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科技预算编制松弛问题分析


  摘 要:科技预算松弛现象普遍存在于预算管理之中。笔者就科技预算松弛问题,调查了辽宁、河北、山西三省的预算过程,调查结果表明,每一个省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预算松弛的问题。科技预算松弛有助于单位或部门实现目标,因此它能能够激发出执行者的工作热情和自信,然而其消极的影响更是巨大。科技预算松弛在科研经费经营管理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一种现象,虽然有很多的不利因素,但我认为任何现象都应该一分为二来看待,科技预算松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员工精神压力,释放部分风险,但不利于科研经费管理的长期有效的发展。文章重点就科技预算编制松弛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希望能给从事本行业的同仁们参考的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科技经费;全面预算;预算松弛
  在传统的预算松弛研究领域中,虽然对很多问题都取得不少的共识,但是预算松弛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西方学术界对预算松弛问题的研究很多。通过有关文献的研究发现,其最初的研究主题从以委托代理理论为起点,研究预算参与、预算强凋、信息不对称、诱导报酬方案等对预算松弛的影响。转向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主观感受等对预算松弛的影响。不难看出,当前预算松弛研究以"人"的行为和心理角度为前沿。经济学模型基于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观点,认为声誉机制别人的行为具有激励约束作用,在于它能给人带来长远的更大利益。各项研究表明,公众对声誉的关注可以对经理人形成软约束,将声誉效应引入预算管理,能使预算真正发挥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有效地抑制预算松弛的严生。
  1.科研经费预算松弛的关键因素
  影响经费预算松弛的最主要障碍是科研项目预算的扩大化趋势。科研项目预算的扩大化与项目的弹性有关,所谓项目的弹性主要是指项目完成者的替代性问题。如果一个项目只有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没有其他的有效替代者(或者其他候选者资历不够),那么,这个项目就是缺乏弹性的,从而导致项目的申报者可以大胆地把预算扩大化;而作为项目管理者的国家无法有效识别,或者出于战略目标的考虑,也只好忍受这种预算的扩大化趋势。问题是这种弹性是真实的弹性,还是制度设计造成的弹性。这就是科技管理水平高低的主要甄别标准。相反,如果项目有多人可以完成,这个项目就是富有弹性的,作为管理者的国家就可以轻易地压低预算,而申报者考虑到有效替补者的大量存在,只好忍受预算最小化的现实。坦率地说,这两种模式都不是最优的,最好的结果是物有所值,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只有通过预算的公开化才有可能实现。
  2.科技预算松弛的原因分析
  2.1科技预算的不透明性
  近日从科技部网站看到新公布的2013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名单,公众所能发现的信息只有3个:项目名称、作者单位与拟安排经费预算数额,更多的信息无从查找。初步统计一下,2013年共批准立项项目109项,总投入15.9716亿元,平均每个项目1465万元。由此,不禁想到一个老问题:预算最大化何以成为可能?其实,在申报者与国家之间存在一种无形博弈,对于申报者来说,总是有意无意地渴望预算最大化;对于国家来说,总是希望项目预算的最小化。这种博弈如何实现均衡,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可惜在我们的科技管理体制中,这个现象一直处于被遮蔽状态,这种遮蔽状态造成了科技资源使用的严重低效率。鉴于这种理解,笔者认为,重大科研项目的预算应该公开,这既是对上述博弈的一个均衡解,又是一种高效的监督措施,可以真正使重大科技项目的运行处于一种敞开的状态。同时,预算公开机制也可以最大程度遏制科技经费运用中存在的诸多灰色地带。
  2.2投产出比的不协调性
  重大科技项目也是最近几年遭遇科技界诟病最多的领域,主要是由于重大项目相对于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投入产出比的严重低效率。另外,在国内目前的评价体制下,重大科技项目日益被太多社会因素所捆绑,它暗含了太多的非科学目的与诉求,使得重大项目已经变相地沦落为单纯的经费数额越发巨大而已,反而不是科学发现意义重大的代名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反讽。反观这些年我们的诸多重大科技项目,有多少成为世界的领先领域,又有多少真正解决了我们生活中遭遇的重大问题?结果不得而知,反而是项目经费的数额基本上可以与国际接轨了。虽然科研项目的中标不能采取工程项目中的招标竞拍模式,但至少要让大家知道这个钱是怎么花的,这个要求不算过分。由于科研项目的特殊属性,出于学术保密的需要,项目的内容以及研究路线可以不公开,但是项目经费预算的公开应该是可以的。
  3.科技预算松弛对策分析
  3.1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动态
  目前的全面预算管理呈现一种"静"态,具体体现在预算指标的下达属行政性指令、预算编制方法单一、预算执行缺少灵活性、预算考核机械僵化等。静态的预算管理过程容易产生预算管理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预算失败。预算管理是一种动态的博弈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及预算管理过程中预算管理者和执行者的预期目标不一致等问题,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是。由上到下、由下到上、上下结合的运行模式:预算管理者首先就预算的总体目标及编制方法进行策略性的指导,由预算执行者根据其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提出全面预算需求,编制初步的预算指标。在将各单位和部门的预算指标汇总的基础上,预算管理者将其同公司总体目标进行对比,存在差异时进一步重复前面的预算编制过程,最终通过预算信息在预算管理者和预算执行者的反复流动,确定双方可按受的预算指标。经过充分讨论的预算指标也易于被预算执行者接受,有利于提高预算执行的符合程度,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3.2提高预算管理的准确度
  虽然全面预算最终要体现在价值上,而价值又可以进一步细化为工作量和单价。这样就将综合性的价值问题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工作量和单价问题。以费用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为目标,以生产业务数据为基础,以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通力合作为手段,针对不同的生产过程、工艺流程,建立并实施成本运行管理定额系统。结合定额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在成本形成的过程中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进行指导、限制和监督,随时将成本数据和业务数据结合。形成成本运行实际单耗指标,及时发现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之间的差异,同时采取措施使企业成本不断降低,将实际发生的耗费严格控制在定额的范围内,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3.3强化预算控制效果
  预算一经确定,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严格按预算办事。但是,由于预算执行过程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预算执行的随意性较大。涉及预算调整时,缺乏必要的可行性报告及预算调整程序。无预算或超预算的项目在预算调整之前照干不误,根本不考虑预算资金的落实等同题,严重影响了预算制定和执行的权威性。其次,预算刚性和柔性结合的过程就是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博弈。预算执行者总会以生产经营过程的突发事件或例外事件为依据,提出预算调整或追加需求。即使是为维护预算刚性不予追加预算。预算执行单位也会以生产实际为依据要求对预算考核结果予以调整,造成预算执行过程的松弛。因此。全面预算必须要加强过程管理,强化预算执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预算松弛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由预算编制者或执行者的机会主义行为造成。科学合理的预算,在最大限度地打消人们对重大项目的诸多非议,有效地遏制科研经费预算最大化行为的蔓延;同时也降低国家的常规监督成本,最大程度上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因此,需要进一步改革预算编制方法,科学细化预算,加强时预算执行的监督,提高预算执行能力。
  参考文献:
  [1]齐汪霞,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差异分析[J].企业文化,2014
  [2]晋自力,基于价值管理的EVA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商业研究,2013
网站目录投稿:孤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