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您的企业和个人的年度计划已经做完了。 中国人真正认可的一年的开始还是春节以后,但是元旦到春节期间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除了走亲访友、陪伴家人以外,用来总结过去,调整未来更是大有裨益。 《孙子兵法》的课刚讲完,我们就现学现用,用《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计篇来帮我们整理一下我们的年度计划,作为我们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一把尺子。 计篇,有的版本也作始计篇,都有道理。 但是,对于计这个字,很多人都理解错误,而且错误的很彻底。很多人将这个计理解为计谋的计,是奇谋巧计,阴谋诡计;孙子的"计"不是用计,不是奇谋巧计,而是计算的计,是讲计算,不是讲计谋。 现在很多人为了迎合人性中"贪巧求速"的心理,往往将此计与彼计故意混为一谈,甚至都出现了《<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这一类的书。贪巧求速是人性的弱点,总想设个妙计就搞定了。这恰恰是孙子反对的。《孙子兵法》不是讲奇计得胜的,而是讲实力决胜的书。<!--孙子兵法--> 孙子的"计",是基本盘,不是操作层,是最拙的,不是最巧的,"计",是计算实力对比,对比计算的科目有五项,叫"五事七计",类似于我们现代经常用到的SWOT分析。 计的目的是为了知胜,从五事七计,全面比较敌我的实力对比,在战前就能判断胜负,就知道有多少胜算。 我们先把计篇这段原文熟悉一下: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五事 分别为:道、天、地、将、法。我们逐一来看。 第一、道 从《孙子兵法》的本意,军事领域而言,很多人将这个道理解为道义的道或者道可道,非常道的道,先秦诸家都讲道,但是大家对道的定义却有不少差异(这个问题可以找时间单独写一篇)。孙子的本意在后边有解释:令民与上同欲,可以与之生,可以与之死,而不畏危。而对于企业家而言,就是自身的领导力,是否能上下同德,同心同力,则是领导力的直接体现。做管理,我们经常陷入一个误区,同心同德、同心同力容易理解为听话,我们有些领导者看待下属也是从是否听话作为前提。听话本身并不一定是好事,如果是无条件的受命有一定的价值,这只是把员工作为工具的价值发挥到了最大,而没有发挥出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同心同德并不一定是一团和气,可能有争吵,可能有不同意见,但是一旦形成共同决议,无条件的支持决议,奋力完成。 领导力也可以说是企业治理水平的一个集中的表现,管理是否顺畅,人员是否得力,业务是否顺利都是领导力在具体环节的表现,作为企业家和领导者更应该从问题本身去反思自己的问题,是自身能力造成的?还是管理水平造成的?是识人用人不对造成的?还是产品问题造成的。这些问题,绝大部分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答案。 第二、天、地,天时地利 天时地利既包括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大环境,国际形势、行业状况、企业本身的优势、资源状况、社会发展状况等等,这些大部分都是外部条件,外部条件自身很难改变,洞察天时地利,找准时机,谋定而后动,这是企业家的核心能力之一。 第三、将 从企业来讲,所谓的将,也就是选贤任能,有兴趣的可以参考昨天的文章,应该会更有收获。 "琢磨人",特别是琢磨条块、核心部门的负责人应该是企业家和领导人的另外一项重要工作和核心能力之一。有些人可能会把这个琢磨人给弄歪了,是成天琢磨或者不停的试探下属对自己是否忠心(所谓的帝王术)而不让下属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或者让几拨人互相斗来斗去,自己才会觉得自己的位置会稳固。这里的琢磨人是琢磨这些负责人的能力边界、做人做事的风格、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能否团结带领团队成员共同成长,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如何。目的在于知道什么工作该交给谁去做,他可能会在哪些方面出问题,提前预防和指定预案,这才是领导人琢磨人的正确方式。 第四、法 《孙子兵法》里的本意是军法,我们今天借用在企业管理里是企业的管理、制度建设等,如果引申一下更应该包括企业的政策与机制,而且政策和机制在前,之后才是战略,可能大家会有点费解。 讲战略,19世纪瑞士军事战略家若米尼六个层次的划分,我觉得最准确。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可以按这六个层次来对号入座,规划清晰。 一是政策,若米尼把政策放在战略之前,他也认为他是第一个在战略学上提出政策高于战略的。就战争而言,先有外交政策,后有战与不战,或与谁结盟,与谁战。 就经营而言,先有我们对社会、对消费者的政策,然后才有我们怎么做的战略。所谓政策,就是我是谁,我代表谁的利益,我的行事方针。这其实是属于前边第一条道的层面。而不是我们平常认为的管理机制。 七计 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历代《孙子兵法》的注家都喜欢用韩信为什么选择刘邦而不是当时看起来声势更大的项羽来注解这一段。简单说一下,韩信说,项羽对人民残酷,对部下不舍得封赏,大印刻好了,在手里摸来搓去,边角都磨圆了,还舍不得拿出去;刘邦就不一样,对民众约法三章,对手下封赏放权。(主孰有道的对比) 刘邦的道,是对手下,激励机制上有道;对民众,政治上有道。在政治能力上,不知道甩了项羽多少条街。 王道、霸道的争论好像一直没有停过,而刘邦和项羽正好是王道和霸道的两种典型。孟子经常讲要行王道,只是我们很多人理解错了,我们理解成了王者之道,就是王者应该行什么道,其实应该是如何成为王者之道,就是如何从一个事业小、基础一般的人,如何成为王者的道。换到这个角度再去读孟子,我想你应该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扯得有点远了,我们可以以此反思自己是不是有道?如果我们不是企业家、领导者,可以思考一下你的老板是不是有道,是不是值得你可以与之生、可以与之死而不畏危? 将孰有能 作为老板可以接着五事继续思考岗位的设置、人员的能力,你的将是否称职?如何才能做到更好?是不是有更好的人选? 天地孰得 天时地利是否在自己这一边,基本意思和五事中的天地基本一样,不过这个天时和地利可以多思考一些。天时有时是相对的,没有没落的行业,只有没落的企业,再传统的行业也有创新的空间,天时不是消极的等待,有些时候也可以结合时势,进行创造。传统行业主动融入互联网、工业互联网、AI(人工智能)解决传统行业的在技术、能力方面的限制,传统行业也会变成朝阳行业,也可以完全颠覆原有的行业竞争格局,有多少行业领军企业不是从颠覆行业开始的? 法令孰行 法令孰行更多的思考企业的管理机制是否还有更大的优化空间,是否能做到政令畅通、如臂使指。企业的执行效率是关系企业生存状态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再好的战略、再优秀的人才队伍,如果因为管理机制造成的效率低下,甚至严重内耗,这就太不划算了,而且优秀的人才也很难长期忍耐一套不合理的管理机制。 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这三条可以放在一起讲,这里既包含如何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培训、激励机制等方面促进员工和团队的快速成长,也包括人力资源部门是否能持续的挖掘到能够和企业一起发展,为企业发展能够做出更大贡献的外部人才,也可以反思企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否合理,能否给有潜质的人才更好的成长与发展机会。 作为企业家或者领导人,政策和机制(可以理解为企业或者企业家的初心)比战略更重要,也更需要时时检讨、反思,天时、地利是企业家要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时刻保持敏感,发现新的机会,人和就是如何建立更为合理的管理体制、机制(狭义的机制),让优秀的人可以脱颖而出,让优秀的人才和团队发挥更大的价值。 如果你是企业家,利用五事七计检讨审视一下自己在这些方面的得失;如果你是企业的基层员工审视一下自己所在企业的优劣,如果准备跳槽,用五事七计帮自己选择一家更有发展前途、更有个人成长空间的新东家。 五事七计,助你一元复始,万象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