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从奈达的翻译理论看俄语中双关语的翻译


  【摘 要】双关语是一种文字游戏,在俄语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种修辞手段。然而,由于俄汉两个民族之间语言及文化的差异,俄语双关语的翻译很难同时实现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等,因此,俄语双关语的汉译成为了翻译中的一个难点。本文在总结以往对俄语双关语的定义及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俄语双关语的分类做出补充,并且从奈达的翻译理论角度对俄语双关语的翻译技巧做出探讨,希望能够为俄语双关语的翻译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双关语;奈达翻译理论;分类
  一、引言
  俄语中,双关语作为一种修辞方法,主要借助语音及语义手段来构建一种幽默效果。由于双关语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在广告、文学作品等文本中被广泛运用。但是由于俄汉两种语言发音、构词等方面差异较大,同时两个民族的文化之间也存在着不同,在翻译过程中,双关语的译文往往不能实现内容和形式上的统一,其幽默效果也会有所缺失。
  本文中,笔者将在国内外学者对俄语双关语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含有双关语的例句,对俄语双关语的分类作出补充;同时,笔者将在奈达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对俄语双关语的汉译方法进行研究,以期对俄语双关语的翻译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二、俄语中双关语的定义及分类
  俄罗斯语言学界对俄语双关语的研究始于20世纪的20-40年代。起初,人们对双关语的认识多停留在玩笑、俏皮话层面。随后,在维诺格拉多夫等学者的努力下,这种狭义的理解被打破。双关语开始作为语言的一种语义和修辞现象来研究。(杨庆文,2013:2)在《乌沙科夫详解词典》中,对双关语作了如下解释:双关语,来源于法语词calembour,是一种文字游戏,即通过使用同一个单词的不同含义或者两个发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创造出一种喜剧印象。从这一定义中,可以得出双关语的基本类型,即语义双关和语音双关。语义双关是由词的多义性构成的;语音双关则是由各种类型的同音词构成的,例如同音同形词、同音异形词及词或词组的同音现象等。
  目前中俄语言学界中,А.А.Щербина对双关语的分类较为流行。А.А.Щербина按照语义—语音原则,将俄语双关语按照具体构建材料归为三类:一是由词的多义性构成的双关语;二是由所有类型的同音词构成的双关语,例如同音同形词、同音异形词、同形异重音词、同形异义词、词或词组的同音现象;三是由谐音词或谐音词组构成的双关语。
  本文将在А.А.Щербина对双关语分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英语中双关语的分类,对俄语双关语的分类做出补充,将俄语双关语划分为以下四个类型:多义双关语、同音双关语、语音语义双关语、仿拟双关语。
  (一)多义双关语
  多义双关语,顾名思义,是利用词或词组的多义性构成的双关语。因此,弄清多义性的含义,是理解多义双关语的关键所在。在《语言学术语词典》中,对词的多义性作了如下解释:词的多义性,是指一个词具有多个意义,这些意义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构成了该词的语义结构。多义词的各个意义是可以相互说明的,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一个意义解释说明另一个意义。通过这一定义,可以认为,词的多义性是指一个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具有多个不同的意义。因此可以说,多义双关语,正是利用词或词组的这种多义性,构成表里两层意思。在俄语中,多义双关语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例如:(1)Материя бесконечна, но её всё время не хватает кому-то на штаны. 物质无穷无尽,但是有些人的裤子却总是缺布料。
  这里的Материя有两个意思,一是物质,二是布料、料子。在这句话中,前一个Материя指的是物质,而后一个代替它的её 则是当布料来讲。(2)Женщины бывают полные и пустые.女人常常是身材丰满,头脑却空空如也。Полный一词既指装满的,满满的,也可以用来形容身材丰满。这里同时使用了полный一词的两个意思,既使用了"身材丰满"的意思,又使用了其"满满的"的意思,旨在与пустой(空的)一词形成对比,突出句子主旨,创造一种幽默讽刺的效果。
  (二) 同音双关语
  同音双关语是指利用词发音的相同或相近,来表示出两个不相同的意思,以此来创造出一种幽默效果的双关语。也就是说,同音双关语是根据同音现象构成的双关语。然而,同音现象成因较为复杂,通过词源、构词、拼写、语音、词形等方式均可構成同音现象。(杨庆文,2013:20)因此,为了方便研究,本文中笔者仅将同音双关语分为同音同形异义词构成的双关语、同音异形词构成的双关语和同形异重音词构成的双关语。
  同音同形异义词是指词的发音和书写相同,但语义不同且无任何关联的词。例如:Пусть говор орудий сегодня стих, нет-нет-и блеснет непокорный стих.
  让刀光剑影在今天沉寂,让不屈的诗篇永远留存。
  在这句话中,前面的стих是动词стихнуть的过去式形式,而后面的 стих则是名词诗歌的意思。这里使用这两个同音同形异义词来构成双关语,可以突出诗人热爱祖国,渴望和平的主题,同时创造出一种押韵的效果,使诗歌朗朗上口。
  同音异形词是指发音相同,但书写不同,意义也不同的词。例如:
  Отец на собрании часок посидел и совсем поседел от горя.
  父亲刚开了一个小时的会就愁得头发都白了。
  这里 посидел与поседел同音,但书写不同,意义也不同。这一双关语实则是表现出开会给父亲造成极大的痛苦与负担,强调了句意。
  同形异重音词是指书写相同,但重音不同,且意义不同的词。例如:
  Муж приехал в Лэтуаль с женой, плачу и плачу.
  丈夫陪妻子去了化妆品商店,付账时简直要哭了。
  这句话中,第一个плачу 是动词платить的单数第一人称变位形式,重音在у上,意思是付款。而第二个плачу则是动词плакать的单数第一人称变位形式,重音在а上,意思是哭泣。这两个同形异重音词构成的双关语,产生了一种幽默的效果,巧妙地刻画出了心疼钱的丈夫的形象,令人啼笑皆非。
  (三)语音—语义双关语
  А.А.Щербина认为,除了多义双关语和同音双关语之外,由其他方式构成的俄语双关语都可以归入到语音—语义双关语中。语音—语义双关语需要单词或词组读音和语义的相互配合。(杨庆文,2013:23)
  例如:(1)У монет ума нет. 钱是没有思想的。
  这句话中У монет和ума нет谐音,构成了语音—语义双关语,生动地表现了货币仅仅是货币,并没有思想的主题,体现了俄罗斯人漠视财富的价值观,富有韵味。
  (2) От гурии до фурии один шаг. (В. Ардов, Почки). 从仙女到泼妇只有一步之差。
  Гурия是伊斯兰神话中的天女;фурия是怒火、暴怒的意思,在口语中通常指泼妇。гурии和фурии只差一个字母,而天女与泼妇也只有一步之遥。作者用这两个单词巧妙地构成了语音—语义双关语,创造出诙谐的效果,带有讽刺意味。
  (四)仿拟双关语
  多义双关语、同音双关语和语音-语义双关语都是利用词或词组的多义性或者发音的相同或相近而构成的双关语。而仿拟双关语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通过仿拟谚语、俗语、名言警句等结构及形式而构成的双关语。这种双关语也可以称为"成语或俗语双关"。仿拟双关是以原有的社会文化知识为基础的,它可以使内容增加吸引力,并达到语言的艺术性和耳熟能详的效果,所以仿拟双关在广告语中出现得较多,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让消费者牢记他们的品牌。(汤洁,2010:67)因为广告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读者记住广告,继而购买产品,而建立在名言基础上的仿拟双关早已实现了这一目的,拥有诸多便利,所以备受推崇。
  例如:(1)Не откладывай на завтра то, что можно упаковать сегодня. 别把今天该打包的东西拖到明天。
  这是一则包装公司的广告。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Не откладывай на завтра то, что можно сделать сегодня.(今日事今日毕)这一耳熟能详的谚语的格式,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力,便于消费者记住该公司。
  (2) Лучше пресса в руке, чем телек в небе. 宁要手中的报纸,不要想象中的电视。
  这是一家报纸的广告。制作者使用了谚语Лучше синица в руки, чем журавль в небе.(宁愿现在得到小东西,不指望将来得到大东西)的结构,吸引消费者去购买该报纸。报纸是具有时效性的产品,这样,当消费者看到该广告时,再联想到该谚语,会觉得有必要立即买一份报纸,广告的目的也就很好地实现了。
  三、从奈达的翻译理论看俄语中双关语的翻译
  对俄语双关语进行翻译时,译文的好坏,一方面,受到译者的翻译水平限制,另一方面,也会受到因语言文化差异而带来的影响。可以说,要译好双关语,不仅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熟悉语法,还要熟悉两个国家的文化,并对其进行合理转换。但在雙关语的实际翻译过程中,由于俄语和汉语语音及语义的巨大差异,加上俄罗斯与中国国情、文化上的不同,常常会遇到无法顺利转换的情况。因此,对俄语双关语进行汉译,是翻译中的一个难点。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等值翻译理论,对俄语双关语的汉译,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该理论主要包括"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形式对等"指的是在译语中尽可能地再现原语原始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动态对等"则着重强调着眼原文的意义和精神,不拘泥于形式对应,即要使译文读者对译入语的反应程度大体上与原语读者一样(尤金·奈达,1969:24)由于"动态对等"理论强调原文与译文内容一致优先于形式一致,会给人造成内容与形式是相矛盾的,不可调和的印象,而且很多时候不能完整地传达原文本的信息。因此,奈达后来对其进行了完善,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是对"动态对等"理论的补充和完善。所谓"功能对等",指的是相对意义上的对等,是最大程度上的接近。"功能对等"理论的核心是译文措辞通顺自然,内容达意传神,读者反映相似。(谭载喜,2004:234)
  在翻译俄语双关语时,不能只根据一种翻译标准来进行翻译,单单追求形式对等或内容对等都无法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形式对等"、"动态对等"及"功能对等"结合起来,以实现最佳翻译。根据这一原则,笔者为俄语双关语的翻译归纳了3个方法——直译法、意译法和补充加注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按照原文中双关语的字面意思直接进行翻译的一种方法。当双关语义与上下文语境紧密相连时,可以使用直译法。这样能够保留原文的双关效果,是一种理想的翻译状态。例如:Не тот голова, кто кричит, а тот, кто голову имеет.
  译文:有头脑的人才算真正的头儿,只会大喊大叫,吹胡子瞪眼的人,啥用没有。
  在此译文中,既实现了"形式对等",完整地再现了原文中的信息,将该句的意思完整地表达了出来;也实现了"功能对等",该译文内容传神达意,汉语读者对其的反应程度大体上与俄语读者一样,对其中的哲理也能够正确认识。
  (二)意译法
  意译法是指当译者无法通过直译法进行翻译时,可以根据原文的特点,考虑好上下文语境,着眼原文的意义和精神,不拘泥于形式对应,尽可能地保持原文的风格,即实现"动态对等"。由于俄汉语语音体系的巨大差异,俄语中的同音双关语和语音语义双关语很难保持原有的双关效果,此时需要采用意译法。例如:
  (1) Я жила не замужем, а за мужем.
  译文:我过去过的不是嫁人的日子,而是夫唱妇随的日子。
  "замужем"一词是副词,意思是"已出嫁";"за мужем"是前置词 "за" 加上"муж"第五格形式,意思是"跟随着丈夫,听丈夫的"。这样翻译虽然无法保留原文的语音—语义双关,但已完整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
  (2) Раненые то и дело шутили над ней, никто, мол, не решился взять её в жёны. Кто же виноват, что фамилия у неё такая - Лихобаба?
  译文:伤员们常开她的玩笑,说没人肯娶她。谁让她摊上"悍妇"这种姓呢?
  这句话中的姓"Лихобаба ",展开就是"лихая баба" ,意思是凶狠的婆娘。这是一种同音双关语。针对该人名,译者如果选择直接音译的话,读者就无法理解原文的意思了——为什么姓这个姓就没人敢娶了呢?所以将其意译为"悍妇",可以完整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读者也容易理解,体会其中的诙谐之意。
  (三)补充加注法
  补充加注法是指翻译过程中,如果因为受到上下文的限制,无法保留原句的双关效果,可直译后再辅以注释。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帮助读者理解,但是会影响原文的修辞效果。补充加注法常用于多义双关语的翻译中。因为在翻译多义双关语时,译者往往无法找到与原文对应的双关,所以只能放弃形式对等,仅保留概念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读者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就可以在括号中加注。
  (1) Мудрая обоснованность ответов Комаров явно ставит в тупик воспитательницу.《Тяжёлый мальчик!》 - вздыхает она. 《Я не тяжёлый, - возразил Комаров, и похлопал себя по животу. –Я после обеда тяжёлый .》 (Нагибин)
  译文:小男孩的机智回答让老师一时词穷。"不合群的小孩!"——她叹了口气。"我不重呀,——小男孩反驳道,随后他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肚子。——我就是吃完饭有点沉。"注释:俄语中"тяжёлый"一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乖僻、不合群的",一个是"重的"。
  "тяжёлый"一词是多义词。在翻译时,译者无法保留原句中的双关效果,因为在汉语中并不存在对应的多义现象,故只能在上下句中各取一个意思。如果不添加注释的话,读者就不能理解这段对话,不明白为什么小男孩要说自己不重。
  补充加注法还可以用于含有独特文化含义的双关语的翻译中。
  (2)Чичиков ещё раз взглянул на него (Собакевича) искоса, когда проходили они столовую: медведь! Совершенный медведь! Нужно же такое странное сближение: его даже звали Михаилом Семеновичем. (Н.Гоголь,Мёртвые души)
  譯文:两人穿过门厅的时候,乞乞科夫又斜眼瞧了瞧索巴凯维奇,暗想:的确是狗熊!简直是一只真正的狗熊!说来奇怪,他的名字居然叫米哈伊尔·谢苗诺维奇,真是恰如其分。注释:俄国人习惯用"米哈伊尔"的爱称"米沙"来称呼狗熊(郑海凌译)
  狗熊深受俄罗斯人的喜爱,有着独特的文化伴随意义,可以用来比喻高大、善良或者不灵活的人。俄罗斯人常常会将狗熊称为"米沙"。但是因为翻译人名时通常都要采取音译的方法,很难在译文中体现出原文中特有的文化含义,读者也就不知道他的名字跟狗熊有什么关系,所以只能通过加注来帮助读者理解。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俄语双关语定义及分类的研究,利用奈达的翻译理论,总结了俄语双关语的几个汉译方法。除了直译法、意译法、补充加注法外,还会有别的翻译方法,这就需要译者在具体的翻译实践过程中灵活处理,尽可能地实现"形式对等"、"动态对等"及"功能对等"。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 The Theory And Pactice Of Translation[M] Leiden, E.e.Brill, 1969.
  [2]汤洁.从奈达的翻译理论看英语中双关语的翻译[J].重庆与世界,2010,27(12):66-68.
  [3]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杨庆文.俄汉双关语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3.
  [5]曲莹.俄语双关语的翻译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网站目录投稿: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