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陌生人溺水的读后感大全


  《陌生人溺水》是一本由[美] 拉里莎·麦克法夸尔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9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一):用莫比乌斯圈逼疯处女座
  某豆友:"我也希望在马路中间躺平,等着别人温柔地摸我的毛啊……但为毛总是我装得欢蹦乱跳地鼓励别人安慰别人,还得偷偷把嘴里的苦水咽进肚里去?!"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二):一本颠覆三观的书
  哲学问题?思想实验?道德困境?真实人生?
  看过这本书,写的很深刻,挑战固有的认知,一开始以为是本小说,没想到是一个这么有哲学性的书,自带话题,如果妈妈和陌生人掉在水里,我会救谁?如果一定要选,必然是选择不会游泳的那一个,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道德反思常常被拿出来议论,这本书话题沉重,但读起来也很轻松,脑洞大开,推荐~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三):利他主义者的自我满足
  如果从某种意义上去说,其实"助人为乐"的重点是在"乐"上。以帮助他人为乐趣,听起来,不过是比以损害他人为乐趣更有道德许多。
  但说来说去,终究也还是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所谓的帮助他人,不过是给自己带着愧疚的内心签下赦免状,"好了,你的罪过一笔勾消了!"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四):陌生人溺水
  挑衅固有认知的真实故事,颠覆三观的思想实验
  在自己、亲人与陌生人之间,
  如何配置我们的责任与爱才是心灵的自洽之道?
  本书书名源自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如果你妈妈和陌生人同时溺水,你会怎么做?延伸开去,这个问题还可以是:爱人犯了可怕的重罪,应该举报吗?你眼前有个人在受苦,同时新闻报道里有一百个人在别处受苦,谁更令你揪心?垂死的老人和奄奄一息的小孩,你选择救谁……在践行善举时,以何种方式帮 助他人、远近亲疏及数量之别令你感到困扰吗?以血缘为中心的道德观是否具有天然的正当性?反过来,抹除亲人和陌生人界限的无差别的爱是否 更高尚?
  本书讲述了一些利他主义者的故事,他们不断探索最合理、最呼应自己内在需求的行善方式,有些行为极端得令人震撼和敬畏。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我们直面"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一终极问题。在一个被陌生人的需要淹没的世界里,我们总要面对如下诘问:我们应该伸出多少援手?我们能够帮助多少?在自己、亲人与陌生人之间,如何配置我们的责任与爱,才是心灵的自洽之道?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五):读书想到的
  案例特别长,叙述凌乱,分析也并不彻底。但其让我看到了平日不曾关注的地方,结合现实境况,会思考一些问题。譬如:1.不听劝阻走野路的驴友值不值得花费人力物力救援;2.献身式行善个案值不值得媒体宣传,在即使大多数人做不到的情况下(层出不穷的新闻宣扬赡养孤寡老人孤儿的行善者,媒体政府参与其中,与其宣传不可复制的个案不如完善制度保障);3.救人者为救人溺亡,被救的小孩被父母带去给救人者的父母磕头或认干亲,对被救的小孩而言,这是不是一生的负累;4.父母亲用爱和自我牺牲"绑架"孩子,插手孩子的婚事,是不是作者谈到的"用内疚的链条奴役着孩子",父母是"利他主义"者;5.爱狗人士在高速上拦载狗货车的行为;6."试图把一种过分的美德强加到一个民族身上只会得到更坏的结果,让罪恶在地下秘密滋长"(官方宣扬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是否超出了一般人能做的标准。我觉得能做到"敬业""守法"就已经很不错了)7.《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女主屡遇渣男也有其自身原因;8.NGO的利弊问题;9.那张有名的照片,秃鹫与即将饿死的孩子,摄影师将问题呈现在大众眼前已经做了一部分贡献了,所以我们可不可以不苛责?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六):由这本书想到的
  说实话,这本书并不好读。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常常让我想到一个问题,作者他是怎么知道的。他怎么能知道这些主人公的所思所想的。而且可能是自己抛下阅读习惯太久,这本书我反复看了好几遍,还是没能体会到封面所说的带给人的那种思考刺激。直到最后一章,作者很直白的说道
  这本书里提到的行善者都很持久,对很多人(和鸡)来说,很多事情因此得到了改善。所有这些行善者都在冒险靠近自毁的边缘,但他们在抵达之前又退了回来。他们要么发现自己的限制并接受了它,要么就是幸运的
  我才隐隐约约的明白了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所以说罢这本书,虽然已经读了几遍,但是接下来可能还是再看上几遍,才能体会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意吧。
  尽管如此,这本书我还是要给四星,因为它给予了一种特殊的视角,更给了一种更开拓的视野,让我明白了在这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人在做着这么不同的事情,经历着特殊的心理挣扎。说来也挺有意思的,作者的原意应该是把行善者面临的困境给表达出来,但对我而言,最大的意义却不在于此。想我小时候也是个很有情怀的人,如今一步步读书,却越来越狭隘。每天俯首抬头间,看到的都是方圆几百米的东西,新的东西都已经不再能引起自己的兴趣了,有时感觉自己都像一尊石人,在时间的侵蚀下慢慢风华,不断被剥离,最后只留下一副模糊不清的脸孔,无悲无喜。
  看了这本书才有些突破的感觉,或许,人还是要跳出自己生活的那个小圈子,才能得到一些自由与视野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七):如果道德与欲望竞争的话,欲望会胜利
  大概是一个新时代中年职场女性的自我和解之路。
  如果在道德与生活之间存在竞争的话,生活会胜利。
  讲真,除了这句话,本书最震撼我的不是关于道德的讨论,而是那些主人公的真实案例,试着去理解那些令人敬佩的难以想象的或者极端到令人反胃的生活方式。
  来我司的前三个月,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内容是把过度消费这件事包装成「理想生活」必需品,美其名曰引导消费升级。
  就是利用那种「不清楚是否需要,但是我怕跟别人一样又怕跟别人太不一样所以还是买了吧」的心理制造出的焦虑。于是自然而然地,帮人贩卖消费主义焦虑为了我们工作的主要内容。
  当然,同时还有不断原谅自己所购买的别人制造出来的理想生活,安慰自己这叫做「与欲望和解」。
  我承认美这件事对我而言很重要,好玩儿也很重要,也会囤上百支口红,会把小X瓶们像手机图标一样按颜色排整齐,会为了一个喜欢的包包分了好多期信用卡,会买一堆演出票但是发现因为忙着帮老板贩卖焦虑而没时间去看。可我真心不觉得这真的是理想生活。
  故事里她为了一个焦糖苹果的「奢侈享受」,罪恶到自杀,而现实世界里你为了抗糖化拒绝甜品,错过无数个和老朋友喝大酒的夜,这本质上有什么不同么?或者说害怕眼角的鱼尾纹而不苟言笑,把自己塞进社会给你的塑形衣里而换来的一声声对你皮相的赞美,真的比那些道德上的自我实现带来的美好要更有价值吗?想清楚道德和欲望的关系,这件事本身其实并不难。
  喝酒和喝醉,都是为了好交情而有意降低自己。你一时放任自己沉湎于生活和命运,允许自己变得更愚蠢,没那么独特。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八):值得思考
  看陌生人溺水,才明白极致的利他主义的人的想法原来是这样。它的基础应该是实用主义,即以全人类的利益总和为先。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仅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捐助,献爱心。还会思考,衡量自己的生活消费,和捐出去哪个的效能更大。就比如说我买一台苹果,这10000块其实可以成为非洲难民好几个月甚至一年的口粮。在这种情况下,效益在我这边是小的,因为达到了边际值(我已经实现了温饱),而他们还处在曲线的上升期。这就涉及到一个值的问题。慈善的基础值在哪里?究竟做多少事情才能称得上慈善。道德究竟能否被量化和比较。
  如果最大限度地追求效用,那么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是不是可以说是一种罪行?书里举了例子,一个去非洲援助的医生被指责。因为他本可以在自己的国家挣更多的钱,把钱捐出去,帮助更多的难民,而不是仅仅关爱有限的一些人。他们认为,后者只是自我满足,自我感动的驱使。近些年来网友讨伐捐款太少的明星,也差不多有这样的意思。这样的观点让我困惑:难道牺牲精神本身,不足以让人歌颂吗?
  更有甚者,他们会尽可能的节衣缩食,减少消费,过一种苦行式的生活。从而免去在自我消费中生成的负罪感。他们认为这是他们应该履行的对陌生人,对远方哭声的责任。有点类似于在墨大学过的世界主义,即距离和国界应被看淡,人类应对世界上的所有他人抱有同等的责任和同情。他们不在意身边的小猫,因为他们认为,远方的难民更需要帮助。这一点让我不敢苟同。一方面,人是社会的联结,是关系的造物。如果远近亲疏失去了意义,那么人又如何称之为人?另一方面,假如同利他主义者们所期望的那样,每个人人把自己当成抽象族群中不为己的工蜂。那么人类这个族群,就真正地变成了推着石头的西西弗斯,只剩下苦役,而没有了意义。
  至此,我开始理解了作者的观点:利他主义者之所以为人敬仰也为人疏远,在于那份难以置信的严格要求。不仅仅对他们自己,也对这个存在个人欲望的世界。
  我们惊叹于那份律己,也害怕它所带来的极端。
  借用书中的一句话"如果每种好行为都是被要求的,那么就没有行为值得赞赏,也就没有了美德——只有责任与恶。"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九):对于他人,我们应当做到什么程度
  首先我要提一下的是,我被书的封面所吸引,封面图上画的是一列火车行驶到一个岔路口,正常行驶的话,它会从绑在铁轨上的四个人身上压过,恰巧有人在轨道转向控制器处,可以选择让火车改道另一条铁轨,但另一条铁轨上也绑着一个人……那这个可以控制轨道转向的人该如何抉择?如果控制轨道转向,可以拯救四个人的生命,但却要牺牲掉另一个人的生命,那么问题来了,这一个人的生命不如那四个人的生命吗?如何衡量?这是简单的数学问题1<4吗?那如果这个人对这件事不做干预呢?他会不会后悔四个人的生命就这样没了,而他本来可以拯救他们,他会始终受到良心的谴责吗?这些问题是哲学问题,还是道德问题?这些问题恐怕没有正确答案,或者说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看法。
  回到书里来,这本书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我觉得本书并非要强制推销某种理念或某种道德标准,作者只是想给我们讲述一些故事,一些利他主义者的故事。
  一开始看这本书时,有种感觉,对于像甘地这样的圣人,我虽是敬佩之至,但某些方面我并不苟同,他们这种将利他主义推行到极致的人,我严重怀疑他们有极端强迫症,对于他们为利他而牺牲家人、牺牲自我,我持保留态度,尤其对于自己的家人,个人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个人也并不完全是属于自己的,如果为了利他而牺牲自我还说得过去,但牺牲家人这种行为,我认为一定程度上是个人的自私行为。
  随着内容的展开,作者将几种类型的利他或行善行为的故事分别呈现了出来,看着他们坚忍、执着的为他人无私风险,还是很受触动的,这些故事里感触最深的还是赫克托和苏夫妇收养孩子的故事,他们一生收养了几十个孩子,收养孩子的意义不止是将他们养大,更多的是将这几十个生命引向正途,去扶正他们的人生。
  本书在讲述这些故事时,其实也是希望探索最合理、最呼应自己内在需求的行善方式,这些真实的故事让我们直面"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以终极问题,在这个被陌生人的需要淹没的世界里,我们应该伸出多少援手?我们能够帮助多少?在自己、亲人与陌生人之间,如何配置我们的责任与爱,才是心灵的自洽之道?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陌生人溺水》读后感(十):第三章被删改部分:中国童工
  中文译版 第三章 倒数第八段:
  他为她买了一台二手的DVD机作为礼物,她却突然哭起来。她最近才看了一部关于某国童工被剥削的电影,因为这台DVD机是该国制造的,一下就让她回想起童工受剥削的场景,而它很可能就是剥削行为的产物。
  英文原版 相应语句:
  he bought her a secondhand DVD player as a present, and she burst into tears: she had recently seen a film about the exploitation of children in China, and because the DVD player was made in China, it reminded her of that and was possibly tainted itself.
  如何定义Child Exploitation:
  Child exploitation is the act of using a minor child for profit, labor, sexual gratification, or some other personal or financial advantage.
  ource: https://legaldictionary.net/child-exploitation/
  严格来讲不一定是"童工",应当也包含童妓 以及 其他被成年人操纵以获取利益的儿童(例如被派出去乞讨的儿童)。当然放在制造DVD机这一语境下,翻成童工也没问题。
  最后感谢译者保留了被删改的痕迹。
网站目录投稿:以晴