消灭边界感:
  "我和你谁跟谁啊,咱俩不用客气。放宽心,我在你家肯定就跟在自己家一样!"
  然后大大方方地侵犯别人的空间、时间甚至财富。
  进贾府的时候黛玉7岁左右,搁现在是个"狗都嫌"的年纪。"救命!亲戚家有个7岁小孩要来我家住好多年!"想想都是个非常惨烈的故事。
  "她还是个孩子呀!"在亲戚家祸祸的熊孩子家长经常这么辩白。
  而7岁的林黛玉就已经懂得边界在哪里了。
  "不干己事不张口":不替人当家
  相比黛玉,宝钗的"住亲戚家"轻松自如得多。
  虽然也是"破产姐妹"一族,但她进京是为了准备进宫待选(宫里有个大表姐),身边有母亲和哥哥。
  她是女主人的亲戚,管事的王夫人是她姨妈。
  而且,她手中有可以支配的钱,离开贾府她还有自己的家。
  薛姨妈带宝钗搬进贾府梨香院时,就向王夫人声明:
  一应日费供给,一概都免,方是处常之法。
  住在亲戚家,吃别人的用别人的,这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损失,日子久了没有不招人厌的。薛氏母女前后在贾府中住了大概八年,腰板直,上下也不见嫌隙,关键在于她们不用贾家的钱,也不需要贾家的人。
  不光不用钱,宝钗出手还相当大方。她家本来就是皇商,她更是个买买买达人,挑的东西又好又安全。
  湘云做东她送螃蟹,黛玉体弱她送燕窝,下人们也都打点得周到。
  这样大方的亲戚,把上下人等都抹得墙一样平,谁都会爱她三分。
  宝姐姐是女中豪杰,她的政治家风采不光体现在金钱上。
  虽然没订过《关系攻略》,宝钗也从不给人免费的建议。用王熙凤的话说,就是"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哪怕是被王夫人拉来和李纨、探春一同协助管家,作为三人中见识最高、最通世事的一个,宝钗也从未主动提出过什么主张,最多就是做个补充周全。
  今天很多年长一点的人到亲戚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替人当家:
  "你们花钱呀,太大手大脚。"
  "孩子可不能这么养。"
  "你们家柜子摆的这个方向就不对!"
  谁问你了?
  中老年人渴望输出价值观,但客人不是当家人,建议要收好,只留给那些主动请教自己的人。
  △ 宝钗愿意给黛玉和湘云建议,是因为这两位是真的看重、珍惜她的观点
  "明早一定要家去":不贪便宜不赖住
  像宝钗这样聪明、美丽又有钱的人,想讨人喜欢并不难。
  但是,贫穷、衰老、在田间地头劳作了一辈子、没见过什么大世面的老太太,也可以做个得体的好亲戚。
  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是为了打秋风要钱。
  △这是她从未接触过的世界,神仙妃子在瑶台仙境中穿梭
  贫穷可能限制了她的想象力,但并没有消灭她头脑中的清明。
  板儿一见就吵着要肉吃,刘老老打了他一巴掌。
  没有"我弱我有理","你富你活该",这是位高自尊的老太太。她开口说家境困难要"忍耻",得到帮助要尽力报答。
  穷亲戚不讨厌,讨厌的是三天两头上门占便宜、低自尊的穷亲戚。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差不多是五年后,这时她已经不是来要钱了,而是来送礼的:
  好容易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也算我们的穷心。
  这可能是四大名著中贫富最悬殊的走亲戚,却是那么真诚体面。
  贾母喜欢她,让她陪自己玩乐了两三天,估计着差不多了,刘姥姥就找到平儿说:
  明日一早定要家去了。
  亲戚家再好,也没赖着不走,还有自己的家要顾。
  刘姥姥临行前,平儿请她到了年下送些干菜来——有来有往,才叫关系。
  眼高于顶的王熙凤,也真的开始把刘姥姥当成亲戚来处了。
  △ 贾府败落之后,刘姥姥照顾了凤姐唯一的女儿,给她介绍了一个读书人对象
  我们来总结一下,什么样的"亲戚借住"才是得体的:
  1、当客人要有边界意识,如果你要长期住,那就说清楚跟对方合租(并不推荐)。
  2、日常花销最好自己承担一部分,或者用买礼物表示心意。给人造成了麻烦及时补偿。
  3、客人不当家,不对主人家的事指指点点。
  4、住亲戚家的频率要低,时间要短。每月住两次,一次住两周,且不说主人家会厌烦,自己家还要不要呢?
  5、做高自尊的人,有来有往,知恩图报。
  不管在什么时候,愿意收留一个人都是很大的情分。
  此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
  6、主人和借住的亲戚不要发展男女之情。
  武松跟哥哥重逢之后,收到嫂子潘金莲留宿的邀请。
  叔叔是必搬来家里住。若是叔叔不搬来时,教我两口儿也吃别人笑话。
  武松人粗,心却很细。毕竟嫂子年纪轻,更稳妥的办法是在大哥家附近租套房,既能避嫌,又可以互相照应。
  工作之后的兄弟,就应该是两家人了。
  △ 搞不好就伤了和气
  其实借住这件事,最好能不住就不住。
  《西游记》哪个有正事的厉害妖怪,不在自己的洞里忙事业,天天跑别人家串门子?
  黑熊精就是毫无事业心,天天找和尚妖精唠嗑,被菩萨收去之后只能当个守山的保安。
  未成年就离开父母自立门户的红孩儿,最终成了菩萨身边的善财童子,能跟着享受人间香火供奉。
  对了,有的亲戚,从来都养不熟。
  刘备当年被曹操打败,投奔刘表,此前刘备投奔过很多人,刘表拿他当兄弟。但是此后荆州的豪杰都来归附刘备,刘备悄悄积攒力量。《三国演义》里描绘了刘表媳妇和大舅子对刘备的不满,其实这个不满有道理。
  刘皇叔从来不是什么好好先生,后来刘璋请他进四川帮自己打仗,还管他叫哥,他一个反手就夺了人家的地盘。
  但是这样一个人,还在跟刘表像个小女生似的假模假式地哭:"哥,你看我最近老没运动,大腿呀,都粗了!"
  四大名著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讲了许多永不过时的人情和世情。
  哪天有人嚷嚷,亲戚借住是"传统",你大可以把四大名著搬出来给他看:
  什么传统?你看的怕是幼儿园小朋友玩儿的万花筒!
  —END—
  熊太行:人际关系洞察家,得到 App《关系攻略》专栏作者,《西游记》深度研究者。前杂志主编。原创自媒体「就叫熊太行也行」创始人
网站目录投稿:海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