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的离世震惊了世界,更让人担心的是,离开了乔布斯的iPhone未来会以什么样的发展状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呢?会不会再次创造辉煌?更多的专业人士和苹果粉既忧虑又期待。最近由天地出版社出版的《iPhone简史》将进一步揭开乔布斯和苹果帝国的神秘面纱。 iPhone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我们却对它了解甚少。iPhone来自哪里?是什么时候造的?是谁造的?怎样造的?它是如何改变世界,并将苹果公司变成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的? 美国资深记者布莱恩·麦切特数十次采访核心工程师、设计师、团队负责人等,深度对话技术发明家和创新者、研究iPhone的记者、科技历史学家、行业专家等,深入分析掌握的第一手鲜活的资料,讲述多点触控、金刚玻璃、动感传感器、锂离子电池、ARM芯片、无线技术等iPhone核心技术的起源故事,展示了iPhone构想、设计、创新的全过程。 从美国的库比蒂诺、玻利维亚的波托西,再到智利的阿塔卡玛沙漠,甚至从地球上极其干燥之处、肯尼亚的科技废料坑到中国的上海、深圳,作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深入iPhone供应商和原料产地,调查零部件的组装情况,造访iPhone的归宿地,还原iPhone的诞生历程。 除此之外,《iPhone简史》还向广大读者阐述了一个这样的观点:iPhone是一个融合技术,是集体成果。但大众普遍认为"苹果"传奇的缔造者是乔布斯,却不知道乔布斯背后各路英雄的智慧和心血!打破传统认知观点,抛开"孤独发明者创造的神话"这个错误观念,探索汇集其中的强大技术,并还原技术的演进和发展历程,揭开了它成功的真相——iPhone凝聚了的各路无名英雄的智慧和心血! 正如拆解台上堆放的手机内部零件所显示的那样,iPhone 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融合技术。它就像是一艘装满各种发明的集装箱船,其中有许多发明,我们尚未完全了解。例如,多点触控软件,它赋予iPhone 一种互动魔术,用户可以借此滑动屏幕、缩放图片和调节焦距。而乔布斯公开声称这项发明是苹果公司自己的。其实,早在数十年前,一代代的先驱者们就已经发明了多点触控软件,他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有的来自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粒子加速器实验室,有的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有的来自致力于让残疾人获得便利的初创公司。贝尔实验室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等机构为研究和实验提供了孵化支持,政府部门投入数亿美元的资金来支持他们。 即便抛开单独发明者这一错误观念,并且认识到成千上万的创新者为该设备做出的贡献,还不足以全面了解iPhone是如何发明的,还需要原材料和努力才能使构想成为发明。几乎每个大洲都有矿工来挖掘了这些难以获得的元素,最后这些矿物被用来制造iPhone所需的元件。中国许多城市里大大小小的工厂中成千上万的工人把这些元件组装在一起。在iPhone 的故事中,这些工人和矿工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他们,那么任何人都不会拥有iPhone。 我们不得不同时关注所有的技术、经济和文化趋势,这样,iPhone 才能最终让我们实现J.C.R.立克里德所称的人机共生状态,即我们与一种无处不在的数字辅助工具和娱乐资源共存,它能强化我们的思想,促使我们产生冲动。我们越了解这种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背后的复杂性及其所需要的工作、灵感和成功前所承受的磨难,就越能更好地了解消费者为何会如此迷恋它。 布莱恩·麦切特是美国VICE杂志的专栏编辑、资深记者,也是VICE杂志的虚构文学版块Terraform的创始人。他专注于科技领域多年,作品经常发表于《卫报》《发现》《超越》《沙龙》等美国媒体上。 为创作这本书,他辗转于世界各地,长期实地跟踪采访iPhone产业链,挖掘和整理了iPhone研发、设计、制造的大量细节和逸事。在这个过程中, 他用iPhone记录着他的努力——共拍摄了8000 张照片,录下了200小时的采访,记下了数百页笔记。 《iPhone简史》的出版,引起了美国媒体的强烈关注。《华尔街日报》说,这是一个非凡的、吸引人的、令人上瘾的,几乎和iPhone本身一样令人上瘾的故事。《卫报》认为,就像最优秀的历史学家一样,布莱恩·麦切特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解锁了iPhone的历史,让人觉得它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它充满了细节,令人惊叹!美国PARADE杂志写道,"布莱恩·麦切特带领读者走上了史诗般的旅程"。美国知名科技博客Gizmodo说,布莱恩·麦切特让我们看到了苹果公司内部罕见的模样,他记录了iPhone的发展情况,并详细介绍了从原材料的选择到产品发布活动等精彩内容。 作者:[美] 布莱恩·麦切特(Brian Merchant) 译者:吴奕俊, 郭恩华, 杨凯丽 出版单位:天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1月 定价:68.00元 ISBN:9787545539929 【本文为出版社投稿,MBA智库(ID:Mbalib)已获授权,如需转载请找原作者申请授权,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